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間,電視劇《通天塔》6集上線。基於目前已經上線的劇情內容來看,該劇女配李夢的戲份似乎要略多於女主鄧傢佳。作為一部懸疑破案劇,《通天塔》很可能會在開局的幾集劇情當中便喪失絕大多數的觀眾。因為它開局的懸疑扣子太松,不夠吸引觀眾。而它的文戲部分,又是懸疑劇當中司空見慣的,假且絮叨。幾位主演,李夢、秦俊傑和鄧傢佳的表演,也有待商榷。
先說懸疑扣子的問題。犯罪懸疑題材的電視劇,首先就要講懸疑扣子是否勾人。《通天塔》目前已經上線的幾集劇情,懸疑扣子方面,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松散,一個是單個鉤子的力道感不足。這兩個問題,都是該劇非常掣肘的地方。不妨展開說一下。
先說單個鉤子的力道感不足的問題。懸疑劇,最需要第一個懸疑扣子直接勾住觀眾才行。但這部電視劇,似乎勾不住。河邊發現女屍,身上有一些傷痕。然後便是法醫們各種檢驗。作為第一個扣子,這樣的懸疑太稀松平常瞭。觀眾對受害者缺少更明確的認識,多以對於她的意外死亡,會缺少同理心。這是編劇技術考量不足造成的。
《通天塔》可能發現自己的第一個鉤子無力瞭,所以搞出瞭第二個鉤子,那就是受害者的女助理說,她們多日前收到瞭一個矽膠人,傷痕很多,仍在魚缸當中,很嚇人。這個鉤子挺有趣,但相比第一個鉤子,其實已經是弱化瞭。矽膠畢竟不如真屍體對觀眾的震撼效果強。等於說,《通天塔》在弱化懸疑鉤子的力道。
懂行的編劇會先亮第二個鉤子,矽膠人出現,然後,亮第一個鉤子,女受害者死亡。這個敘事過程,便增加瞭觀眾對於女受害者的同理心。這麼一來,後邊的破案敘事,就能夠帶上更多的觀眾期待。並且,因為矽膠人的率先加持,後邊的遇害,才顯得有懸疑感。因為敘事技巧上的問題,造成這部電視劇的懸疑鉤子,都差那麼一口氣在。
再說所有鉤子的松散問題。懸疑劇一定要設置連環鉤。每一個懸疑鉤子之間,都是彼此聯系緊密的,這樣的劇情才會好看。《通天塔》的問題是,懸疑鉤子之間太散漫瞭,暫時形成不瞭閉環。可能多個懸疑鉤子之後,它們會形成閉環。但是,目前來講,幾個懸疑案件,缺少基本的聯系性,觀眾被迫從一個案件跳到另一個,劇情和劇情之間的遞進關系就不強烈瞭。該劇前後脫節的問題就顯得嚴重瞭。
好看的懸疑劇,一定要每一次的懸疑設計,都和上一次有關,越好看的懸疑劇,這種關聯性就越強才行。懸疑劇創作,最怕的,就是這種並聯式的懸疑鉤子設計,因為這種設計法,可能當下的觀眾們根本沒有耐心等到所有鉤子最終串聯起來。《通天塔》開局誇誇幾個缺少緊密聯系的案件放出來,這可能是消耗觀眾的耐心。畢竟,這是商業劇,就是消遣的東西,不是什麼優秀的影視劇作品,需要動心忍性地去品嘗。
這些懸疑扣子和破案內容,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這部電視劇的“武戲”。而文戲部分,則是《通天塔》當中對各個主角的個人戲份的塑造,尤其是情感戲份上的塑造。先說秦俊傑帶來的個人情感戲份,有個戀愛十年的女朋友,一直想買戒指,就是工資湊不齊等等。這些內容,不僅讓整部電視劇顯得非常囉嗦,直接傷害瞭懸疑劇的敘事節奏感,同時會讓觀眾覺得虛假,千篇一律。
乃至於,在該劇當中,兩位工作人員為瞭方便面當中的一口“牛肉”而鬥嘴,這是非常失敗的橋段編排。因為觀眾們早就不信瞭。這跟咱們很多新聞報道當中說咱們的最美逆行者隻能吃幹饅頭嚼咸菜一樣。這種苦情牌,虛假的很瞭。觀眾們更願意看到,咱們的工作人員們能夠人是鐵、飯是鋼,每頓都能被組織上安排好。都什麼年代瞭,咱們的同志們還吃泡面,還以艱苦為歌頌點?這樣的文戲,淪為嚴重的虛假和矯情。
文戲隻要進入虛假和矯情的狀態,整個的角色人物就立不住瞭。《通天塔》本身的懸疑戲份就脆弱的很,文戲層面上的角色人物也軟綿無力,就容易造成整部電視劇的真實感一直建立不起來。同時,這部電視劇的敘事推動力也起來不,隻能硬推瞭。編劇原地硬推,觀眾累瞭,就容易棄劇。
另外,《通天塔》掣肘的地方是幾位主演的演技。我個人對李夢期待值很高。但首播上線的幾集劇情當中,李夢拿到的劇本角色太單薄,太泛泛化瞭,都是以往的刑偵劇當中典型的小跟班形象罷瞭。這種角色,李夢不應該接才是。李夢在個人表演當中,也沒那麼認真,當年的靈氣像是丟瞭一般。
鄧傢佳和秦俊傑的問題,似乎是相同的,都是缺乏生氣感。角色本身的浮空,造成兩位主演無法對照現實角色進行表演,隻能往類偶像劇層面上靠攏。最終造成的結果是,兩位主演表演出來的角色,不真實,沒有生活氣息。在具體橋段的表演上,他們的演技一直處於沒有勁兒的狀態上。不知道為何,總是咬不上力氣去。勁兒沒有,戲出來之後,就不好看。
綜上,我認為電視劇《通天塔》目前來講,並不好看。作為商業劇,它可能會在開局幾集當中,丟失大量觀眾。(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