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國防部長紹伊古以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會談時,由於北約國傢的侵略性言論談到瞭一個比較“特殊”的話題:
"I order the defence minister and the chief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Russian armed forces to put the deterrence forces of the Russian army into a special mode of combat service," Putin said.Putin said he has now ordered his military command to put Russia's deterrence forces - a reference to units which include nuclear arms - on high alert.
“我命令國防部長和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將俄羅斯軍隊的威懾力量投入一種特殊的戰備等級。”普京表示,他現在已下令軍事指揮部將俄羅斯的威懾力量——指包括核武器在內的部隊—置於高度戒備狀態。
這個“威懾力量”和“特殊戰備等級”比較有意思,不過就算是非軍迷也知道個中包含的是核威懾力量,因為俄羅斯擁有全球頂級的核威懾力量!
全球核武器數量
美國提升核戰備等級:末日飛機升空
據iNews報道,3月1日,一架經過改裝的波音747飛機從內佈拉斯加州的美國空軍基地起飛,前往芝加哥並且返回,進行瞭4.5小時的訓練飛行,隨行的還有預警機以及能跟蹤導彈軌跡的“Cobra Ball”(眼鏡蛇球)噴氣式飛機。
推特賬號CivMilAir發佈瞭這條這架飛機的飛行軌跡,隸屬於美國空軍的“守夜人”部隊的E-4B飛行任務的詳細信息:
據iNews公佈的資料稱,這架飛機可以承受核爆炸的電磁脈沖,並且可以在空中飛行數天,盡管這次飛行幾乎就是“全套”核戰備演習,但美國空軍在周三時堅稱:
The US Air Force insisted on Wednesday that Monday’s flight had been “routine” and did not represent a response to the announcement on Sunday by the Russian president that he was putting his country’s “deterrence forces” – a reference to its nuclear weaponry units – on a “special mode of combat duty”.
周一的飛行是“例行的”,並不代表對俄羅斯總統周日宣佈的將其國傢的“威懾力量”——指其核武器部隊——置於“特殊作戰任務模式”的回應。
這個回應是外交辭令式的,當然我們並不能猜測核戰是否會爆發,隻是十分好奇,所謂的末日飛機真的有那麼能耐,能抵禦核打擊?
一架波音747飛機:究竟是如何扛過核打擊的?
核彈的威力大傢都是知道的,從千噸級的原子彈到上億噸當量的氫彈,前者使用的重核裂變,後者使用的則是裂變彈的威力引發氫核聚變,兩者威力相差非常懸殊,但其能量釋放後的過程卻有些類似。
原子彈爆炸時先用普通炸藥引爆,將核裝藥合並到一起,然後中子發生器發射出中子引發鏈式反應,而氫彈爆炸則是在原子彈基礎上再加上氫彈二級,原子彈爆炸引爆聚變裝藥,釋放出能量,其主要有幾個途徑:
1、光輻射2、早期核輻射3、沖擊波4、剩餘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
一般三者能量分配沖擊波最強,占50%,光輻射次之,約占35%,其他的瓜分之,如下圖:
比如全球威力最大的沙皇炸彈爆炸時期絕對殺傷半徑為26.84千米,在這個范圍內除非有厚厚的堡壘保護,否則空曠地帶很難存活。因此一架飛機能抗住核打擊,這個答案一定會讓人有些崩潰,什麼飛機有這樣的能耐?
E-4B究竟是怎樣的一架飛機?為何說它能抗住核打擊?
