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哀《偽君子》:“自己的行為最惹人恥笑的人,卻永遠是最先去說別人壞話的人。”
有的人犯錯瞭會勇敢承認錯誤,不會推卸責任,這樣的人會得到正直的名聲。而那些犯瞭錯卻不認賬,總是推卸責任,還在背後說人壞話,把罪責歸咎於他人的人,會讓自己活成笑話。
這種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有的人明明是自己對不起別人,卻在外人面前說別人對不起自己。他們認為別人會相信他們的話,而事實上,別人對真相的知情程度,遠比你口述的要多得多。
傢人之間出現這種問題是特別讓人痛心的,當你在最該得到支持的地方被煩擾,會痛心疾首。這時候就沒必要心慈手軟瞭,應該具備“六親不認”的決心,不善待你的人,你也沒必要繼續善待他。
下面這位讀者對他兒子兒媳的吐槽,講的就是上面那種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東林老師,您好:
如果一個人有多個孩子,到瞭晚年就會有多種選擇,總會有一個孩子是孝順的。但如果隻有一個孩子,孝順固然好,如果不孝,就隻能靠自己另謀出路。
我的情況屬於後面一種。
我老伴兒在世的時候,傢裡很多事都是她在管理,她是個相夫教子的好妻子。自從她去世以後,我們傢就變天瞭。雖然我按照老伴兒的遺願幫襯兒子娶瞭媳婦,但並沒有得到兒子兒媳的善待。
有時候我忍不住回想:如果去世的是我,我老伴兒留在世上,她作為婆婆會跟兒子兒媳處好關系嗎?他們兩口子會孝順她嗎?
當然不會有答案,因為這種假設沒辦法去驗證。
本來我是一個人獨居,後來兒子估計是怕外人說他不孝,非要裝模作樣讓我搬去他們傢住。我當時不知道他居心不良,還以為他和兒媳都是很孝順的人呢,就滿心歡喜搬到他們傢去住瞭。
裝模作樣盡孝,跟真心實意盡孝肯定是不一樣的,隻是在表演,是為瞭做給外人看。有外人在場的時候,他們會說盡好話。但是私下裡,他們根本不拿正眼瞧我。
他們不善待我,卻還想利用我成全他們的好名聲,憑什麼?我沒把他們的醜行昭告天下,已經算是對他們仁至義盡瞭。
我決定搬回自己傢去住,並且決定再婚,來一場黃昏戀,給自己找個老伴兒。
我的這種決定,遭到瞭他們夫妻倆強烈反對。我兒子不許我搬走,也不許我再婚,說我這樣做對不起他母親。
我問他:“你們不給我養老,還不許我再婚,憑什麼?”
這回輪到兒媳婦說話瞭:“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如果非要找個老伴兒,那就先立遺囑,把你錢和財產留給我們,省得你被人騙瞭之後,還得麻煩我們去替你收拾爛攤子!”
我說我就算被騙得一無所有瞭,流落街頭瞭,也不需要他們裝好人:“我還沒死,我的錢和財產隻屬於我自己,我怎麼支配是我自己的事,輪不到你來教我!”
他們隻敢口頭上恫嚇,不敢拿我怎麼樣。等到我再婚以後,他們對外宣稱是我辜負瞭他們兩口子的孝心,四處敗壞我的名聲,想從別人聽到這樣的話:“他這種不知好歹的老人,活該老無所依,活該被騙!”
隻可惜,認識他們的人也認識我,他們都清楚是怎麼回事,都知道是他們兩口子口是心非,根本不相信他們對我的詆毀。況且,我找的老伴兒對我很好,她的子女對我也很好,這說明我的選擇沒有錯。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有一種人,喜歡把外人當爹,把親爹當外人。
這樣的人,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總是在乎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為瞭討好別人,不惜算計或犧牲自己的傢人,然後還在外人面前把責任推到傢人身上,力求給別人留下“我任何時候都不會犯錯”的完美形象。
這樣的人既壞又蠢,他們自認為把事情做得天衣無縫,自認為別人都是傻子,自己隻要花言巧語就可以左右別人的思想。而事實上,你對傢人做瞭什麼,你對父母不孝順,周圍人心裡有數。就算他們表面上聽你胡編亂造,心裡也不會改變對你的看法:不孝就是不孝,越是狡辯,越是推卸責任,越證明自己禽獸不如。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是這樣的人,你沒必要跟他們來往太多,因為他們不懂感恩,哪怕你對他們好一萬次,僅有一次讓他們不滿意,他們就會四處說你壞話。
如果你的子女是這樣的人,你根本別想指望他們會孝順你,連孝心和尊重都沒有的子女,不可能真心實意盡孝。如果你還有其他子女,就去依靠其他子女。如果沒有,那位讀者的選擇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找個人互相依靠總比寄人籬下、看人臉色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