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形容貓和狗的區別:你每天給狗提供食物,提供住所,還保護它們,那在狗眼裡你一定是上帝,否則怎麼會對自己這麼好。但是貓可不這麼認為,它覺得自己一定是上帝,否則人類怎麼會對自己這麼好?
在貓的眼裡,人類可能隻是個長期飯票,它並不會完全服從於人類,而是依舊保持著相對較高的獨立性。
和狗一樣,貓也是和人類聯系最為緊密的動物之一,並且是以情感陪伴的身份陪伴在人類身邊,在古埃及時人們不僅會飼養貓作為寵物,甚至還在貓死後,為它制作木乃伊。
現如今,養貓一族更是越來越多,但你有沒有想過,貓為什麼能留在人類社會?更重要的是,人類馴化貓的歷史已經達到瞭上萬年,但人類真的成功馴化貓瞭嗎?
貓為什麼和人類一起生活?
在舊石器時代時,人類開始馴化各種動植物,其中馴化的第一個動物就是狗,它們的祖先會到人類營地附近尋找食物,而人類會將吃不完的骨頭丟棄在營地周圍,以至於有一些狩獵能力較差的個體就會徘徊在人類附近。
後來人類捉到瞭一些狼,其中吃掉瞭個體較大的,留下瞭個體較小的幼崽。幼崽們在和人類相處的過程中,能夠為人類提供警戒性作用。慢慢地,一些攻擊性較弱,同時又能夠提供警戒的個體留瞭下來,並被人類馴化成瞭狗。
和狗比起來,貓出現在人類的世界中,看起來並不像是人類的主動選擇,而是貓選擇瞭和人類生活在一起。
人類之所以馴化瞭貓,是因為人類囤積糧食的習慣,吸引瞭老鼠,而貓追隨著老鼠來到瞭人類居住的營地,並在這裡定居。人類發現瞭貓的這一技能,開始和貓朝夕相處,甚至在搬傢時,還會將貓帶走。在塞浦路斯曾經發現過一個距今9200年-9500年的人類遺骸,在人類遺骸旁邊還有一隻貓咪的遺骸。
(距今約9500年前的貓)
在如今看來,貓埋葬在人類旁邊可能沒那麼奇怪,但要知道的是,塞浦路斯這裡並沒有其他的貓科動物,這意味著早在9200年前,人類就已經和貓朝夕相處,並將貓帶到瞭這裡。
有些科學傢認為,人類之所以喜歡貓,並在遷徙中隨身帶著貓,可能並不是因為它的捕鼠能力,而是它本身非常可愛。 研究人員認為,貓無辜的大眼睛,和憨態可掬的臉龐,以及叫聲都非常像人類嬰兒,能夠激發人類的保護欲,因此留在人類身邊。
人類真的成功馴化貓瞭嗎?
和狗相比,貓的野心更足。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被人放歸到野外的流浪貓,發現它們的狩獵技能並沒有退化,仍舊能很快進入狩獵模式,並成功捕捉多隻鳥類、兩棲動物以及小型哺乳動物等。
美國史密森保護生物學研究所和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研究後發現,僅僅美國國內,每年因傢貓和流浪貓殺死的鳥類以及哺乳動物數量就達到瞭24億隻和123億隻,死於貓捕殺的鳥類和哺乳動物數量,超過瞭非人為而致死因素的總和。
貓之所以擁有如此強的捕食能力,其實是令人很詫異的事情,要知道的是,它們已經被人類馴化瞭上萬年,可它們並未像狗一樣褪去野性,而是依舊保留瞭出色的狩獵能力。當然,現如今被人類品種改良過的寵物貓已經喪失瞭獨立生存的能力,它們離開人類很快就會死去。
專傢認為,貓之所以會如此,可能和它是獨居生存有關。其實貓是人類馴化中的一個另類,人類馴化的所有動物都是群居生物,即使是狗也不例外,隻有貓獨來獨往,除瞭交配期之外它們很少與其他貓產生活動。也正是因為獨居的特性,所以貓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其中就包括狩獵能力。
正是因為如此,有專傢說:並不是人類馴化瞭貓,而是貓選擇和人類一起生活。
現如今的貓主子
現如今的貓主子們已經沒有瞭先前傢貓的囂張,它們的狩獵能力幾乎為零,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為瞭得到外形好看,毛色純正,以及性格粘人的小貓,通過回交、雜交等手段不斷孕育新的品種,而該品種是否具有野外生存能力並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在這種育種方式下,現如今很多貓都沒有瞭野外生存能力。
比如:佈偶貓雖然很仙,但它和田園貓比起來捕食能力相差太多;無毛貓無法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脫離瞭人類它們等於死亡。
當然,不管是品種貓還是田園貓,一旦選擇養它們,就不要遺棄它們,否則對貓以及對周圍的鳥類、哺乳動物等都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