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瑪是從西藏走出來的著名歌唱傢,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北京的金山上》都是她的作品。
這位年過80的老人,一路走來品嘗瞭人生的百般滋味,與丈夫相扶相伴走過瞭幾十年的春秋。
今天,我們不提才旦卓瑪在事業上的成就,隻來聊一聊這位成功女性背後的故事。
1
1937年,才旦卓瑪出生在西藏日喀則一個普通的農奴傢庭。
那個時候,他們一傢人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才旦卓瑪很小就開始跟著父母勞動。
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最能舒緩疲勞的,大概就是哼歌瞭。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才旦卓瑪的父母也是如此。不論是在放羊,還是在割草、割麥子,他們隨時都能望著藍天碧草高歌一曲。
在耳濡目染中,才旦卓瑪自然也愛上瞭唱歌,大人們唱她也跟著唱,她唱得比大人們唱得更好聽。
就這樣,才旦卓瑪一天天長大,歌唱得也越來越好瞭。
1956年,她得到瞭一個在當地聯誼會上表演的機會,雖然這次登臺才旦卓瑪是和另一個演員合唱,但她的好嗓子還是吸引瞭眾人的目光。
那次之後,日喀則文工團看上瞭這個有著天籟之聲的小姑娘,立刻把她招收瞭進來。也就是在這兒,才旦卓瑪認識瞭自己未來的丈夫,南加多吉。
南加多吉比才旦卓瑪要大5、6歲,是青海藏族小夥子,他是隨部隊來到西藏工作的。
一位熱心人為這兩個年輕人牽瞭線,也許是因為同為藏族,又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才旦卓瑪和南加多吉相談甚歡,隨後他們也就順理成章交往起來。
在那樣的年代,男女朋友之間鮮少甜言蜜語、卿卿我我。他們談戀愛的方式是相互努力、共同進步。
2
1957年末,這對在工作上齊頭並進的情侶,牽著彼此的手走入瞭婚姻的殿堂。婚後,他們兩人都得到瞭去陜西咸陽學習的機會。
在那個新鮮的環境裡,才旦卓瑪夫妻沒有迷失方向,他們每天學漢語、藏文、樂器、聲樂,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這樣積極美好的日子沒過多久,才旦卓瑪和南加多吉就面臨瞭第一次分離。
某天,學校裡來瞭幾位招生老師,想要在校園裡挑選些可塑之才。校領導推薦瞭幾名學生,才旦卓瑪就是其中之一。
她得知瞭對方的來意,大大方方唱瞭幾首拿手歌。
老師們對才旦卓瑪的演唱很滿意,但考慮到她在理論和文化上略有欠缺,所以沒有當場拍板錄取她。
才旦卓瑪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也沒把這次落選放在心上,沒想到一個月之後,學校突然通知她準備一下,上海音樂學院已經錄取瞭她。
彼時的才旦卓瑪,並不知道上海是個什麼地方,也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兒,不過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她當然不想放棄,可一想到要離開新婚的丈夫,她心裡也是很不舍的。
當時,一同被錄取的人都先一步走瞭,隻有她遲遲沒有動身。南加多吉不放心妻子一個人遠行,到底放下手頭的事情,坐上火車親自送瞭才旦卓瑪一程。
兩人就像是即將分別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樣依依不舍,後來南加多吉不得不回去瞭,還細心地找到瞭一位好心的漢族人,拜托人傢一路照顧自己這位漢語不靈光的妻子。
3
才旦卓瑪在上海一學就是6年,熬過瞭最初的各種不適應,最折磨她的就是對丈夫的想念。
由於在校期間表現突出,畢業時有很多藝術團體向才旦卓瑪拋出瞭橄欖枝,能夠留在北京是多少人的夢想啊!才旦卓瑪怎麼會不心動,可是一想到等候自己多年的南加多吉,想到美麗的傢鄉,她還是拒絕瞭那些機會。
畢業後,才旦卓瑪回到瞭傢鄉。她的回歸給暫停的婚姻生活按下瞭恢復鍵。
1966年,南加多吉迎來瞭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那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兒,他們為這顆掌上明珠取名為尼瑪卓瑪,翻譯過來就是太陽仙女的意思。
女兒的到來當然是喜事一樁,但同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瞭,誰來照顧孩子?
那時才旦卓瑪已經成名,各種演出任務一大堆,根本不可能留在傢裡看孩子,南加多吉雖然不是名人,但也有自己的工作。
夫妻倆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隻好請瞭一位阿姨來照顧女兒。
幾年後,才旦卓瑪又生下瞭一個兒子,因為孩子出生在星期天,所以取名叫尼瑪次仁。
兒女雙全的傢庭,獲得的是雙倍的溫馨幸福。當時才旦卓瑪已經被任命為西藏文化局副局長,可以想象到,她身上的擔子更重瞭。
兒子4個月的時候,才旦卓瑪接到瞭演出任務,夫妻倆又遇到瞭老問題,孩子誰管?
