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吉林通化康女士,在傢正準備看電視,突然聽到瞭房屋垮塌的聲音。這可不是小事,難道是房屋質量出問題瞭?
走進去一看,伴隨著房頂一起掉下來的,竟然還有3條大蛇,這三條蛇和雜物混合在一起,最後被抓走並放生。
該女士介紹,這條蛇是“大蟒蛇”,在傢裡已經好幾年瞭,因為信奉“傢蛇不能打”,並且蛇進傢門寓意很好,所以就一直留在傢裡。
過去一直以為隻有1條,沒想到有3條,大蟒蛇可能是上方抓老鼠時被困房頂,房頂承受不住多條蛇的重量才導致天花板垮塌。
“大蟒蛇”究竟是什麼蛇?
盡管康女士認為出現在自傢的蛇是大蟒蛇,但從分佈地以及體型上來看,這條蛇並不是蟒蛇,更可能是王錦蛇或者黑眉錦蛇,因為拍攝的畫面沒有蛇的具體信息,暫時還不清楚究竟是什麼蛇。
一方面是因為蟒蛇普遍體型較大,出現在康女士傢裡的蛇體型雖然也較大,但和蟒蛇相比屬於“小巫見大巫”,體型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蟒蛇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這是因為蛇屬於變溫生物,它們無法消耗能量維持體溫,隻能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當外界氣溫低於15℃左右,它們就會尋找溫暖的冬眠場所越冬。
蟒蛇體型更大,對外界氣溫的要求更高,當氣溫低於10℃左右,蟒蛇就會死亡。吉林地區氣溫較低,冬季時甚至會出現零下20℃,如此低溫環境讓蟒蛇難以越冬,所以在當地沒有分佈。
王錦蛇和黑眉錦蛇較為耐寒,適應性更強,而且它們體型也不小,成年個體甚至可以達到3-4米,但和蟒蛇相比,它們的體型細瞭不少。
王錦蛇又被稱為菜花蛇,松花蛇等,它們主要以老鼠為食,康女士傢裡房頂上放著玉米,經常有老鼠出沒,這些蛇可能是為瞭覓食來到瞭康女士傢裡,並在此定居。
傢蛇進門真的是好事嗎?
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傢蛇不能打的傳說,奶奶說蛇很有靈性,它能感知到你對它好,所以它也會對你好。如果你傷害瞭它,那麼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是傢犬不寧。
在我們當地,甚至還流傳著“打蛇”與“遭報應”的故事,比如:某人年紀輕輕就癱瘓瞭,是因為早些年打瞭一條傢蛇;還流傳著傢裡蓋房子時沒有送蛇,砸死蛇,導致後來傢庭一直不順。
這些傳說在老一輩人口中流傳甚廣,可信度卻一直沒有得到驗證。
不過後來發現,不止是我的傢鄉有“不能打傢蛇”的說法,許多地方都有,東北地區甚至還把蛇奉為傢仙之一,“柳仙”就是指蛇。
不過問題來瞭,蛇如此可怕,為什麼古人卻偏偏要讓我們和蛇和睦相處呢?
這其實有一段故事。
話說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後,逐漸馴化瞭各種動植物,能量的獲取也從遠古時期的采集狩獵,轉為農耕牧漁,尤其是在農耕社會環境裡,農作物一年兩熟或者三熟,成熟後的農作物需要囤積,以便日後慢慢使用。
但是在囤積農作物時,會吸引老鼠的註意,老鼠的繁殖能力強,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公一母,一年二百五”,說的就是老鼠的繁殖能力。
老鼠2-4個月就可以發情,每年可以繁殖5-8次,每次繁殖4-8隻,最多可繁殖14隻,如此強的繁殖速度意味著,它們對糧食的需求大得驚人,如果無法做好防鼠工作,很可能一年的辛苦都化為無影。
而且,老鼠還會傳播疾病,黑暗中世紀的“黑死病”,就是由老鼠傳播,導致瞭大約1/3的歐洲人死亡。
在這種背景下,防鼠成為瞭人們的重要工作。而以老鼠為食的蛇就被人們所看中,蛇屬於食肉動物,它們以老鼠為食,同時不會破壞糧倉,它們的存在可以保護糧食安全。
另外,“傢蛇不能打”說法流傳較廣的地區,主要是在北方地區。北方蛇種類較少,毒蛇更是少得可憐,絕大多數都是無毒蛇,對人類威脅較小。
而南方地區則不同,南方多地氣溫高,降水量大,蛇類品種多,而且很多毒蛇,雖然毒蛇不會主動傷人,但是人類驚擾到瞭毒蛇,或者不小心闖到瞭蛇窩附近,有可能會被毒蛇所傷,以至於在毒蛇遍地的地區,反倒是沒那麼多講究,如果傢裡發現瞭蛇,雖然不會打死,但一般也會將蛇驅逐出傢門。
出現在康女士傢裡的3條蛇,明顯是以老鼠為食,而且康女士傢裡有玉米,吸引瞭不少老鼠的註意。吉林地區毒蛇較少,且主要活動在有老鼠聚集的天花板上,對康女士一傢造成的影響較小,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條蛇出現在傢裡並非壞事,反倒可以幫助消滅老鼠。
現如今,野生蛇更是屬於保護動物,如果在傢裡發現蛇不要打,而是應該請消防隊員前往抓蛇,將其放生。
#蛇##大蛇##吉林身邊事##通化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