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電視劇《妻子的選擇》在芒果TV方面播出至第5集,湖南衛視的季風劇場方面則已經播出至第3集。我在對這部電視劇的首篇劇評文章當中認為,該劇已經上線的劇情內容(當時是3集劇情),基本上都是捉奸啊、找小三啊、第三者插足啊之類的內容,這種較為落伍的劇情內容,和季風劇場以往的劇作質量是不匹配的。當時,隻基於瞭已經上線的前3集劇情。經過5集的故事之後,我認為,我的首篇劇評分析沒有問題,該劇播出接近一半瞭,依舊是捉奸式的劇情,上星劇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值得認真思考一下瞭。
根據《妻子的選擇》追劇日歷來看,這部電視劇總計隻有12集的劇情,而前5集的內容當中,一直在讓女主角去找男主出軌的蛛絲馬跡。而劇情內容當中,又絲毫不避諱地告訴觀眾,男主角就是出軌瞭自己公司的女下屬,並且造成瞭女下屬懷孕。等於說,這個故事當中,隻有女主角處於一種被劈腿的狀態當中渾然不知瞭。一部隻有12集的電視劇,竟然拿出瞭5集內容去找線索,而且是隻有女主渾然不知地去找線索,這真是一部奇怪的電視劇。
不妨首先來面對第一個問題,電視劇作品能否呈現夫妻之間出現第三者的劇情內容。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瞭。我記得,在還是報紙主導的年代當中,很多報刊的副刊版面上,便有大量的影視劇評論的討論。二十年前,這類劈腿啊,抓小三啊之類的電視劇就已經非常泛濫瞭。當時,很多報紙的副刊上都討論這類劇情的價值問題。最終討論的結果,大傢是達成瞭一些共識的。
比如,劈腿啊,抓小三啊之類的內容,是現實生活當中出現過的,影視劇作品不必回避現實,既然現實當中出現過,那影視劇作品就可以呈現出來。但是,同時,影視劇作品呈現的角度是什麼,非常重要!是帶著獵奇的心態,讓觀眾們跟隨女主步伐,各種找第三者呢?還是簡化找尋、偵查的過程,而是把最直接的處理、最正能量的價值選擇呈現給觀眾們呢?當時,大傢能夠達成的創作共識是,不拿這些內容獵奇,不搞噱頭,尤其不搞那些出軌者之間的不雅內容的噱頭,要直奔主題,傳遞正向價值觀念才是。
這就面對瞭具體操作當中的電視劇如何處理第三者的戲份瞭。我認為,電視劇《妻子的選擇》當中,完全沒有必要在隻有12集的前提之下,便拿出已經超過5集的內容去捉奸瞭。可以說,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已經算是整部電視劇近乎半數的內容瞭,竟然還是捉奸過程當中。這種敘事,是不是帶著當年已經被否定的第三者獵奇式創作瞭呢?這種獵奇,到底能夠傳遞什麼正向的價值觀念呢?
這種貓捉老鼠式的捉奸類內容,對於觀眾而言,男女觀眾方面都會造成較為錯誤的影響。把捉奸式的內容過分放大處理,會造成很多觀眾對於另一半的信任危機。同時,也可能增加這個社會的戾氣成本。其實,關於第三者式的電視劇為什麼要克制表達的討論,已經是十多年前就已經達成過共識的。真的很遺憾,時至今日,依舊因為《妻子的選擇》這樣的電視劇播出,這類討論,還要重新拿出來講。
我看瞭一下這部電視劇的劇情梗概,最終的劇情當中,女主角好像要勵志瞭,要自力更生,自己出來工作瞭,“經歷瞭各種變故,方糖選擇走出舒適區,不再依賴婚姻,重返職場迎接新生活”。這部電視劇,真正有價值的,其實是最後的這個內容,是女性自立自強的內容。這個內容,和捉奸式的噱頭完全不同瞭。但是,在一部電視劇作品當中,近乎半數的內容都在捉奸,而最終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卻遲遲沒有出現。那劇作本身的價值何在呢?
我們不妨看一個他山之石。馬伊琍和雷佳音主演的《我的前半生》,嘁哩喀喳,就把婚外情和離婚交代清楚瞭,接下來,便是真正的女主勵志和人生開掛瞭。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把自己的敘事重心放在瞭女主扔掉前夫哥之後,自己如何職場勵志,如何從底層打工仔一步接著一步成長的。這個成長過程,真的比捉奸過程有價值。
不必否認,部分觀眾確實喜歡看捉奸式的內容。但電視劇創作有著自己的藝術倫理要求,電視劇創作不能隻是對部分觀眾投其所好,而是在遵守藝術創作倫理的前提之下,為社會提供正向的價值觀念傳遞。像《妻子的選擇》這樣的電視劇,想傳遞什麼正向價值觀念呢?女性要自立自強嗎?那為何近乎半數劇情瞭,還在捉奸當中呢?敘事重點對嗎?時至今日,我們還要拿出一個十多年前便已經達成的創作共識來重新討論,《妻子的選擇》真的承擔瞭自己的藝術倫理價值瞭嗎?(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