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新神榜:哪吒重生》,超出心理預期太多,故事改編得相當好:反抗依舊是核心。
故事從三千年前的陳塘關來到未來的東海市,背景有點像民國時期的上海,但是極端缺水,幹旱的程度又像我們陜北。
水是生命必需品,所以東海市的秩序輕易就由德傢等四大傢族控制,定期放水,讓人民始終生活在缺水的貧困線下,沒有追求夢想的自由。
缺水,與缺錢其實是一個道理,都是《商君書》裡的“弱民”、“貧民”之術: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弱民的好處,就像三太子敖丙說的那樣,容易控制人民,維持東海龍族統治的穩定。這樣的穩定對於龍族肯定好,但是東海市的普通人民願意嗎?
你還別說,有人就是願意。就像李雲祥的父親那樣:雖然德傢的統治比較嚴厲,但是相對於其他三傢的混亂統治,日子可好多瞭。再加上大兒子在緝私局有份體面的工作,想那麼多幹啥!
這就像《白鹿原》裡的長工鹿三,東傢白嘉軒對他很好,日子過得還湊合,誰要敢說白傢的不好,先得過鹿三這一關。
但是,就如《白鹿原》的青年黑娃不願意臣服一樣,東海市也有人不願意,誰?熱血青年李雲祥。
如果他隻是一個酷愛摩托車的普通青年,那麼即便反抗,也是有心無力,充其量是個憤青罷瞭!而故事有趣就在於,三千年前死去的哪吒一縷魂魄寄生在李雲祥身上,哪吒可有力量哩!
導演趙霽說:“哪吒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不服天不服地,他經常喜歡去挑戰這些所謂的權威和不公。”
可是,三千年前的哪吒,其實是一個“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巨嬰,內心認為一切都應該圍著他轉,一旦事不如意,就破壞一切。
我們不喜歡破壞者,喜歡犧牲奉獻者。於是,三千年前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哪吒無奈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自殺謝罪,大傢逼死破壞者,繼續茍活日子!
三千年後,“新神榜”的世界同樣不需要破壞者。看電影時,我身後的小孩兒對他媽媽說:小六子是第三個受傷的!不僅是小六子,李雲祥在反抗過程中,妹子喀莎、哥哥李金祥、同事小六子相繼因為他而受傷,父親甚至因他身死。
反抗的過程帶來犧牲,這是人們不願意看見的,大傢喜歡的是拯救者!於是,在龍王放出蛟龍水淹東海市,危在旦夕之際,李雲祥和哪吒合二為一,通過混天綾拉回蛟龍,充當瞭拯救者!
電影最後有一幕,哪吒帶著孫醫生破海而出,兩邊的海水分成兩道水墻,就像《出埃及記》中摩西劈開紅海一樣。也許李雲祥也像摩西一樣,會在“新神榜”的世界裡帶著人們走向流著奶與蜜的地方!
《哪吒重生》,重生的不是破壞者哪吒,而是拯救者摩西·李雲祥,或者是他們二者的結合體!
至於李雲祥到底是誰,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瞭,歡迎大傢觀影後再回來討論,這部電影絕對值回票價!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