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捧紅郭德綱的媒體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北京衛視、《新京報》和鳳凰衛視。
在郭德綱和北京衛視、《新京報》的關系從熱烈到疏遠的十幾年裡,鳳凰衛視一直是郭德綱的合作夥伴,2006年初做專題,2007年做《名人面對面》專訪,時隔15年後,《名人面對面》再次采訪瞭郭德綱。
要說鳳凰衛視有多支持郭德綱,看一個細節就知道瞭,節目旁白說郭德綱曾經“被老師起訴”(2006年楊志剛起訴郭德綱誹謗),這詞一看就是深思熟慮過的。
隻不過,鳳凰衛視將楊志剛稱為郭德綱的“老師”,顯然和郭德綱自己對楊志剛的稱呼“師父”是相悖的,郭德綱該怎麼稱呼楊志剛,還是應該以郭德綱先生的文章作為標準,師父就是師父,這一點郭德綱是沒錯的。
5月22日,鳳凰衛視將四月末錄制完成的郭德綱專訪上集《從熱愛,到生存》發佈,郭德綱進行瞭轉發。
這一段采訪隻有十五分鐘,節奏很快,郭德綱的話也多,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十個話題,其中有三個話題郭德綱是比較真誠的,但還有七個話題存在較大爭議,又顯得他不是那麼真誠。
真誠的部分
1、德雲社的生存沒壓力
兩年半的演出不正常,外界都猜測德雲社存在生存壓力,郭德綱予以否認,當然他也坦言“忍著唄,會好的”,可見德雲社的壓力是有,但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郭德綱的回答可算比較真誠。
2、錢乃身外之物
郭德綱說:“天下事就是,生意、錢、珠寶、文物,所有一切都是暫時屬於你”,言外之意,即使經濟受到損失也不要緊,錢乃身外之物,他看得開。
不能說郭德綱老師這話不真誠,確實有一種社會現象,經常有一些特別有錢的名人說自己不愛錢不看重錢,別人能說,郭老師當然也可以這麼說。
3、真有事沒人站出來
郭德綱兩次提到這句話,他沒有說什麼事,也沒說到底是誰沒站出來,但相信瞭解郭德綱關註郭德綱的人都清楚,郭德綱在2022年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兩臺節目被地方春晚下架,當時就有知情人透露,郭德綱到處托人,但沒人願意幫他。
也許郭老師還在生這件事的氣?還在因為關鍵時刻沒人幫忙耿耿於懷?如果是的話,那他這兩句吐槽也算是比較真誠地回答。
不太真誠的部分
1、倒退二十年不幹這行
郭德綱說如果時光能倒流從頭再來,我就不幹這行(相聲)瞭。
沒記錯的話,郭德綱先生曾多次在舞臺上對觀眾大聲疾呼:我愛相聲,我願意說到死。在之前的采訪中,郭德綱類似的話更是經常出現:
相聲是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說相聲,所以到今天來說,我覺得很幸運的就是,我愛這行,我還能以此為工作,而且我能這一輩子跟它在一塊,這是我特別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
前後不一的觀點,用郭先生的相聲臺詞說:這不屬於詐騙嗎?
2、一半精力放在抵擋明槍暗箭上
郭德綱這段專訪有很多話可謂老生常談,說瞭十幾年的所謂“受害論”又拿出來瞭,殊不知,有些事情本身就是相互的,有人在臺上、采訪中和節目裡十幾年如一日罵同行,這算明槍啊還是暗箭呢?
再說瞭,郭德綱說的“明槍”是什麼?反三俗嗎?可問題是,反三俗不應該嗎?
“暗箭”又是什麼?誰能說出個丁卯來?反正有些人罵同行的視頻一搜一大堆。
3、我們不能挑觀眾
2013年,郭德綱在另一次專訪中明確提到瞭:“德雲社要發展,勢必要淘汰一些欣賞水平比較高的觀眾”,這叫信口雌黃還是自抽耳光?
4、它(相聲)不就是個玩嗎
郭德綱先生不止一次在舞臺上說過: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藝術不能等同於單純的娛樂。
此外,郭德綱在曾經一次專訪中還強調過:相聲是可以教育人的,藝術作品都可以教育人。
為什麼在不同的專訪中,郭德綱對相聲的定義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否屬於心口不一?
5、否定觀眾的反饋作用
郭德綱在專訪中提到有些相聲演員向觀眾征求看法,讓他們給相聲作品提意見。他對此嗤之以鼻:我們從小就是學這個的(說相聲),你最後需要觀眾教你?你這個有點兒詐騙瞭。
首先,從觀眾中汲取營養和征求意見本身就是表演行業的常規操作,讓消費者提意見並沒有錯,侯寶林、馬三立等前輩在觀眾面前的虛懷若谷對他們的相聲起到瞭重要促進作用。
其次,據德雲社老觀眾回憶,當年德雲社非常重視觀眾的意見,有些老聽戶跑到後臺提意見,郭德綱總是很虛心也很客氣,確實對他的相聲作品起到瞭很多促進作用。
成名前和成名後,對觀眾提意見的態度截然相反,似乎不太真誠。
6、觀眾人群
郭德綱的老觀點:我演瞭別人就沒法演瞭,所以同行恨我,說我這不好那不好,那我謝幕的時候觀眾熱烈鼓掌。
很多人對郭德綱的話深信不疑,但卻忽略瞭一個客觀事實,德雲社的觀眾人群和青曲社、嘻哈包袱鋪、天津茶館以及各曲藝團、文工團的觀眾人群並不是大部重合的。
因為相聲風格迥異,追著德雲社聽相聲的觀眾一般不會去聽其他相聲團體的作品,反之亦然,其他團體的觀眾一般也不會去聽德雲社,畢竟德雲女孩這個群體太特殊瞭。
所以,壓根就不存在郭德綱所說的“我演瞭別人就沒法演瞭”,青曲社、嘻哈包袱鋪和各曲藝團都活得好好的,有些地方性比較強的團體如新疆相聲巴紮、天津相聲茶館他們的生意也都非常好,沒見誰被德雲社擠黃瞭。相反,有些團體的擴張速度比德雲社還要快。
那些給郭德綱熱烈鼓掌的觀眾也並不能代表所有相聲觀眾,在全國來看也隻是一小部分,甚至隻能代表德雲社粉絲。
粉絲支持愛豆是正常的,但如果愛豆拿粉絲代表全國觀眾,那顯然屬於自作多情。
7、前半生幾乎都在委屈中度過
郭德綱先強調:“我隨我奶奶,心寬”。
之後又強調:“我的前半生幾乎都是在委屈中度過”。
這兩句話本身就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此外,郭德綱曾在采訪中說自己是“罵人的祖宗”,還有粉絲們津津樂道的“嫉惡如仇”,這都是心寬的表現?再說瞭,十幾年如一日罵同行,到底是誰受委屈瞭?
總結起來看,郭德綱的這次專訪幾乎沒有任何新鮮觀點,大部分話題幾乎都是他成名後說過無數遍的,而其郭德綱的觀點依然是十幾年來掛在嘴邊的“有人害我”,主題依然是老生常談的“賣慘”。
於是,有網友對此次專訪發表瞭一個很有意思的評價:相聲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