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電視劇《三體》陣容官宣,並且放出預告片內容。這部電視劇由張魯一、於和偉主演,根據劉慈欣原著小說《三體》的第一部改編而來,導演楊磊,編劇田良良。基於該劇放出的預告片內容來看,這部《三體》試圖實現大陣仗和大場面,顯然有成為科幻類電視劇爆款的野心。值得註意的是,科幻題材,目前也僅集中於院線電影層面上,這次的電視劇版《三體》,無疑具備國產劇的題材開創意義。
其實,無論電視劇《三體》的最終質量如何,它都將成為爆款電視劇。因為該劇具備瞭題材上的唯一性,截至目前,國產劇當中並無拿得出手的硬科幻類的電視劇作品。當然,對於國產劇《三體》而言,它的真正競爭對手其實是權遊編劇們操刀的一款英文版的電視劇《三體》。劉慈欣方面也同時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賣給瞭另一傢並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影視劇平臺。
隻基於目前的預告片內容而言,張魯一版的《三體》可能會在演員陣容、導演畫面功底等方面較為出色,同時,可能會在大場面等上面,和部分《三體》原著粉絲的既定期待不符。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在已經發佈的預告片內容當中,是缺少真正的大場面戲份的。關於這種缺失,需要一分為多地看待。
首先,在小說《三體》的第一部當中,本來就沒有多少人類和三體大戰的場面,更多的內容,不過是通過所謂的“遊戲”的方式進行的。而《三體》這部小說真正的想象力的精華,其實也在第一部當中。這些想象力,是獨屬於劉慈欣的。小說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當中的大戰開始,其實已經和以往的星球大戰區別不是太大瞭。而如何還原《三體》第一部當中的想象力,考驗編劇智慧,也考驗一部電視劇的特效功底。
基於此,《三體》的首部電視劇,拍攝成本上,是可大可小的。如果出於成本節約考慮的話,劇作當中那些非常有趣的想象力的畫面,當然可以“一筆帶過”,甚至於不進行拍攝。如果想要實現劉慈欣式的強大想象力,就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可能劉欣欣小說當中的一句話,三五個字,就是動輒上千萬的制作成本瞭。這是電視劇制作無法承受的,除瞭,把《三體》這部電視劇制作成為《權力的遊戲》那種類型。
電視劇《三體》目前對外公佈的是24集內容,截至目前,這部電視劇沒有公佈制片成本。從劇情體量來講,24集,比較符合原著小說當中的故事內容體量,應該不會註水。當然,如果濃縮一下,把《三體》首部拍攝成為《權力的遊戲》一樣的8集上下的故事,並且在畫面特效上面下足功夫,可能獲得的效果更好。但制作電視劇,畢竟是一項商業運行活動,不能超出成本和收益預期的無限制投入。
該劇主演方面,張魯一、於和偉、陳瑾和王子文等演員,顯然都是值得信賴的。對於制片方而言,太清楚《三體》的意義瞭。這樣的科幻劇作品,確實不能導入那些所謂的流量明星,不然,肯定會被觀眾們罵慘的。這其實也說明瞭另一個問題,如果一部劇作本身就是知名的IP的話,就根本不需要什麼所謂的流量去加持。隻有那些所謂的爆款網文小說改編劇,才需要流量加持,實現假IP捧假流量。
導演方面,楊磊顯然是可以信賴的。他執導、張魯一主演的電視劇《紅色》,曾拿下過9.1分的觀眾評分。這樣的評分水平,可真的不是一般的電視劇作品和導演能夠具備的能力。如果楊磊保持《紅色》的水準到《三體》當中的話,這部《三體》的節奏感和畫面質量,應該也不會差,甚至於有可能吊打國外的那個版本。
目前,我比較擔心的是該劇的編劇。《三體》編劇是田良良,並非早前公佈的劉慈欣。這一點上,劉慈欣做的對。劉慈欣的小說,從文學角度講,質量已經較為一般,但其強大的理工科想象力,讓《三體》成為值得閱讀的著作。而編劇工作,本身是需要強大的技巧儲備的,劉慈欣顯然是缺少這些編劇創作技巧的,讓出編劇的位置來,是非常穩妥的。
小說《三體》的第一部,是非常不適合影視化改編的。無論哪位編劇操刀,都面對很多難題。當然,可能會有某些不懂行的小粉絲說,按照原著樣子拍不就得啦。持有這種觀點的“小孩子”,我建議他們觀看一部諷刺劇,名叫《殺不瞭青》,尤其是第4集。電視劇拍攝,不能按照原著小說原封不動地來,這是常識。
電視劇《三體》的編劇田良良,以往的作品質量令人擔憂。他編劇的《臨界天下》隻有3.8分,《花千骨2015》隻有4.4分,即使《麻辣女兵》也隻有6.7分。根據田良良以往的劇作經驗來看,他其實更適合一些網絡小說的影視劇改編工作。而這一次,網改劇的經驗,用到科幻題材的電視劇當中,是否會出現正向的效果呢?我們隻能拭目以待瞭。(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