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間,綜藝節目《開播!情景喜劇》第五期在東方衛視播出。在這一期當中,處於下位區的三個作品進行競賽,分別是尚敬導演的《薪劇場》,TVB帶來的《無限訓練班》和吳彼團隊帶來的《再見愛人》。從我個人的觀看感受來講,《無限訓練班》和《再見愛人》的創作誠意還是很滿的,尤其是《再見愛人》簡直可以用“驚艷”來形容,確實可以讓觀眾耳目一新。
然而,尚敬導演,作為曾經執導過《武林外傳》等多部優質情景喜劇的知名情景喜劇導演,在《薪劇場》當中帶來瞭這份“硬搞笑”,真的是來搞笑的嗎?我猛然想起那麼一句話,不好笑,才是最大的搞笑啊。尚敬導演在作品當中,並未呈現搞笑的一面,而作品之外的尚敬導演,更像是自身的一種荒誕式搞笑。這份荒誕,多少有些悲涼。
在《薪劇場》的第二集當中,尚敬導演開始拿出瞭戲謔的方式創作作品。這一集當中,薪劇場的員工們為瞭拉攏住投資人,竟然給投資人表演各種所謂的搞笑節目,最終的效果則是不好笑。楊樹林在這一集當中飾演這位投資人,他全程不笑,甚至於自己還要幫助這群演員去表演幾個搞笑的包袱才行。最終,也是來瞭一個硬轉折,楊樹林飾演的投資人竟然在並不好笑的前提下,投資瞭這個薪劇場——轉折太硬,本身就足夠“搞笑”瞭。
作品本身的不搞笑,和導演在那裡如此賣力的表現形成對比,更像是搞笑瞭。情景喜劇當然不必全為好笑服務。但是,情景喜劇需要為劇情的真實或者價值度服務。我們這裡講的真實,可以指現實主義層面上的真實,也可以指浪漫主義上的真實。兩個真實,對於藝術創作而言,至少要占一個才行啊。而尚敬導演帶來的這個《薪劇場》的第二集,真的一個“真實”都不占。
現實主義層面上的真實,非常容易理解,就是這段情景喜劇反映的內容是真的,觀眾們能夠從這些內容當中看到人間正在發生的事情,看到生活的煙火氣,看到普通人老百姓的日日夜夜。我們當下的很多觀眾口碑好、收視率成績好的電視劇,基本上走的都是這條現實主義的路線。因為現實,是最好的電視劇,能夠把現實原原本本演出來的電視劇,不多。這一層面上,尚敬導演的《薪劇場》顯然浮躁的很,懸空瞭。
而浪漫主義維度上的真實,也值得註意。我們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也並非是純然的現實主義,相反,在浪漫維度的敘事上,依舊可以實現那份情感的真實。比如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當中,很多鬼狐和人的愛戀故事,當然是虛假的,是非現實主義的,但通過浪漫主義的敘事手法,也能實現有效價值、真切情感的傳遞。在浪漫主義的敘事維度當中,尚敬導演的《薪劇場》又畏首畏尾,放不開手腳。
還是那句話,兩頭兒您至少得占一個吧。我之所以較為喜歡吳彼團隊的《再見愛人》,正式因為它是在浪漫主義維度上的敘事。這種敘事,可以不必過分遵從現實,也能實現有效價值、真切情感的表達。《再見愛人》第二集播出之後,劉星他爸爸說,離婚是一個很現實的內容,這個作品的呈現方式有點虛瞭。我覺得劉星他爸爸說的不對。浪漫主義的敘事手法之下,是不講求具體細節的真實的,而是最終情感的真實。吳彼團隊的這個作品,在創作上,通過很多浪漫主義的大跨越,最終可以實現情感的真實。
所以,對於影視劇的創作,不必苛責於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關鍵看其最終呈現的情感內容是否有價值,而亦要看其呈現的具體過程是否巧妙。尚敬導演的《薪劇場》第二集的呈現,連過程都是不巧妙的,或者說是呆板的。這麼一個逗投資人樂的“大故事”,不就是東北二人轉演員們經常演的小品段子嘛。這類已經爛大街的內容,尚敬導演拾起來,拍成情景喜劇,真的是知名導演的荒誕,導演自己的搞笑,真的比作品好笑的多。
在咱們的影視行業當中,經常會出現非常知名的導演卻最終拿不出好作品的問題。究其原因,應該是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現實主義層面上,很多成名導演是不是真的太有錢瞭,離開生活瞭,或者說離開老百姓的煙火氣生活瞭。這種離開,註定讓編劇和導演在現實主義創作上乏力。第二個方向,浪漫主義層面上,紙醉金迷,是對浪漫主義的最大消費和瓦解。浪漫主義,真的不是花錢搞浪漫,而是現實生活當中的塊壘,以浪漫主義的方式去消融,這是需要強大想象力和藝術創作沖動的。尚敬導演是不是舒適區太久瞭,想象力開始收緊,藝術創作沖動也越來越少呢?(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