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電影《環線》在多傢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這部網絡電影由知名演員陳小春主演。在影片的開篇字幕當中便清楚標註,未成年觀眾需要在傢長的陪同之下觀看。這個字幕的既定含義則是,影片屬於限制級的內容,但並非未成年人不能觀看,隻是需要限制性觀看。因為這個字幕,不少影迷對於《環線》的尺度有所期待。
直白一點講,不少影迷就是奔著這個字幕去的,要看看,這部陳小春主演的電影當中,對未成年人進行限制觀看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全片觀看完畢之後,該片在部分影迷口碑反饋平臺形成的口碑情況並不樂觀,基本上可以用清一色的一星差評來形容瞭。主演陳小春更是成為不少影迷調侃的對象——怎麼當年的電影巨星,現在已經淪落成瞭這個樣子呢?顯然,《環線》所謂的限制級,並未達到影迷們的預期。
《環線》這部影片老編全程觀看完畢之後認為,其標註的未成年觀眾需要傢長陪同觀看,實際上就是一種影片營銷的噱頭罷瞭。在該片當中,上演的是地鐵蜈蚣大戰。這種大亂燉的地下大戰模式,在大量的盜墓題材的電影當中已經俯仰皆是。說這類內容是爛大街的,也不為過。以往的盜墓題材的影片均沒有想到在影片的開篇帶上字幕,拿所謂的限制級搞噱頭。這次的《環線》算是開局很聰明,但最終形成的影迷口碑瞬間反轉。
《環線》最大的問題是影片內容過分簡單,且缺少真正的B級片的場面內容。這部電影一言以蔽之,便是陳小春飾演的角色乘坐地鐵,地鐵突然下陷,進入到瞭蜈蚣專區當中,地鐵上的乘客開始被蜈蚣襲擊,並且死亡。而最終活下來的幾位,開啟瞭大戰蜈蚣模式。影片的最後則是,一位男性帶著手雷,犧牲瞭自己,被蜈蚣吞食,在蜈蚣肚子當中爆炸瞭。對於這類影片而言,顯然屬於以往盜墓題材當中的闖關模式。
而這類闖關模式之下,又是前後缺少邏輯聯系的。這種大戰蜈蚣的戲份,不過是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的折騰罷瞭,前一個和後一個場景之下的故事也缺少必然的聯系。如此疊加羅列之後,會造成影迷的審美疲勞。在正常的電影劇本創作當中,這樣的故事重復疊加模式,是最不可取的一種。對於《環線》而言,直接拉到影片的最後,看乘客戰勝蜈蚣即可。
作為B級片存在,陳小春主演的這部電影又缺少真正的未成年觀眾需要陪同觀看的內容。所謂的B級片,指的便是那些雖然成本低廉但是尋求刺激的內容。所謂的刺激內容,則至少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某些男性或者女性身體元素上做文章。第二類,則是在某些暴力、血腥的元素上做文章。這部《環線》在這兩類元素上,都是乏善可陳的。其實,咱們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電影的尺度要求,已經決定瞭某些所謂的B級片不能超出未成年人不能觀看的范疇,打著限制級元素的影片,都是營銷噱頭罷瞭。
《環線》之於陳小春,更像是一部頂著老牌港星旗號的網絡電影。陳小春飾演的角色在這部影片當中並未承擔最重要的角色,相反,這個角色在故事總攻還沒有到來之前,便已經被大蜈蚣吞食掉瞭。估計看到這樣的故事內容,不少陳小春的影迷都會內心深處說一些並不幹凈的話語瞭。一部打著陳小春旗號的影片,竟然讓陳小春飾演的角色在故事中途便死掉瞭,簡直就是全程打瞭一個高級醬油罷瞭。
陳小春最近連續的網絡電影,影迷口碑都不理想。陳小春主演的離這一次最近的網絡電影,則是《重裝戰警》,最終獲得的影迷評分隻有3.8分。這樣的成績,簡直是直接拉低瞭陳小春在老影迷心目當中的形象。對於這位老牌港星而言,他似乎真的不需要這些質量嚴重不過關的網絡電影,而是需要一些能夠滿足影迷期待的影片。(文/呱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