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清明有人哭錯墳,網絡暴力居然也有認錯人的。
坐擁一百多萬粉絲的博主薑姍一直是文藝青年范兒的網絡達人,經常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佈一些讀詩、健身和分享心靈雞湯的視頻,不算大紅大紫,也算小有成就。
薑姍的最新作品卻是一則聲明視頻:我第一次感受到瞭網絡暴力的力量,其實還是挺難受的。我在這裡澄清一下,我不是明星的女兒,也不是你們相聲裡要找的那個人,網暴瞭這麼久,你們都走錯片場瞭。
熟悉博主薑姍的粉絲不一定能看懂她在說什麼,相信那些熟悉相聲的網友卻一眼就能看出這件事的端倪。
來看幾個關鍵詞:
薑姍
文藝博主薑姍是這則視頻的作者,擁有一百多萬粉絲。
之所以博主薑姍會遭到網絡暴力,根源還是她的名字,因為薑姍和薑珊隻有一字之差,偏偏“姍”和“珊”兩個字還高度相似。
薑珊,相聲名傢、曲協主席薑昆的女兒。
相信這就是博主薑姍被網絡暴力的根本原因,所以她在視頻裡特意強調瞭她不是明星的女兒。
相聲
德雲社班主郭德綱早年有一個相聲段子,說北京有一位相聲表演藝術傢,他的女兒是演員,為瞭拍戲和導演潛規則,結果發現對方是動畫片導演。
就因為這個段子,郭德綱的一些聽眾尤其是他的粉絲就把這個相聲段子和薑珊聯系在瞭一起,在網絡上傳瞭很多年,現在傳到瞭博主薑姍這裡。
這就是博主薑姍所說的:我不是你們相聲裡的人。
有一說一,博主薑姍這句話也有問題,因為郭德綱也沒說他的相聲段子裡的女演員是誰,後來的“薑珊”都是他的粉絲和一些自媒體自己臆想出來的。
網絡暴力
翻看博主薑姍之前的一些視頻,你會發現很多視頻的評論區裡都是魚龍混雜,什麼惡心的文字都有,都和所謂的“導演”、“動畫片導演”以及“郭德綱”有關。
日復一日這麼整,博主薑姍也受不瞭,正常的粉絲評論都被網絡暴力攪亂瞭,原本120萬的粉絲肉眼可見下滑到110萬,這中間恐怕也有那些網絡暴力的因素,博主薑姍能不怒嗎,能不發視頻澄清嗎,都是看視頻,誰願意整天看那些骯臟的網絡暴力。
就是不知道,博主薑姍這則視頻會不會起到應該有的作用,祝她順利吧。
這件事看起來不大,卻反映瞭兩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1、薑姍和薑珊很難區別嗎?
薑姍和薑珊,名字雖然相近,但還是有明顯差別的,一眼就能看出不同之處。
關鍵是,薑昆的女兒薑珊出生於1979年,到2022年已經四十多歲瞭,而博主薑姍明顯不到四十歲,兩人的長相更是完全不同。
薑珊從國外留學歸來後,一直從事幕後策劃和制作,很少拋頭露面,她的定居地也是北京。
薑姍則是一名文藝青年范兒的博主,經常上傳視頻作品,定居地則在陜西。
差別如此之大的兩個人,居然也能被那麼多人混淆那麼多次,還一直堅持網絡暴力,這是什麼情況?
一方面,這個現象反映瞭一些網絡暴力之徒連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讓人笑話。
另一方面,恐怕有些人就算明知道薑姍不是薑珊,還是要刻意假裝看不見,通過網絡暴力起到“指桑罵槐”的作用。
2、為什麼要網絡暴力薑珊?
退一萬步講,就算薑姍是薑珊,那她就應該被網絡暴力嗎?薑珊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嗎?
當然沒有,在有些人眼裡,薑珊頭上最大的“罪名”恐怕就是因為她是薑昆的女兒。
那薑昆的女兒就應該被網絡暴力嗎?這當然是無稽之談。
更讓人覺得無語的是,這些網絡暴力中多數提到的關鍵詞都是“導演”和“動畫片導演”,那麼問題來瞭,郭德綱的相聲裡那個“被動畫片導演潛規則的女演員”到底是在影射誰呢?是薑珊,還是薑姍?或者都不是?或者另有其人?
這件事,郭德綱先生是否也需要站出來澄清一下,那段相聲裡所謂“北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傢的女兒”到底是隨口說的沒有所指,還是故意想內涵暗示哪位同行?如果是後者的話,是否有詳細的證據呢?
如果一切都是子虛烏有,那這段相聲給無辜的人造成的傷害是誰造成的?是說相聲的郭德綱,還是搞網絡暴力的粉絲?
綜上,博主薑姍遭遇的網絡暴力讓人同情,但是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在這次薑姍的“烏龍網絡暴力”事件中,受到傷害最大的恐怕不是薑姍,也不是薑珊,而是制造“動畫片導演”噱頭的郭德綱老師。
郭德綱老師是否也有必要像博主薑姍一樣錄一段視頻澄清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