關鍵時刻,還是南加多吉發瞭話,你忙你的,傢裡不用操心。
才旦卓瑪聽瞭心裡一暖,她哄著丈夫說,你的支持太重要瞭,我的成績裡也有你的一半功勞。
4
才旦卓瑪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因為能力出眾,她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各種事務、演出也越來越多。
傢中的大事小事都落在瞭南加多吉身上,這位藏族大男人有時候會調侃妻子把傢當成瞭旅館,但也僅僅是調侃一下。
管起傢務瑣事來,他還真是把好手。
南加多吉不僅把日子過得井井有條,兩個孩子的衣食住行,也料理得無可挑剔。
才旦卓瑪曾在節目上爆料稱,因為夫妻倆這種分工,孩子們對待父親顯然更加親近。
有時候南加多吉有事外出,兩個孩子會表現得鬱鬱寡歡、十分牽掛,嘴裡總是念叨著,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呀!而在她出去演出的時候,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情緒都完全不受影響,就好像沒這回事兒一樣。
談及此處,才旦卓瑪雖然有些心酸,但同時也更加明白丈夫為傢庭付出瞭多少。
要知道,就算在當下女主外男主內的傢庭都會產生很多問題,夫妻為此鬧矛盾的比比皆是。
才旦卓瑪和她的丈夫就這樣走過瞭大半輩子,還是那麼的溫馨和諧,實在是非常不容易。
更為難得的是,南加多吉還是位藏族男人,他能做到如此地步就顯得更加珍貴瞭。
藏族歌唱傢容中爾甲曾在訪談節目中說,藏族的習俗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傢裡的事情男人基本都不會去做。
譬如說他本人,就不做傢務事。
近些年,藏族的另外一位歌手降央卓瑪,也靠著一副好嗓子闖出瞭事業的一片天。
她也在公眾面前爆料過,自己的丈夫在傢中完全就是位甩手掌櫃,結婚這麼多年沒進過廚房,傢務事一點都沒做過。
可以看得出來,雖不能說藏族男人個個如此,但像南加多吉這樣放得下身段的確實是少數。
5
如果一對夫妻中隻有一方的付出,那他們的婚姻算不上多好。雙方都心甘情願為對方做出讓步,才真的是讓人羨慕的關系。
90年代初期,在文物局工作瞭半輩子的南加多吉退休瞭。
可他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退休而變得悠閑、精彩,多年的病痛折磨讓這位老人成瞭醫院的常客。
原來,南加多吉雖然也是藏族,卻世代生活在海拔較低的青海。初到西藏的時候,他正年輕體壯,沒覺得有什麼不適。
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也越來越無法適應這裡瞭。因為長期缺氧,他身體的很多地方都受到瞭影響。特別是到瞭冬天,南加多吉的日子更是難熬。
丈夫這樣的狀態,才旦卓瑪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後來她與子女們想出瞭一個好辦法,每年到瞭南加多吉容易發病的時候,她就和丈夫去成都居住一段時間。
觀察到丈夫在成都的狀態,確實比在西藏的時候要強不少,才旦卓瑪幹脆陪著他在成都常年居住。
有一次,南加多吉因血管破裂昏迷瞭好幾天,60歲的才旦卓瑪在病床邊一直陪護著,直到丈夫脫離瞭危險,她才放下心來。
此後,為瞭更好地照顧丈夫,才旦卓瑪減少瞭工作的密度。
在才旦卓瑪心裡,南加多吉是撐起瞭整個傢的頂梁柱,他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付出、為傢庭付出,如今他到瞭年老體弱的時候,自己怎麼能不精心照顧他呢!
在她的呵護下,南加多吉雖然小病不斷,卻也一直沒什麼大礙。
然而誰能想到呢!她的老伴這邊平安無事,女兒那邊卻出現瞭意外。
6
才旦卓瑪雖然是著名歌唱傢,但是她的子女都沒有走上藝術道路。
她的小兒子在銀行系統工作,大女兒則進入瞭博物館,並和一位漢族青年組成瞭傢庭,還生下瞭一個可愛的女兒。
可就在2002年,才旦卓瑪的大女兒竟突然患病,沒多久就離開瞭這個世界。
白發人送黑發人,對於任何一位老人來說,這都是天大的打擊,才旦卓瑪自然也是萬分悲痛。
那段時間,她後悔為什麼沒有多陪陪女兒。她們雖有著一世的母女情分,但真正共處的時光太少太少瞭。
不過好在她還有丈夫、還有兒子,還有可愛的外孫女,和幹瞭一輩子的事業。在親人的互相撫慰下,才旦卓瑪漸漸收起悲傷的情緒。
在女兒去世後的十幾年中,她依然活躍在各種文藝場合中,她的歌聲依然高亢嘹亮,眼神依然那麼明亮。
如今的才旦卓瑪已經84歲高齡,也患上瞭老年人常見的三高,和需要控制飲食的糖尿病。她卻從不因此而自哀自怨。
這位老人一路走來,經歷瞭太多的風雨,也許沒有什麼能夠將她擊垮。更何況,她身邊還站著一路陪她走過來的南加多吉。
才旦卓瑪和南加多吉這一輩子或許也沒說過我愛你,但是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透露出對另一半深深的愛意。
一個把妻子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無怨無悔去支持。
一個把丈夫的健康當作自己的健康,任勞任怨來呵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大概就是他們婚姻穩固的根本。
有一種愛,叫盡在不言中。可以說,才旦卓瑪不僅是一位成功的歌唱傢,更是一位幸福的女人。
才旦卓瑪,在藏語中有長壽的意思。
希望這位用歌聲為大眾服務瞭一輩子的藝術傢,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像她的名字一樣,長壽安康、福澤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