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亞馬遜河,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瞭。亞馬遜河揚名天下的由頭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位於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河域裡生活著各種神奇的生物,電鰻、巨骨舌魚、食人魚等等。它是地球上第二大河,它的流量是地球上最大的,預計每秒219,000立方米,甚至比其它世界級長河的流量加起來還要大。
亞馬遜河很長、很寬、物種相當豐富,但其實它最特別的點在於,它是一座沒有任何橋梁的河流。這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對於我們基建強國來說,沒有一條河流是不可跨越的。
為什麼至今亞馬遜河上還沒有架起任何一座橋呢?要知道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就有9架跨河的橋梁;而我們國內光是長江大橋可能都有超過100座;更別說歐洲的多瑙河瞭,雖然長度很短,但是經濟價值很高,據說有133座跨河大橋。
而亞馬遜河流經瞭多個南美國傢,其中包括瞭人口比較眾多的秘魯、哥倫比亞和巴西,這三個國傢沿著亞馬遜河居住的人口達到瞭3000多萬。我們有句俗話,叫要致富先修路,然而對於亞馬遜沿河的人們來說,遲遲搭不起一座跨河橋梁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橋梁的功能和用處不大
雖然說亞馬遜河流經瞭南美的主要國傢,但其實河段的大部分地區穿過的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區,河流也無法和主要的城市道路連接起來。而對於沿河的城市來說,船隻和輪渡已經成為瞭貨物和人們橫跨河流的主要方式,修建橋梁從經濟上來說的意義並不是非常巨大。
因此,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建橋的需求不大,對經濟的促進效應也非常有限。
建橋梁本身就很難
和其它的地方相比,在亞馬遜河的兩岸要修建橋梁確實也是一樁比較困難的事情,需要攻克很多技術難點。要知道,亞馬遜河流的兩邊通常都是廣闊的沼澤和軟土,如果要建造一座比較紮實的橋梁,就需要將其地基挖得很深,因此建造成非常之高。
而亞馬遜河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在於,隨著季節的變化,河道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而且水深會有明顯的季節差異,這對於施工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河流的水位變化過大,而且河岸會受到季節性的侵蝕和移動。
河流受到流水的沖刷和沉積是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是在亞馬遜河,這裡的情況可以說是尤為嚴重,建造橋梁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非常之大的瞭。
當然瞭 ,難並不代表著不可能。還是有專傢認為,亞馬遜河部分地區的橋梁可以用浮筒進行建造,雖然仍然有許多地區是不適用的。畢竟受到氣候的影響,亞馬遜河的平均寬度在雨季和旱季差別非常之大,可能多達40公裡的差別。
未來將有河流可以跨越
目前為止,雖然沒有任何一座橋梁可以跨越亞馬遜河,但是仍有一座橋跨越瞭其最為重要的支流—尼格羅河,這座橋在2011年的時候正式竣工,連接馬瑙斯和伊蘭杜巴,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橫跨亞馬遜支流的大橋。
仍有另一座叫作Nanay大橋預計跨過秘魯的Nannay河,這也是亞馬遜河的另一條支流,預計會在2022年的時候開放。
實際上,很多人對於在亞馬遜河上修建一條河流是非常期待的。比如在2019年的時候巴西的總統就提出來過要修建一座跨河橋梁,雖然至今沒有任何的進展 ,但是野心蓬勃的人類,想實現這一點或許並不難。追根到底,還是錢的問題。隻要錢到位瞭,橋也就自然能修建起來。
但是修建橋梁還存在著另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種交通的便利很可能會加劇亞馬遜流域雨林流失的現狀。從各種角度出發,目前確實不是建造亞馬遜大橋的最佳時機。
關註呱呱資訊,帶你瞭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