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徐崢自從被曝“TST”紅酒代言人之後,一時間被推到瞭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說,這是為瞭妻子陶虹走上瞭一條不歸路。也有人說,因為利益他被蒙蔽瞭雙眼。
其實,我最敬佩的是徐崢的“格局”,獨善其身完美退場。
自從張庭和林瑞陽出事後,陶虹、明道等人分分鐘喜提熱搜,其中最慘的人就是陶虹。
多年的閨蜜,兜兜轉轉給自己挖瞭一個“坑”。
讓人意外的是徐崢,盡管是代言人,妻子摻涉其中,可以輕松地褪去“污漬”,他有何過人之處?
步步為營的“籌謀”
功成名就的徐崢,曾經在《吐槽大會》上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十幾年前,面對同樣的選擇,陶虹老師選擇瞭我,沒有搭理段奕宏老師”。
高超的話術撒瞭一波狗糧,言外之意陶虹很有“眼光”。
沒錯這個男人,已經憑借“導演”之位逆襲成為人生贏傢。
很多人都好奇,徐崢的身上有什麼樣的魅力,在成名之路上經歷瞭什麼樣的艱辛?
縱觀其成名之路,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城府極深的“權謀”傢。
從三年級的時候他就開始瞭步步為營的“籌謀”。
值得一提的是,優越的物質條件沒有讓徐崢“驕縱”,反而對藝術產生瞭濃厚的興趣。
當時《考學》劇組前往少年宮挑選演員,徐崢幸運地被選中飾演瞭“小地主”一角。
不知道是被劇組的氣氛感染,還是主角光環的魅力吸引,進入到少年宮戲劇班之後,他廢寢忘食,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
不得不說,徐崢的思維真的是非常的“跳躍”,超出瞭常人的邏輯。
為何這麼說?舉個簡單的例子:
從前的我們在觀看電視的時候,隻會對動畫片中的人物吸引,並不會去想這些人物出自何處,甚至除瞭寫作業之外,基本上心思都在玩上面。
即便是進入到瞭青春期,也難逃這樣的規律。
但是徐崢不同,學校、戲劇班、傢成為他的三點一線。
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毅力,日後必成大器。
戲劇班的生活讓他明白瞭很多人情世故,這樣的學習是為瞭日後在熒幕上綻放出不一樣的色彩。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一名演員是徐崢的夢想。
可惜的是,中央戲劇學院在上海隻招收“新疆班”。
他並沒有選擇放棄,退而求其次選擇瞭“上海戲劇學院”,用迂回的方式朝著聚光點前進。
在此之前,他還是一個滿頭秀發的帥氣男孩,直到大二的時候,徐崢開始面臨“脫發”的問題。
可能是精神壓力比較大,一根根烏黑秀麗的頭發漸漸的變得稀松,再到後來成為瞭一個“禿頭”造型。
為瞭治好自己的脫發,他什麼樣的治療方式都用過,甚至用生薑擦頭皮,但是都無濟於事,還是因為一身薑味被同學們嘲諷。
那個時候徐崢自卑到瞭極致,頭發成為瞭他不能觸碰的逆鱗和“借口”。
“誰投資,誰當主角”
因為外在的問題,徐崢對演員夢出現瞭擔憂,他覺得自己與偶像派無緣,隻能通過專業水平來為自己博得一條生路。
在那段時間裡,他努力提升專業水平,但是沒多久現實告訴他,禿頭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戲可拍。
與此同時,他身上的“權謀”屬性正在慢慢的被激活,這些招數淋漓盡致的用在瞭自身和生活的實踐中。
一個“權謀傢”有三種駕馭手段:“攻心為上”、“挾知而問”、“獨善其身”,其中,攻心最難掌握。
無戲可拍對於任何一個演員來講是無法接受的現實,學成歸來無處開疆擴土,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尤其身心方面更為打擊。
但是徐崢無懼無畏,既然影視圈不收自己,退而求其次“拍話劇”。
他會琢磨角色的內心,會和導演探討個人的見解,那段日子裡雖然沒有在娛樂圈中風光無限,但也憑借《股票的顏色》成功出圈。
在攻心方面徐崢很明白,自己想要進入到娛樂圈,必須有個“河床”,話劇是最好的選擇。
善謀者,要掌握人心的規律,徐崢積極與導演溝通,僅僅隻是為瞭表現自己?
