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一個房間裡,一名少女眼含淚花,渾身凌亂,傷痕累累。而一旁的觀眾卻視若無睹,繼續傷害著她。
有人用剪刀剪開瞭她的衣服,有人把玫瑰花的刺紮在她的肚子上,甚至還有人將一把裝有子彈的手槍對準瞭她的嘴巴。
從晚上8點到凌晨2點,在這段時間裡,這名少女隻是驚呆呆地看著人們對她做的這一切,眼含熱淚,卻無法反抗。
直到凌晨2點左右,她才含著眼淚走向觀眾,而此時觀眾卻像做瞭錯事一樣不斷後退,最終跑掉瞭。
這一幕不是電影,也不是舞臺劇,而是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佈拉莫維奇創作的行為藝術:《韻律0》。
瑪麗娜的行為藝術
瑪麗娜出生在軍人傢庭,父母都是軍人,參加過戰爭。瑪麗娜的童年是在軍事化管理中度過的,衣食住行都受到較強的約束,需要根據時間表來執行。
尤其是瑪麗娜的母親,對她要求更是嚴苛,一旦違背傢長意願,就會遭遇打罵,壓抑式的傢庭教育讓她承受瞭很大的精神壓力,也正是因為如此,長大之後她的藝術作品才會如此荒誕、自由又引人思考。
長大之後她遇到瞭同樣是藝術傢的男友烏雷,相遇之後創作瞭一系列與性別、愛情和時空觀念的行為藝術。
其中包括《時間的關系》。在這個作品中,它們的頭發被捆綁成一個辮子,兩個人形影不離,但又相互背對對方,不發一言,持續瞭整整17個小時。
還有一個作品是以生命為賭註,兩人面對面站著,烏雷手持帶有毒液的毒箭,對準瑪麗娜的心臟位置,整個過程持續瞭4分10秒,在此期間隻要烏雷有任何差錯,就可能導致瑪麗娜中箭受傷,甚至死亡。
而這場行為藝術也被解讀為愛情,愛情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對方,即便對方沒有想要傷害自己,但一個差錯也會讓自己粉身碎骨。
瑪麗娜雖然被人稱之為“行為藝術之母”,但是真正令她名聲大噪的,還是《韻律0》,在這場行為藝術中,她直接觸及到瞭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韻律0》
意大利那不勒斯,晚上8點鐘,一個房間裡的桌子上,擺放著72種物品,其中包括玫瑰、蜂蜜,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腸器,甚至還有一把裝有一顆子彈的手槍。
房間有一個告示:準許觀眾隨意挑選桌上的任意一個物體,與藝術傢瑪麗娜·阿佈拉莫維奇進行身體接觸。
同時瑪麗娜·阿佈拉莫維奇使用麻醉藥將自己麻醉,以便讓自己無法反抗,還簽署瞭一份免責聲明:
在表演開始後,就算有人殺瞭她,也無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這場行為藝術剛開始,觀眾們使用的手段還非常溫和,有人輕輕地挪動她,有人親吻她,還有人幫她整理衣服。
這段時期人們並沒有什麼惡意,或許是沒有放開手段,或許是擔心瑪麗娜的報復,或許是不願意做第一個傷害瑪麗娜的人。
瘋狂的傷害是在表演2小時後發生的,圍觀的觀眾終於確認瑪麗娜不會反抗,於是對她做的事情越來越過分。
有人在她臉上隨意地亂塗亂畫,有人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還有人用刀劃傷她,
有人用繩子把她綁起來,還有人朝她頭上倒水,甚至還有人親吻她的私密部位。
更有甚者,人們將她的衣服完全脫掉,拍下她的裸照之後還讓她拿著展示。甚至還有人趁機猥褻,意謀不軌。
要知道的是,這場行為藝術是在開放的空間裡進行的,房間裡有很多人,但是面對明顯的傷害行為並沒有人制止,平時我們所說的“見義勇為”的勇士也沒有出現,人們肆無忌憚的傷害她,不斷挑戰她生理和心理的底線。
眼看著她沒有任何反抗,觀眾的行為一再瘋狂,直到有人拿起桌上的一把槍,上瞭子彈,對準她的嘴巴,準備扣下扳機。
要知道的是,瑪麗娜·阿佈拉莫維奇已經將自己全身麻醉,動彈不得,難以逃生;而且還簽署瞭免責聲明,這意味著別人真的可能會開槍打死她。
好在,人群中終於有人看不下去瞭,與持槍的人扭打在一起,終於讓這場荒誕,但又離奇的人性考驗結束瞭。
6個小時後,麻藥逐漸褪去,瑪麗娜恢復瞭知覺,雙眼審視著四周看著觀眾,而剛剛對她肆意傷害、羞辱的觀眾卻一個個地害怕地跑瞭。
這場行為藝術考驗瞭人性的醜惡,也在不斷挑戰著瑪麗娜的生理和心理極限。事後她表示:
如果你把決定權交給觀眾,他們可能真的會殺死你。
這場行為藝術的影響力非常大,是人類學,倫理學,群體生態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以及政治社會學的經典范本,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范本之一。
這場行為藝術之所以令人深思,一方面是當一個人喪失瞭全部的反抗能力時,那麼她就等於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對方,任人處置,而事實上人們也真的可能會殺瞭她。
#女人##心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