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王誕生
美國佛羅裡達州發現瞭有史以來體重最大的緬甸蟒,體型達5.48米,重達194斤,專傢解剖後,在其肚子內發現瞭122枚卵子,如果受精成功,未來或許會產下122枚蛋。
佛羅裡達州的濕地環境內,生活著很多緬甸蟒,平時它們藏匿得非常好,很難被人們發現。此次是動用瞭科技的力量,在一隻雄性緬甸蟒身上安裝瞭GPS跟蹤系統,順藤摸瓜,找到瞭這條巨大的雌性蟒蛇,而它或許是新一屆蛇王。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很多種說法,包括許多未經證實的說法,比如:有人表示自己在山上看到一條20米大蛇;爺爺看到過一條盤山蟒等。
這些說法很多都被證實為謠言,可信度不高。
當今世界上有記錄可查的,體型較大的蛇是一條綠森蚺,體長達到瞭5.21米,重量達到瞭97公斤,和此次發現的緬甸蟒相差不大。
在野外發現的網紋蟒最長記錄是6.95米,體重59公斤,這條蛇之所以如此輕,是因為當時它已經3個月沒有進食。
人工環境下有一條名叫“美杜莎”的網紋蟒,體長達到瞭7.67米,體重達到瞭158.8千克,是目前經過證實的發現最大的蛇。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一條名叫“桂花”的網紋蟒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蛇,體長達到瞭14.85米,體重447公斤。
但是這條蛇的數據可信度不高,有人測量的數據隻有6-7米,認為被嚴重誇大瞭,所以暫時沒有被采納。
以上這些體型最大的蛇,要麼是綠森蚺,要麼是網紋蟒,緬甸蟒雖然也是大蛇,但很少躋身於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
不過緬甸蟒雖然不如網紋蟒那麼大,但它們的體型也不小。2013年時,美國佛羅裡達州捕殺瞭一條5.7米長的緬甸蟒,至於當地環境中還有多少緬甸蟒,以及是否有比5.7米更長的緬甸蟒暫時不得而知。
盡管次發現的5.48米並不是當地最長的緬甸蟒,但是194斤讓它成為當地最重的緬甸蟒,是名副其實的“蛇王”。
這條緬甸蟒被抓之後進行瞭安樂死,在其體內發現瞭122枚卵子,更重要的是,在這隻緬甸蟒體內還發現瞭一隻成年白尾鹿的皮毛、蹄子和其他的殘餘物,這也說明它生活的很好。
然而這並不是好事!
但正是因為它們生活得太好瞭,美國早就想要將它們趕盡殺絕瞭。
令人疑惑的是,緬甸蟒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我國境內的野生緬甸蟒都是保護動物,不能隨意傷害。但是到瞭美國一切都反過來瞭,這裡的緬甸蟒可以隨意獵殺,不僅如此,政府還會每年出資請人獵殺緬甸蟒。這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為何要獵殺緬甸蟒?
美國其實並不是緬甸蟒的原產地,緬甸蟒來到這裡純屬意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人比較推崇奇珍異獸,尤其是體型較大的蛇類更是受到人們的追捧。
在這種背景下,1970年代左右人們從國外引進瞭緬甸蟒,將其當作寵物出售。
購買緬甸蟒當寵物的人顯然低估瞭緬甸蟒的體型,成年後的它們體長可超過3米,一周進食一次,每次可以吃好幾隻雞。
不僅如此,體型較大的緬甸蟒還威脅著寵物貓狗以及小孩子的安全,還有人因為無力負擔緬甸蟒而將其放歸野外。
再加上1992年,安德魯颶風破壞瞭緬甸蟒繁殖地,導致大量緬甸蟒逃逸到野外,在佛羅裡達州的濕地環境下定居。
佛羅裡達州剛好滿足瞭它們的生存需要,尤其是濕地中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都會淪為它們的食物,就連鱷魚都不例外。
在原產地,緬甸蟒存在著很多天敵,尤其是緬甸蟒幼崽,很容易淪為眼鏡王蛇,猛禽,猛獸的食物,成活率非常低,隻有極個別個體能存活到成年,難以泛濫成災。
入侵美國佛羅裡達州之後,這裡的天敵稀少,無法約束緬甸蟒的數量,以至於緬甸蟒數量猛增。
緬甸蟒是一種兇猛的掠食動物,它們的武器就是“絞殺”,一旦獵物靠近它們,它們就會發動致命攻擊,利用肌肉的力量絞殺對方,甚至還能感知到對方的心跳和呼吸,直到生命跡象完全消失後,它們才會松開對方,然後從食物的其中一端開始進食。
(泰坦蟒)
緬甸蟒的泛濫,導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面臨更大的威脅,當地小浣熊出現的頻次下降瞭99.3%;白尾鹿下降瞭94.1%,短尾貓下降瞭87.5%。
當地其餘珍稀物種,也面臨著緬甸蟒的威脅。因此消滅緬甸蟒迫在眉睫,就好像我們要消滅泛濫的水葫蘆一樣。
可是在我國,緬甸蟒天敵眾多,種群數量難以泛濫。而且它們原本就是當地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對於調控當地生態系統非常重要,尤其是緬甸蟒會獵殺野豬,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控制著當地食草動物的數量,維持著生態平衡。
而且,我國境內緬甸蟒並沒有泛濫,數量又稀少,因此才被列為國傢一級保護動物。
#蛇##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