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戴爾·卡耐基《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一書中有句話說:“一個在快樂與幸福中生活的男人,一定要比受妻子約束的男人更出色地工作,而且更有希望活得成功。”
他這番話是結合“妻子要給丈夫個人空間,尊重他的興趣愛好”來說,對於正常夫妻來說是沒問題的,好妻子不約束好丈夫,丈夫工作順心,回到傢也輕松,就容易有更大的提升。
但有個事實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正常,有的男人結婚後隻顧自己逍遙快活,完全不顧傢,不顧妻子的感受,而且狂妄自大,這樣的男人雖然不受妻子的約束,但也很難成功,因為他們自己會給自己營造一種無所不能的假象,而這個假象,恰恰會成為他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就像朋友曉霞談及她哥嫂的婚姻時,對她哥哥的吐槽:“別人娶到好妻子,可以在好妻子的幫襯下事業有成,婚姻美滿;而我哥,雖然娶到瞭好妻子,卻不懂珍惜,看不到我嫂子身上的優點,隻盯著她的缺點,從而看不起她。因為他看不起自己的妻子,所以就不聽從妻子給的任何忠告,他以為自己可以一輩子逍遙快活下去,結果離婚後卻陷入瞭低谷,反倒沒有他曾經看不起的前妻過得好,真是可悲!”
02
周國平在《思想的星空》中談論王小波時,說他有個自由的靈魂:“乍看起來,王小波好像有些玩世不恭,但我在王小波的文章中未嘗發現過狂妄自大,他是一個對己對人都懂得把握分寸的人。”
看過王小波的文章和書的人,應該都熟悉他經常在文中嬉笑怒罵,有時候還會碎碎念,但卻不會讓人反感,通篇讀下來還能讓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從“文如其人”的角度來說,他確實是周國平所說的“懂得把握分寸的人”。
同樣是“嬉笑怒罵”,有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就讓人反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不懂把握“對己對人的分寸”。或者說,這種人是利己主義者,抑或是自作聰明之人,既沒有自知之明,又不懂如何與人相處,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很高的位置對一切都不滿,對誰都會指手畫腳。
曉霞的哥哥阿輝就屬於這種人,他自認為自己活得灑脫,實際上是不懂自律,管不住自己,無法耐著性子長期堅持一件事。曉霞的嫂子是個懂得自律的人,她這樣的人嫁給阿輝,一心想把婚姻經營好,肯定不會同意阿輝一直胡作非為。
因為這樣的夫妻不是一路人,所以很難達成一致,彼此隻會互相不滿,互相看不起,中途通常都會有一方忍無可忍選擇退出,而且主動退出的往往是那個自律的人。
自律的人都是懂得對自己負責的人,這樣的人對自己的一切都有相對嚴苛的要求,可以允許自己的人生出現問題,但不會允許出大問題,更不會允許問題一直存在,這就是曉霞的嫂子跟她哥離婚的原因。
單純從人生態度的角度來說,曉霞的哥嫂各有各的態度,但從現實角度來講,很明顯是她嫂子的人生態度更實際,能夠真正把生活過好。相比之下,她哥哥那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對一切都不上心,年輕時這麼玩還行,等到年紀大瞭,玩不動瞭,就必然會為自己不切實際並且狂妄自大的人生態度買單。
曉霞後來之所以感慨說“女人比前夫過得好,才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就是因為她哥嫂在離婚後拉開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哥當時跟我嫂子離婚時,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比我嫂子過得好,但這隻是暫時的,幾年以後再去看,我哥依然停留在幾年前的狀態,而我嫂子則可以說是脫胎換骨瞭,很明顯比我哥過得好。”
男人自己或許可以假裝對“自己和前妻之間的差距視而不見”,但別人不會視而不見,尤其當人們發現一個男人離婚後越過越糟糕的時候,發現他過得不如前妻的時候,都會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當初是男人趕走瞭前妻,人們就會在貶低男人的同時抬高他的前妻。類似的話不知不覺間就會傳到男人耳中,當他做不到視而不見的時候,就會心生悔恨,這就是曉霞所說的對男人最狠的報復。
03
其實,對於曉霞的嫂子那種自律的女人來說,她們基本上不會刻意去報復前夫。就算沒從前夫那裡受到過傷害,她們依然會自律,依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過越好。從前夫那裡受到過傷害,所起到的作用無非是讓她們變得更自律瞭而已。
曉霞所說的“女人比前夫過得好,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隻是在用旁觀者的視角看待問題,自律的女人自己不會一直盯著這一點不放,否則她們一旦達成目標,就會無所適從,她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她們真正重視的是“自律”,是通過自律讓自己越過越好,能堅持這個方向,其他勝過誰,報復誰,隻是捎帶腳的事兒,不值得專門去重視,隻要能活成“福氣”好的人,其實人和事對她們來說都會顯得不足掛齒。
不光是曉霞的嫂子,其他自律的女人也是一樣,隻要堅持自律,終會活成“福氣”好的女人。反過來講也是一樣,除去先天福氣好的女人,其他靠自己掙到好福氣的女人,都不缺少“自律”這項能力或者說是品質。即便是那種讓人感覺不順眼的人越過越好,她們心狠手辣的背後,也不缺少自律,正是因為她們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所以才會始終有明確的方向。道理和方法都很簡單,至於其他人是否用在自己身上,就看個人的覺悟和造化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