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間,電視劇《獅子山下的故事》在央視一套播出第2集和第3集的內容。在這兩集當中,譚耀文飾演的李高山角色下線。這次顯而易見的意外,讓很多觀眾不忍見到。而基於目前已經播出的3集劇情來看,我認為,我對該劇的首篇劇評文章提到的觀點是成立的——這部電視劇通過緩慢悠長的敘事,把故事慢慢講出來,且在不經意間用“軟刀子”刺痛觀眾。
《獅子山下的故事》經過3集劇情之後,整個的電視劇情感基調已經相對明確瞭。這部電視劇繼承瞭《獅子山下》系列的精髓,講的依舊是香港幾十年當中幾代人的生存變化問題。而這一次,獅子山下的精神則是奮鬥當中帶著溫暖,溫暖當中帶著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彌合。這種“彌合”甚至於可以說是該劇真正值得稱贊的地方。
該劇前3集的劇情當中,李高山這個角色絕對是點睛之筆。他是真正的具備“彌合”特征的代表性角色。比如,他雖然是香港人,卻到佛山娶瞭老婆。97年,當很多香港人打算離開香港的時候,他堅定地留下來,並且要在獅子山下繼續發展,相信奮鬥的力量,隻要努力,香港就有自己的燈火。
而且,這個角色樂於助人,街坊鄰居都能得到他的實惠。乃至於李高山最後中刀的內容,也十分值得註意一下。可能會有觀眾覺得這個橋段較為突兀。實則不然。現實生活當中的很多死亡,也是這種偶發的。當時,那個小孩子把刀紮過來之後,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所以,他看到刀子紮入李高山的腹部之後,他開始說對不起。這段內容,簡直是對很多孩子的真實寫照瞭。
李高山自己拔出刀子,並且擦掉刀子上的指紋,然後把刀子扔到下水道當中。有部分觀眾可能會覺得,李高山不要拔掉刀子,而是直接叫救護車,去醫院再拔刀,一定可以保住性命。編劇為瞭讓李高山死,怎麼搞出這麼牽強的劇情來呢?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李高山拔掉刀子,並且擦掉指紋後將刀子扔到下水道當中,才符合角色的性格。因為這個角色,是致力於溫暖傳遞,人與人之間關系彌合的,而不是致力於傳播仇恨的。
基於此,李高山這個角色的意向,其實就是香港的獅子山本身。而新時代的獅子山精神,被賦予瞭新的生活的溫暖,和生活過程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彌合。這其實是一個特別宏大的主題,但《獅子山下的故事》選擇瞭一個非常微小的茶餐廳的視角去敘事。這種彌合,可以是街坊鄰居之間的,可以是朋友之間的,甚至於可以是殺父仇人之間的。乃至於,更大概念當中,則是香港人和內地人之間的。
在《獅子山下的故事》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香港人和內地人的概念,被毫不避諱地拿出來創作劇情瞭。該劇當中,部分香港人是看不起內地人的。胡杏兒飾演的佛山梁歡,便是這個典型的內地人。她剛剛來到李高山的茶餐廳,餐廳的夥計們便開始猜忌這位老板娘,認為她可能要開掉香港的夥計們,重新招聘內地的夥計過來。而梁歡和李高山兩口子,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用最溫暖的方式,彌合瞭這種誤解。
該劇已經播出的劇情內容當中,不光明手段獲得茶餐廳股權的幕後大佬,竟然公開嘲弄內地來的梁歡。而梁歡也直接問回去,這位大佬不也是多年之前從內地來到香港的嗎?這些來言去語之間,看似是劇情沖突,實則是互相達成落葉歸根的共識,大傢是同一根血脈上的中國人。我覺得,這部電視劇稍後的劇情內容當中,梁歡這個角色一定可以彌合與這位大佬的關系。
《獅子山下的故事》整部電視劇,都在講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關系。這部電視劇喜歡用非常緩慢的敘事基調來推進故事。這種敘事,對於喜歡快餐影視劇的觀眾顯然是不適應的。但是,這種味道的電視劇,隻要吃進去瞭,就會發現,越發有味道感。細嚼慢咽的電視劇,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感。希望該劇稍後的劇情,不會讓觀眾們失望。(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