徐崢在無聲無息間的為自己積攢瞭人脈和社交圈。
對角色的見解,營造精神方面的渴望,從而認可自身的才華,達到委以重任蓄勢待發,徐崢成功瞭。
拿到瞭編排話劇的主動權,奈何結果不盡如人意。
雖然呈現不少作品,但是觀眾看不懂,徐崢很費解,恰恰因為這一次的經歷,為他日後的錦繡前程做出瞭鋪墊。
在排練話劇的那段時間,他明白觀眾的需求,對每一部作品都達到瞭然於胸的狀態。
於此同時影視劇漸漸崛起,徐崢“久旱盼甘霖”,心中非常的開心。
雖然畢業之後,自己沒有進入到娛樂圈。但是憑借話劇舞臺已經將自身打磨成璞玉。
也許,在這裡可以施展才華,但是現實給瞭他一個耳光。
老話常說“萬事開頭難”,雖說徐崢在話劇這個圈子中混得風生水起,但是進入影視圈並沒有想象中的順風順水。
出演兩部作品後,他沒有引發什麼反響,幸運的是,得到瞭《春光燦爛豬八戒》導演的賞識。
當時范小天找到瞭徐崢,兩個人並沒有談論角色,因為當時資金緊張這位導演開門見山:“誰投資,誰當主角”。
很顯然,范小天到瞭走投無路的地步,從一開始並非因為演技選擇瞭徐崢。
但是他不在乎,拿出來所有的傢底爭取到瞭主角,也邂逅瞭攜手一生的戀人陶虹。
雖然“豬八戒”和“小龍女”在劇中天人永隔,但是兩位主角將愛情延續到瞭劇外。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兩個人是因戲生情,但是我不這樣認為。
“先婚後愛”就是一個“局”
這裡要提到徐崢的“挾知而問”,這樣的婚姻,更像是“遞增名氣”。
要知道《春光燦爛豬八戒》在當時有多火,“小龍女”和“豬八戒”的愛情,牽動瞭無數觀眾的心。
徐崢掙紮瞭多年,怎麼會不明白大傢最期待的是什麼?
作為娛樂圈中的明星,唯有“戀情”最牽動人心。
況且陶虹長相出眾,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就這樣兩個人慢慢接觸,開始漫長地“異地戀”。
說真的我很佩服,娛樂圈中異地戀能夠成功者少之又少。
但是陶虹和徐崢竟然可以“千裡姻緣一線牽”,後來還是徐崢捅破瞭這層窗戶紙,直接開始瞭“先婚後愛”。
恰恰是這個舉動更加讓我確信,他就是在利用婚姻助推自身事業的腳步,愛的並不是那麼純粹。
明明知道結果還故作姿態去問,很顯然徐崢在爭取主權,盡管自身的名氣不如對方,也要得到絕對的話語權。
兩個人的結合是“延續愛情”,更是名利雙收的一件事情,這樣何樂為不為呢?
利用陶虹對愛情的渴望,關鍵時刻用婚姻作為突破點反其道而行之,這樣外界也無法質疑。
尤其兩個人低調地舉行婚禮後,籍籍無名的徐崢也是從那段時間起,迎來瞭一個事業的小高峰,《李衛當官》的出現,讓觀眾記住瞭這張熟悉的臉龐。
陶虹也不遜色,金雞、百花、金鷹等各大獎項拿到手軟,從某種意義來看,這位丈夫沾瞭妻子的光。
為何這麼說?雖說兩個人低調地組建瞭傢庭,但是圈內人士不看僧面看佛面,也會關照徐崢。
你會發現此時的他不再是當年的那個“話劇員”,嫣然成為瞭非常有潛力的前任。
尤其是陶虹生下女兒後選擇退出娛樂圈,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陶虹事業巔峰時期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徐崢有什麼樣的實力?
