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郭德綱在社交平臺上發長文紀念相聲門師父侯耀文。
截至24日24點,郭德綱的長文已經獲得3.7萬網友點贊,看起來熱度很高。
實際上,如果你回頭看一下郭德綱在2021年和2020年同一天發的紀念侯耀文長文數據,你就會發現,郭德綱的熱度肉眼可見下滑瞭。
2020年6月23日,郭德綱紀念侯耀文的文字獲得47.5萬點贊。
2021年6月23日,郭德綱寫給侯耀文的紀念文字獲得11.8萬點贊。
47.5萬—11.8萬—3.7萬,下降坡度肉眼可見。
如果隻有上面這一組數據,論據似乎有些單薄,我們還可以參考另外一組數據。
郭德綱的社交平臺粉絲數量從2010年剛註冊開始一直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到2019年已經達到7000萬之巨,增長速度驚人。
但從2019年開始,郭德綱的粉絲數量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2020年4月劉信達吐槽郭德綱說他的7000萬粉絲在睡大覺,當時郭德綱的粉絲數量是7160萬。
2021年5月有德雲社粉絲統計德雲社成員粉絲數量,郭德綱的數據是7330萬。
截至2022年6月24日,郭德綱的粉絲數量是7335萬。
可見,郭德綱的粉絲數量增長從2019年開始就進入瞭一個相對停滯期,這和他的曝光數量並不成正比。
將上文兩個數據變化結合德雲社和郭德綱近兩年的狀況,幾乎可以判斷,郭德綱和德雲社都進入瞭一個“高原期”。
怎麼理解高原期?
電視劇《劉老根1》可以看成一部農村創業劇,龍泉山莊從無到有,順利起步走向輝煌。
電視劇《劉老根2》前半部則可以看成一部企業管理反面教材,深刻體現瞭一個企業的“高原期”是什麼樣:傢大業大,發展停滯,外表風光,隱患重重。
想理解高原期是什麼狀態,隻需要想象一下高原的地形圖就明白瞭,先是快速提升,然後一條直線橫盤不上不下。
很多著名企業都進入過“高原期”,有的走出來瞭,有的沒有走出來,有的甚至又快速滑落下去瞭。
德雲社從2006年正式成立公司起,快速發展瞭十幾年才進入高原期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瞭,有些互聯網企業從成立到快速發展再到進入高原期可能隻有幾年光景。
而對於個人尤其是明星來說,高原期也可以用其他兩個名詞理解,瓶頸期和舒適區。
為什麼德雲社尤其是郭德綱會進入高原期?
首先一個原因是缺乏新作品。
作為演藝界從業人員,新作品的數量和水平是保障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很難想象一個隻吃老本的演藝明星會持續走紅。
顯然,郭德綱在新作品上確實乏善可陳,這個新作品不僅包括他的相聲,也包括他參與的綜藝節目和各種晚會。
其實郭德綱的相聲新作品早在2010年以後就陷入停滯期瞭,之後十年他的新作品主要體現在各種綜藝界評委、主持人或者召喚師之類,再加上各種相聲春晚或綜藝,這些新作品至少保證瞭郭德綱的熱度可以持續走高。
從2020年開始,由於各方面原因,郭德綱和德雲社不論是相聲新作品還是綜藝、晚會等新作品都呈現出持續下滑態勢,尤其是相聲新作品。
而從2022年初開始,郭德綱的相聲、綜藝和晚會更是出現瞭斷崖式下滑的情況。
缺乏新作品,換成演藝界任何明星和團體都是一個硬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新話題。
不管郭德綱的粉絲承認不承認,郭德綱的粉絲數量在當年呈現直線上升趨勢,名氣和流量越來越大的背後,各種爭議話題在其中的貢獻並不比相聲作品少,有時候甚至更多。
比如郭德綱從剛成名開始就連續陷入和汪洋以及楊志剛的官司,兩個官司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終結。2008年德雲社從徐德亮、王文林退出開始又開啟瞭持續不斷“退社話題”,一直延續到十年後閆雲達退出。
侯耀文去世後一年,郭德綱又強勢介入侯門遺產案,把這個侯傢內部的事情炒上瞭天,他在其中則獲取瞭極大的關註度和流量。
然後就是2010年的李鶴彪打人以及李菁何雲偉退社等一連串事件,之後的十年,郭德綱和德雲社幾乎隔三差五就會出現爭議話題,尤其以2016年的郭德綱和曹雲金的師徒撕逼大戰最為典型。
這種依靠炒作話題博取流量的做法其實也是國內很多明星和經紀公司常用的招數,雖然不是很高明但效果是極其明顯的,這事兒不是郭德綱和德雲社原創,也用不著上綱上線,畢竟郭德綱是明星也是商人,德雲社是公司。
但是,從2020年開始德雲社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話題瞭,不論是曹雲金何雲偉還是其他同行也基本上不願意再提德雲社和郭德綱。
於是就出現瞭在《德雲鬥笑社》裡主動提當年燒餅隨曹雲金退社的事情,這件事並不是什麼隱秘故事,很多德雲社粉絲早在十年前就知道瞭。德雲社讓燒餅重新談起這件事,無疑有“炒冷飯”的嫌疑。
到瞭2022年,郭德綱和德雲社的新話題更是稀少,於是郭德綱在鳳凰衛視的《名人面對面》專訪中再次把十幾年前的冷飯拿過來翻炒,他說的很多話幾乎是從2005年剛成名時就開始說,毫無新意。
既缺乏新作品這個核心驅動力,又缺乏新話題這個輔助驅動力,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熱度下滑那是在所難免。
要知道,粉絲和流量這種東西的特點之一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沒有多少粉絲能在明星沒作品也沒話題時天天跑過去打CALL。
如何破局?
凡是企業進入高原期,一定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出現問題瞭,核心產品缺乏創新,滿足於現有成績,再加上快速擴張後出現的大企業病,出現高原期就再正常不過,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不能免俗。
凡是明星進入高原期,核心還是作品上出現瞭問題,或者無法突破自己,或者安於現狀吃老本在舒適區裡享受生活,出現瓶頸幾乎是正常現象,郭德綱也不能例外。
想要破局,想要從高原登上更高的地方,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來說,話題隻是皮毛,作品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