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能夠大爆並不讓人意外,這部劇作能夠吸引雷佳音,宋佳,殷桃,辛柏青等演員,已經說明劇情本身的出色。而主創團隊有李路導演等行業精英的加持,更是為劇作整體的質量保駕護航。
近幾年來國劇市場上同題材的作品真正能夠做到像《人世間》這樣處處都能夠讓觀眾看到誠意的作品不多,《喬傢的兒女》,《山海情》這兩部作品的大爆與《人世間》十分相似,都能夠找到共通點。這些優質的爆款劇作往往都對細節格外看重。
《喬傢的兒女》將上世紀80年代的南京風貌還原,而《山海情》更是細節到窮苦人傢穿一條褲子。這樣值得深挖的點在《人世間》中同樣不少,尤其是在劇中看到東北尿壺時,更是讓人忍不住震驚。
第一次在國劇中看到東北尿壺,相信很多觀眾都不適應,畢竟在以往的國劇中,尿壺被看做是搬不上臺面的東西,因此一部分作品自然而然的就會忽略這些物件。但是在《人世間》中,東北尿壺的加入卻是不可或缺的。
周秉昆一傢住到新房子之後,因為傢裡有瞭馬桶不再需要尿壺,小兒子甚至不習慣使用馬桶,畢竟在這之前,他們一傢人都是住在老房子裡,雖然院子裡有廁所,但是考慮到實際的環境,東北的天氣十分寒冷,而劇中所呈現的季節又是冬季,自然不會跑到戶外上廁所,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房間裡放一個尿盆。
單單是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人世間》這部劇作將東北農村的生活習慣體現的究竟有多麼真實,特定的地域,再加上特定的季節和環境,每一部作品都應該像《人世間》這樣發現不同且註重細節,才更能夠讓觀眾有代入感。
不過在《人世間》中的細節並不單單隻有這一處,一部分觀眾很有可能不會註意的點,在這部劇中也會體現出來。比如冬梅桌子上的化妝品,每一個品牌都是在那個年代才會出現的,比如友誼牌雪花膏,百雀羚護膚霜等等。
而周傢的電視機上播放的畫面,更是細節到瞭極致,《西遊記》和《紅樓夢》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觀眾來說是無法抹去的記憶,而《西遊記》這部劇作也是在1982年開拍,於春節上線,並在1988年播出全集。而劇中的時間點又恰恰是1988年。
這樣的時間點對應電視劇,包括老牌電視機的樣式,經歷過這個年代的觀眾瞬間就會陷入一波回憶殺。
同樣細節的還有掛在煙囪上的一個小小的玻璃缸,表面上看著沒什麼特點,甚至鏡頭一晃而過,都沒有人會註意到這些,但是這個小小的玻璃缸卻承載著很多人的記憶。傢裡煙囪管都是拼接在一起的,縫隙處就會往下滴黑水,而這個玻璃罐放在縫隙處,恰巧是用來接黑水的。
為瞭盡可能的將細節做好,最終我們看到房屋是由一塊一塊的水泥磚搭建,從制作水泥磚開始,到上墻刷漆,再通過磨舊的方式顯露出年代感,每一處都體現著劇組的匠人精神,這種做舊的墻面更有生活的氣息。
包括在不少農村平房的墻角都會出現青苔,這一點《人世間》也盡可能的做到瞭細致。曾經住過平房的觀眾看到這樣的一幕,自然會想到過去自己的生活環境,也讓《人世間》這部將地點放在東北的劇作,真正引起瞭全國觀眾的共鳴。
由於場景都是在棚內搭建,因此沒有天氣的變化,自然也不會在房簷上出現冰溜子這樣的細節,而演員們卻是穿著冬裝,為瞭符合季節的氛圍,劇中的每一根冰凌都是由師傅親自制作的。
這些冰凌被削成不一樣的形狀,再粘到屋簷上,觀眾很有可能不會意識到這些冰凌是通過後期制作完成的,但是卻能夠通過這樣的細節感受到東北的冬天十分寒冷。
原作小說的作者梁曉聲來到現場,看到這些細節都忍不住贊嘆。而美術指導王紹林老師則表示,哪怕一些鏡頭隻有一分鐘,也要做到真實可靠。這就是《人世間》成功的原因,隻有一個好的劇本,一個能夠產出精品的導演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負責每一個部分的工作人員竭盡全力的做到最好。
如此註重細節的《人世間》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感慨,這才是值得追捧的大劇。不知道《人世間》的細節控,要讓多少大制作電視劇“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