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到底有多大?
自古以來,關於蛇的神話和傳說就尤其的多。有的人說,自己見過超級大的蛇,也有人說蛇托夢給自己,還有的人經歷過蛇進傢門不走的情況。
在中國古代神話當中,《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著遠古鐘山山神叫做:燭龍,也被稱為燭九陰,人面蛇身赤色,身長千裡。
這也可能是有文字記載中最長的蛇瞭。這個神話傳說,後來傳著傳著就變味瞭,變成瞭燭龍是一條秦嶺的盤蛇巨蟒,身長達到瞭幾百公裡。甚至還有一些人信誓旦旦地聲稱自己在秦嶺見到過巨蟒。
當然,如果真的那麼大,它的一舉一動肯定動靜特別大,很容易就被發現。如果仔細考證就會發現,古代的鐘山應該不在秦嶺。
不僅如此,根據一些研究發現,燭龍可能不是生物,而是極光,所以它應該在非常靠近北極的地區。所以,秦嶺的盤山巨蟒肯定是不存在的。
其實除瞭秦嶺的盤山巨蟒,其實在古代的記載中,還有昆侖山的巨蛇,在《太平廣記 · 卷四百五十六·蛇一》就有記載,同樣也是十分巨大,都是屬於盤山巨蟒級別的選手。不過,這些都是神話當中的記錄。
事實上,秦嶺地區並不適合盤山巨蟒生存,因為蛇屬於變溫生物,體型越大的個體,對氣溫的要求越高,秦嶺氣溫並不高,冬天還會低於0℃,盤山巨蟒很容易凍死,所以專傢並不承認秦嶺生活著盤山巨蟒。
那麼問題來瞭,有記錄的最大的蛇到底有多大呢?
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
現存的蛇類當中,最長的蛇當屬網紋蟒,而最重的蛇當屬森蚺,你可以理解成網紋蟒屬於瘦長型的選手,而森蚺屬於矮胖型的選手,它也是電影《狂蟒之災》中巨蛇的原型。
其中,有記錄可查,且精確測量過的最大綠森蚺體長5.21,重量達到瞭97公斤。雖然在野外,也有人曾通過簡單工具或者目測一些森蚺的體長達到7米,甚至8米,但是大多數這些案例後來都被證明是有誇大的成分。
至於網紋蟒,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在野外發現的網紋蟒最長記錄是6.95米,體重59公斤,這個重量是在其3個月沒有進食的情況下,這是在來自印度尼西亞東加裡曼丹的巴厘巴板被發現的。
網紋蟒與森蚺不同的是,它現在被不少地區的人當成是寵物來飼養,人工飼養的網紋蟒由於吃、喝以及居住環境都相對較好,體型也要更大一些。
其中,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在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有人飼養瞭一條名字叫做“美杜莎”的網紋,它的體長達到瞭7.67米,體重達到瞭158.8千克,是相關記錄中最大的蛇。
現在廣為流傳的“最長的蛇”的報道,應該就是一條名叫“桂花”的網紋蟒。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這條巨蟒是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被發現的,被捕獲後賣給瞭附近的公園,它的體長達到瞭14.85米,體重達到瞭447公斤。
據當地人達曼托介紹,“桂花”原本長達19米,不過由於胃中留有未能消化掉的腐敗鹿屍,所以後來的體長才14.85米。
關於“桂花”的消息被報道後,很多研究人員都感到不可置信,於是慕名紛紛前往查看。最終,有人在近距離拿尺子比量之後才發現,桂花的體長被嚴重誇大瞭,實際上隻有6.5米-7米,而不是傳言的14.85米。
當然,除瞭“桂花”之外,我們還經常看到一些關於“巨蛇”的圖片。
網傳我國臺灣阿裡山有大蛇出沒,大蛇甚至纏繞著小汽車,看起來個頭非常的大。
法國一名網友在使用地圖搜索時,意外地發現瞭一條巨蛇骨架,簡單預估之下,這條蛇長度達到瞭驚人的30米。
還有人在亞馬遜地區拍攝到瞭一條疑似巨蟒的照片,從圖片中分析這條巨蟒的體長也達到瞭30米。
那這些蛇是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這些蛇都已經被辟謠瞭,首先是我國臺灣阿裡山地區氣候不適宜巨蟒的生長,而且當地並沒有大蟒蛇的分佈,網傳的照片其實是我國浙江省湖州市的“中南百草園”,是一個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的裝置藝術而已。
至於法國網友拍攝到的巨蛇骨架,後來也被辟謠,這條巨蛇也是一個裝置藝術,是我國藝術傢黃永砅的巨型海蛇雕塑作品“Le Serpent d'Ocean”。
亞馬遜雨林的巨蛇照片,也有明顯的ps痕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通過這些,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實那些動不動就10多米長的巨蛇在現在自然界中幾乎是沒有的。曾經就有人願意出高價50,000美元懸賞捕捉到超過9.1米巨蛇的人,但一直沒有人可以獲得到這筆獎金。
那麼問題來瞭,真的不存在超過10米的巨蛇嗎?
地球史上最大的蛇
實際上,存在超過10米以上的巨蛇,隻不過不是在咱們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不僅局限在現在這個時期,而是去追溯整個地球歷史,那麼已知最大的蛇應該是:泰坦巨蟒。
它生活在5800萬年前,根據現存的化石顯示,它的身長可以達到15米左右,體重甚至超過瞭1噸,曾經在恐龍滅絕後強勢崛起,成為那個時代的頂級掠食者,不過它早就已經滅絕瞭。
那麼問題來瞭,為何現在不會出現像泰坦巨蟒那麼大的蛇呢?
這其實是因為巨蟒的誕生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
首先,蛇的基因決定瞭它們的最大體長,一條成年緬甸蟒的長度天生就比銀環蛇要長,王錦蛇體長再長,也無法像綠森蚺一樣長。
泰坦蟒的出現,也是因為它們的基因決定瞭它們能夠比現代蛇類要長得多,現在蛇類難以望其項背。
其次,環境因素制約瞭蛇的體型,在充足的食物之下,蛇能夠存活的年齡更長,體型也能夠更大,目前許多蛇類活得並不好,面臨棲息地破碎以及食物減少等問題。
再者,蛇的體型大小和氣溫也有關系,研究發現,想要維持泰坦蟒如此大的體型,需要較高的溫度,而當時地球剛好經歷瞭一波“高燒”,滿足泰坦蟒的生存條件。
現如今地球氣溫無法支持像泰坦蟒如此大的蛇生存,不過未來即便地球再出現一波高溫,地球能否演化出比泰坦蟒還要大的蛇並不好說,畢竟,進化是沒有方向的!
#蛇##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