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島,是一座遠離陸地的孤島,但是在島上卻生活著少見的“野牛群”。
它們雖然說是野牛,但曾經也是傢牛。研究人員發現,大約在350±40年前年前,人們可能是為瞭躲避戰亂,攜帶傢牛來到這裡生活。後來局勢穩定之後,移民到此的人們又回到傢鄉,隻留下一部分牛在這裡繁衍生息。
東島是西沙群島第二大島嶼,面積達到瞭1.7平方千米,並且島上還有原始森林覆蓋,島嶼上還有一個水塘,難能可貴的是,水塘的水還是淡水,這座水塘常年不幹涸,也為野牛在這裡長期繁衍生息提供瞭保障。
就這樣,被人們遺忘的野牛在這裡繁衍生息瞭350多年,在這350多年裡,它們與世隔絕,無法與外界的牛群進行基因交流,隻能與島上的個體繁殖。
那麼問題來瞭,東島上的野牛會近親繁殖嗎?它們該如何避免回交呢?
近親繁殖
人類已經從科學層面上認識到瞭近親繁殖的危害,比如:歐洲皇室長期近親通婚,導致瞭血友病在各大皇室之間流傳,因此血友病又被稱為“皇傢血友病”。
日本皇室長期近親結婚,甚至兄妹結婚,比如:第30位天皇敏達天皇,娶瞭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額田部皇女。舒明天皇繼位,娶瞭自己同父異母哥哥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皇極天皇。
長期近親通婚,導致瞭日本皇室成員身體狀況普遍不如普通人,長相也有明顯的缺陷,比如:明治天皇和他父親一樣,都有著下顎突出癥,同時還有嚴重的牙齒下墜。
近親結婚甚至讓一個王朝覆滅,埃及法老的覆滅也和法老長期近親結婚有關,導致瞭各個法老攜帶嚴重遺傳疾病,甚至有許多法老畸形,著名的圖坦卡蒙就患有嚴重的脊柱彎曲,骨頭壞死,左腳畸形,右腳趾缺失,根本無法獨立行走,必須要依靠拐杖或者仆人。
近親繁殖讓信奉“親上加親”的人苦不堪言,甚至付出瞭生命的代價,後來的我們終於意識到瞭近親繁殖的危害,通過法律和道德的手段約束這種行為,才避免瞭近親繁殖。
而動物又不具備人類的思想,那麼在野外它們是如何避免近親繁殖呢?
事實上,動物雖然不知道近親繁殖的危害,但在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長期近親繁殖的種群必然會消亡,隻有懂得避免近親繁殖的動物們才能生存下來。
比如:老虎屬於獨居動物,為瞭避免近親繁殖,通常雄性老虎會擴散到更遠的地方建立領地,而雌性老虎則在媽媽領地周圍建立領地,而虎王每隔幾年就會被別的老虎挑戰,挑戰失敗就被迫離開自己的棲息地,將自己的“老婆”讓給它虎。
老鼠會糞便尿液,它們通過尿液中的特殊蛋白質來辨認對方是否和自己具有近親繁殖能力。
總的來說,能夠生活到現代的動物們,基本上都已經找到瞭避免近親繁殖的方式。
然而,東島上的野牛原始數量有限,可以想象的是,人們在避難時不會攜帶太多的傢畜,尤其是東島面積有限,也無法飼養太多的傢畜,或許到達島上的隻有幾隻,或者十幾隻野牛。
那它們該如何避免近親繁殖呢?
東島野牛如何避免回交?
其實,當種群數量過小,以及棲息地破碎時,動物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近親繁殖的道路,比如:目前人工飼養的華南虎,都是6隻華南虎的後代,雖然從一開始管理人員都為所有的華南虎建立身份證,嚴格按照最遠親屬的方式進行繁殖後代,但是華南虎仍舊不可避免的走向近親繁殖。
要知道的是,華南虎還是在人類的監管之下,東島野牛則不受人類監管,因為棲息地面積小,再加上原始種群有限,東島野牛將不可避免的走向近親繁殖,甚至會進行回交。
這一點,已經在美國一座孤島上演過。
美國蘇必利爾湖島嶼上生活著一群麋鹿和一群狼群,狼群以麋鹿為食,食物充足,但因為身處孤島,難以與外界交流,隻能近親繁殖。
若幹年後,原本有8-9隻的狼群變得隻剩下3隻,其中有2隻關系非常親密,它們是一雄一雌,似乎正處於求偶狀態。
但是研究人員表示,它們兩個的血緣關系近到嚇人,它們既是“父女”關系,也是一母所生的“兄妹”。
也就是說,雄狼和自己的母親回交後,生下瞭這隻雌狼,而現如今因為島上沒有其他狼,導致雄狼又開始追求自己的“女兒”兼“妹妹”。可想而知,因為極度近親繁殖,整座島上的狼群走向崩潰。
東島野牛被發現時,也因為長期的近親繁殖而種群羸弱,個體瘦小,奔跑速度並不快。後來還是人們將陸地上的傢牛運去與島上野牛雜交,才改良瞭島上的野牛基因,讓野牛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