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安德瑞·莫裡斯在《婚姻的藝術》一書中說:“夫妻二人的意見和願望總是完全一致,是不現實的,人們往往也不喜歡這樣。要想讓婚姻生活幸福,夫妻雙方要學會尊重彼此的興趣和愛好。”
其實,所謂“尊重彼此的興趣愛好”,重點不在興趣愛好,而在尊重。要知道,婚姻不管對丈夫來說,還是對妻子來說,都是給自己的生活額外增加的一項內容,彼此可以把婚姻當成共同的事業,但是不該讓婚姻完全占據兩個人各自的生活,必須留有個人的空間,並且互相尊重,這樣彼此才能用更好的狀態把婚姻經營好。
對於正常人來說,並不難做到互相尊重。隻是,有些人的婚姻並不隻是“兩個人的事”那麼簡單,一旦有個不解風情的人參與進來搞破壞,夫妻之間就算懂得互相尊重,有時候也會讓婚姻走到盡頭。
就像朋友小茹對她之前那段婚姻的回顧:“如果沒有婆婆的摻和,我和前夫可以過得很幸福。但這種假設不存在,婆婆是個活生生的人,她偏要摻和我們的婚姻,我管不住她,我前夫也沒辦法,留給我的也就隻有離婚這條路瞭。”
02
雖然說沒有盡善盡美的婚姻,每個人的婚姻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婚姻依然沒有相對統一的經營方式,因為不同人遇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
如果遇到的問題與人無關,是那種人力可為的問題,隻要夫妻同心,解決起來就很容易。但如果遇到的是與人有關的問題,是人力不可為的問題,夫妻同心也沒用。
小茹之前的那段婚姻就是如此,遇到的問題是“婆婆的摻和”,她無能為力,她前夫阿超也不敢跟婆婆翻臉,這就讓婚姻陷入瞭僵局,僵局一直無法突破,她不想繼續將就,也就隻能離婚瞭。
她婆婆之所以摻和他們的婚姻,有兩個原因:
第一,她不懂我們前文中提到的“互相尊重”的問題,不懂如今年輕夫妻應該怎樣婚姻,覺得自己是過來人,兒子兒媳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經營婚姻;
第二,她有一種做母親的執念,想要永遠參與到兒子的生活中去,或許她是好心,但這樣必然會給兒子兒媳造成困擾,因為沒有任何一對夫妻喜歡被人盯著做事,這也是很多年輕夫妻不願意跟公婆一起生活的原因之一。
小茹最開始的時候沒有翻臉,想要尋求突破,想要無視婆婆的存在,繼續扮演好自己作為妻子的角色。然而,婆婆不理解她“培養阿超的興趣愛好的深意”,盲目認為她在給阿超施壓,跟她解釋瞭也沒用,這就使得兩個人之間出現瞭矛盾。
戴爾·卡耐基在《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當中說:“妻子如果能夠鼓勵丈夫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幫助他打發一些無聊的時間,不僅能夠緩解本職工作給他帶去的壓力,而且可以不用擔心他去愛別的女人。”
這番話跟前文中提到的《婚姻的藝術》中的那段話不矛盾,如果夫妻各自都有現成的興趣愛好,隻需要互相尊重就好。而如果一方沒有,另一方就有義務鼓勵他培養興趣愛好。這本是好事,結果小茹的婆婆卻說她是在給阿超施壓,她不翻臉才怪。
小茹翻臉瞭,婆婆更加不依不饒瞭,接著就開始兜售自己的經驗,以過來人自居,要求小茹必須按她說的去做,結果就毀瞭兒子的婚姻。
直到這時候,她婆婆才意識到是自己的“多嘴”毀瞭兒子的婚姻,看到兒子很傷心,她更傷心,為瞭補救,又跑去求小茹復婚,結果被小茹果斷拒絕瞭。她臨走前自說自話:“現在我才發現,女人到晚年,越安靜,越好命,像我這樣的人,不僅自己沒好命,還連累瞭兒子的婚姻……”
小茹說她雖然感受到瞭婆婆的無奈,雖然能感覺到她好像真的悔改瞭,但自己依然不想復婚:“我有心理陰影,沒辦法,在婆傢那個環境中被傷害過,再讓我故地重遊,就算一切安好,過去發生過的一切也始終揮之不去,我討厭那種感覺!”
03
從小茹的婆婆最後說的那番話來看,她本質上也不壞,但做人不能因為本質上不壞就亂來,因為別人沒時間去看你的本質,表面上跟你相處不來就不會再相處瞭。
她說的那句“女人到瞭晚年,越安靜,越好命”,對於其他做婆婆的人來說,不能隻當作“做錯事之後的感慨”,要在與晚輩相處的過程中學會閉嘴,學會安靜。
如果做婆婆的人自身有這樣的覺悟,不該摻和兒子婚姻的時候絕不摻和,絕不多嘴,該參與進去幫忙的時候再伺機而動,隻要兒子兒媳是正常人,就一定會善待你,因為你尊重他們瞭,他們理應尊重你。
對於男人來說,結婚前不要等著女方來瞭解你的傢人,你自己要先重新瞭解你的傢人,不要隻停留在固有的認知層面,要從婚姻角度去判斷自己的傢人是否會對自己的婚姻不利,如果你母親存在“不懂閉嘴”的問題,要及時提醒她改正。
對於女人來說,結婚前瞭解婆傢人的時候,不要忽略小茹婆婆的那種問題,如果沒有最好,如果有,你可以跟男人一起提醒她改正,把問題從根本上消除,婚後生活才會順利。如果婚前就存在問題並且無法解決,那你還是別嫁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