隨著對陶虹的深入認知,漸漸地你會發現“先婚後愛”就是一個“局”。
陶虹曾經講述瞭一段抑鬱癥的經歷,生完孩子後的那段時間,整個人就像是行屍走肉,加上父母雙雙離世,她的生活陷入到瞭谷底。
這段時間徐崢都做瞭什麼?
陶虹臨盆在即,他正在和陌生女子KTV狂歡,兩個人一路上摟摟抱抱,簡直不要太親密。
這更加堅定瞭我的猜測,“先婚後愛”的形式,徐崢別有一番目的。
在之後的歲月裡,徐崢的花邊新聞基本上就沒有中斷過。各種辣妹陪伴在身旁,陶虹一副大度的姿態。
通過婚後的風波聯想到張庭這件事情上,漸漸地我也理解,為什麼陶虹一步錯步步錯,一失足成千古恨瞭。
作為一名丈夫,這些年來憑借“導演”這一身份,他名利雙收成為瞭人生的贏傢。
回頭看看陶虹,為瞭傢庭失去瞭最好的資源,面對賺錢的機會肯定是急於體現自身的價值。
“獨善其身”合適嗎?
陶虹接受采訪的時候,面對徐崢的花邊新聞風清雲淡地說“我眼光不錯”。
徐崢多年後,在《吐槽大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說時候有些諷刺。
隨著張庭和林瑞陽的事情敗露,兩個人的婚姻展現瞭徐崢真正的城府。
我可以理解,陶虹為瞭賺錢的決心,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放在眼前的機會大多數人都會把握住。
隻是沒有想到,張庭做事這般無下限,更讓我意外的是徐崢。
盡管成為瞭“代言人”,但是可以做到“獨善其身”。
很顯然,從一開始這個男人就明白,這件事情到頭來會發展到什麼樣的處境。
隻是沒有及時規勸陶虹,對張庭也是百般信任。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夫妻兩個人跟隨張庭炒房賺千萬的功勞。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但是擁有絕對的利益。
徐崢兢兢業業這麼多年,作用娛樂圈中的名利資源,怎麼會“陰溝翻船”呢?
事發之後,眾人都在聲討陶虹,徐崢一言不發,這就是所謂的愛嗎?
攜手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有錢的時候是“夫妻”,遇難的時候“獨善其身”,是不是有點太現實瞭?
想當初,如果不是因為陶虹會有徐崢後來的前程似錦嗎?
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可以坐擁當下的一切,離不開妻子的支持和輔助。但是人心就是這麼現實,一個善於運用“權謀”的人,內心世界極度自我。
隻有牽扯到自身利益的時候,才會站出來澄清。但是觀眾心中也無比清楚,這段婚姻中愛的含量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愛不是這樣。
想想當初的“謝霆鋒和張柏芝”,雖說事情不一樣,但是性質大致相似。
在外界對張伯芝口誅筆伐的時候,作為丈夫的他忍著淚咬著牙維護。
反觀徐崢,從事發至今,就像是隱身瞭一樣,生怕引火上身。
佩服
結婚十多年來,經濟獨立彼此收入分得清清楚楚,徐崢和陶虹各自賺錢各自花,不得不說徐崢才是真正的強者。
無論在任何處境,都會給自己留下一條寬闊的後路,隻是夫妻之間這麼生分合適嗎?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永恒的愛情,隻有永遠的利益。經過這場風波,兩個人的婚姻還可以堅持多久?
徐崢會站出來陪著妻子面對一切,還是會選擇獨善其身?相信時間會給大傢一個滿意的答復。
平心而論,徐崢憑借“權謀”走到今天的高度,著實也非常的勵志。
隻是利益永存可以維持婚姻,當一方利益受損牽連到另外一方應該如何應對?
這位王者,將如何面對眼前的困境才能“保全”一切?
說實話,不管這件事結果如何,我挺佩服徐崢,可稱為娛樂圈中的“權謀傢”。
謝謝觀賞,關註我,瞭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