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山東臨沂一條河流,因為高溫幹旱,水流見底,殘存的一條小水帶裡聚集瞭密密麻麻的魚兒們,河床上還有許多沒來得及逃生的魚兒,幹涸在河床上,曬成瞭小魚幹。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條殘存的小水帶水流已經非常小,如果再不及時下雨,這些幸存的魚兒也會死亡。
山東臨沂這一情況並不罕見,目前我國北方多地面臨幹旱,尤其是河南,山東,河北等地。6月份面臨持續性幹旱,最高氣溫甚至達到瞭40℃以上。
不僅如此,北方此次面臨的熱,是“幹熱”,受大陸高氣壓脊影響,高空空氣下沉,會對當地增溫增壓。
大陸高壓脊控制下的地方還會使得空氣幹燥,比如:鄭州的相對濕度曾經達到瞭15%,同期的杭州相對濕度達到瞭55%。
空氣幹燥導致水分子難以凝結成雲霧,大氣通透性非常強,陽光可以直射到地表,輻射增溫較強。
河南、河北和山東部分地區又遠離海洋,當地比熱容相對較小,接受同樣的太陽能量,升溫速度快,以至於當地連續多天出現高溫天氣。
高溫導致水分蒸發速度變快,再加上這些地方又是農業大省,土地幹旱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也會加劇河流幹涸,導致河流見底,魚群躲在殘留水帶中續命。如果沒有降雨的話,這些魚兒也支撐不瞭太久。
另一方面,南方多地遭遇強降水,國傢氣候中心數據顯示,華南入汛以來,閩粵桂瓊四省區平均降水量818.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7%,相當於北方的全年降水量。其中英德遭遇特大洪水,水位已經超過歷史實測最高水位,多人受災。
南方多丘陵山地山石最怕遇到持續性強降水,一旦巖石斷層之間有雨水滲入,就會導致斷層液化,容易錯位,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山體坍塌等次生災害。
地質災害還具有突發性強,隱蔽性強,破壞程度大,防范難度高的特點,強降水疊加地質災害後,很容易造成當地經濟損失,人員傷亡。
那麼問題來瞭,今年氣候為何如此反常,為什麼南方的降水和北方的幹旱會同時出現?北方幹旱和南方強降水何時才能緩解?
南澇北旱
今年南方長時間的降水,和西太副高有關。
西太副高全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如果地球全部都是海洋的話,那麼副熱帶高壓帶應該像一條腰帶一樣圍繞著地球,但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副高被分割成瞭一個個小區域,其中影響我國最大的就是西太副高,它不僅影響著我國夏季的高溫,還影響著我國的雨季。
現如今,西太副高持續的偏東偏南,停留在海洋上,而印度季風和南海夏季風又迎來爆發,給我國帶來瞭大量的水汽。
這些水汽沿著西太副高,來到瞭西太副高的西北側,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後,形成瞭降雨。其中夏季風帶來的水汽較多,導致瞭南方降水量非常大,幾天時間甚至下瞭往年1個月的降水量。
拉尼娜事件會影響我國雨季進程, 一般來說拉尼娜容易導致北方出現洪澇,但此時是弱拉尼娜事件,導致瞭我國南方多地提前進入雨季。不過後續拉尼娜可能還會增強。
華南、華東地區位於我國第三階梯,海拔落差小,水流速度較慢,再疊加長時間的降水,以至於我國南方多地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區甚至發生洪澇災害。
何時緩解?
南方強降水和北方高溫幹旱的緩解時機,都是副高。
隻要副高西伸北抬登陸我國陸地,受副高統治的地方就會盛行下沉氣流,水汽難以凝結成雲霧,當地就會出現晴朗無雲的天氣,南方強降水就會終結。
另一方面,富含水汽的暖濕氣流會順著西太副高來到北方地區,河南、河北、山東等多地將會迎來降水。
預計在22-23日,隨著西太副高西伸北抬,南方強降水將會得到緩解,北方高溫幹旱也將會迎來轉折。
全球變暖致極端天氣頻發
這些年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比如:印度自3月下旬就進入極端高溫,對當地小麥產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讓印度頒佈小麥禁止出口令。
美國多地也面臨高溫幹旱的情況,尤其是美國西部,這些年來幹旱一直沒有緩解,當地最大的河流“科羅拉多河”流量嚴重下降,米德湖水位嚴重下降,甚至暴露瞭多具被謀殺的遺骸。
歐洲多地也面臨高溫天氣,持續高溫對當地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挑戰。
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繁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並不是均勻變暖,而是局部地區出現極端天氣,包括:極端高溫,極端低溫以及極端強降水。
對付全球變暖並不是一個國傢的事情,而需要全人類都參與進來,節能減排,消除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的影響,才能夠保住我們的傢園。
#高溫##幹旱##河南##鄭州頭條##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