阿道司·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有些人始終都能把“滿足自己”放在第一位,從來不會把“討好他人”當成最要緊的事。而有些人則相反,習慣於把“討好他人”放在最緊要的位置。
習慣於討好他人的人,並不全是溜須拍馬者,更多的人是因為“要臉”,臉皮薄,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太在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說白瞭就是在為別人而活。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我們不能把它簡單歸咎於性格,更直接的原因在於成長環境的影響,以及成長過程中被灌輸的觀念,或者骨子裡自卑。
這樣的人有很多能意識到自己卑微,能意識到自己習慣於討好他人,明明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但卻一直改不掉這個毛病。
他們需要契機,需要“第一次的突破”,唯有邁出瞭第一步,把討好自己放在第一位,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否則一輩子也改不掉那個毛病。比如下面這位讀者。
讀者來信:
我婆婆霸占婚房,卻美其名曰是為我好,真讓人無語。
我恨自己嘴笨,恨自己敢怒不敢言,隻敢私下裡生悶氣,同時害怕隔墻有耳,不敢在我老公面前吐槽婆婆,滿腹心事一直悶在心裡,好難受。
我對婚姻的所有美好期待,都因為婆婆霸占婚房而消失殆盡。我不理解她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我不明白自己做錯瞭什麼,我更不懂我的婚姻怎麼會出現這種問題,為什麼我在結婚前一點都沒有察覺到呢?
那幾天,我就像瘋瞭一樣,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胡思亂想,翻來覆去想的都是同樣的問題,滿腦子問號,一肚子不痛快,想不通的時候恨不得拿頭撞墻,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讓我感覺生不如死。
最後我實在忍無可忍瞭,壯著膽子去跟婆婆較量瞭,她依然老調重彈:“我霸占婚房是為你好,別不懂,別不知好歹!你第一次做妻子,第一次做兒媳,肯定有很多地方不合格,我的任務就是考驗你,看看你身上有哪些不足,然後幫你改正。”
我告訴她:“我自己有沒有問題,心裡有數,輪不到你來考驗我。既然你那麼喜歡霸占婚房,那你留下做新娘吧!我決定離婚!我就不信天底下的婆婆都像你一樣!”
從她的表情來看,她沒想到我會說出這番話,我明顯感覺到她的銳氣被我挫傷瞭,瞬間就沒有瞭原先的氣勢,說話也客氣瞭許多:“說什麼傻話,剛結婚就離婚像什麼樣子?既然你不喜歡我住在這裡,我走就是瞭,但我走瞭之後,你自己要管好自己,沒有我的指點,你可能會走很多彎路!”
我沒想到問題會那麼容易解決,感覺在我面前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第一次感受到“為自己而活”是什麼滋味兒。既然這樣做比在意他人的看法要好,我今後就專心為自己而活,守護好屬於自己的一切。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一個人如果能學會“討好自己”,很多問題都會變得很簡單。
就拿那位讀者遇到的問題來說,如果她一直把討好別人放在第一位,她討好的人始終作妖折磨她,她肯定會很痛苦。但當她開始討好自己之後,就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問題瞭。
她婆婆把作妖的行為美化成對她好,說是為瞭考驗她,這對她來說是好事,因為她可以借此機會考驗婆婆和她老公。
比如她跟婆婆翻臉之後,婆婆的氣勢變弱,沒再作妖,這說明她婆婆並不是一個十足的壞人,頂多隻能算是欺軟怕硬。她雖然沒有說她老公的態度,不過也可以趁此機會考驗一下,看看她老公是何態度,從而進一步確定他是不是好丈夫。
如果你習慣於討好別人,就會很被動,任由別人把自己當工具或者實驗品;但如果你懂得討好自己,你就會主動,不管別人是否考驗你,你都可以考驗別人是否是你需要繼續善待的人。
婚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這種思路去對待,思路越多,看待問題的角度就越多,問題就會更容易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