E-4B是率屬於美國空軍(USAF)的戰略指揮和控制飛機,用波音 747-200B為國傢緊急空降指揮所( NEACP ) 計劃特別改裝的,總共有四架,駐紮地位於內佈拉斯加州奧馬哈附近的奧夫特空軍基地,由第595 指揮和控制大隊的第 1 空降指揮和控制中隊擔任戰鬥值班。
波音747-200民用機型
E-4B的前任是E-4A,是根據481B NEACP計劃在1973年向波音訂購瞭747-200的機型改裝而成,計劃執行到1974年時由於設備更先進,因此命名為E-4B,此後E4-A全部升級稱E-4B。
哥倫比亞波哥大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的E- 4
2005年時,美國空軍授予波音一份為期五年、價值20億美元的合同,用於繼續升級E-4B機隊,升級完成後其每小時的空軍運營成本接近160,000美元(2015年數據)。
2008 年 2 月,澳大利亞堪培拉費爾貝恩國防機構的E-4B
改裝後的E-4B總共有112名機組人員,包括飛行員和任務人員和乘客,任務機組最少是48人,相比之下空軍一號的機組人員是48名,另外可以搭載76名乘客。
大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結構
E-4B每天24小時有人值守,機上有一名值班人員留守等待出發命令,其它人員則在基地休息。E-4B的機身的使用壽命為115,000小時和30,000 次循環,2039年將達到壽命,屆時將需要另一批次的末日改裝飛機接班。
註意看頂部沒有天線的版本
為瞭能在核彈爆炸的強電磁脈下生存下來以及保證戰時通信,E-4B有很多位置都進行瞭特殊的改裝:
1、駕駛艙內的儀表仍停留在儀表時代;
2、所有窗戶後都有金屬板佈置,戰時可以全部放下屏蔽;
3、機艙內電路都經過屏蔽加固,集成電路類等應用降到最低,必要部位甚至用電子管代替;
以上幾項都是為瞭防止核彈爆炸時的電磁輻射(包含光輻射)中的無線電波段的EMP沖擊設計的,比如儀表就比使用IC更多的液晶更耐EMP沖擊,屏蔽形成法拉第籠就是將電磁波屏蔽在外,電子管也比半導體更耐沖擊。
除瞭抵抗電磁脈沖外,還有戰時通信,為瞭保證戰時經濟以及行政中心被摧毀的前提下和整個國傢保持通信,E-4B上包含瞭與衛星、導彈核潛艇、導彈發射中心、國傢軍事指揮中心、備用國傢軍事指揮中心等進行通信的將近40多個通用或者專用的系統。通信系統把各指揮中心、預警系統、作戰部隊以及情報部門等有機聯系起來。
E-4B:頂部的“凸起”是一個天線罩,裡面裝有一個可操縱的 SHF SATCOM 天線
另外E-4B的通過空中加油,可以保持在空中持續飛行一周,需要兩架KC-135的加油機才能為E-4B完全加滿油,這“末日飛機”真沒有浪得虛名。
簡單的說末日飛機具有空軍一號的所有功能的同時,它具有抵禦核爆的能力,其通信級別考慮的都是在核爆轟擊後的緊急通信,其功率與通信能力都要比空軍一號要高得多,但它所有設施都隻提供“基本版”,舒適度無法和空軍一號相比。
為什麼抗住核彈的電磁波沖擊即可?
上文限於篇幅,對於其他改造都已忽略,不過各位仍然發現瞭一個問題,即改造都是圍繞EMP展開,核爆不是還有沖擊波和核輻射麼,為什麼這些都不考慮?
準確地說,像飛機這種飛行器在空中最怕的就是沖擊波,比如像轟炸廣島的B-29,其投彈高度是9,632米,而且在投彈後“小男孩”,這架被命名為“依諾拉·蓋伊”的B-29立即進入小角度俯沖加速中狀態,盡快脫離核爆沖擊波影響區域。
43秒後核彈爆炸,大約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的能量在500米高空崩裂開來,此時B-29已經飛到瞭大約7.5千米外,當440米/秒的沖擊波追上飛機時已經到達瞭十幾千米外,盡管飛機遭受瞭比較嚴重的沖擊,但仍然完好無損的回到的出發的天寧島機場。
沒有飛機可以在核彈的絕對殺傷范圍內的沖擊波沖擊下生存下來,但在區域外的影響卻不一定,此時沖擊波影響已經很微弱瞭,特別是更遠距離時沖擊波可以忽略不計,核輻射中最強的中子輻射在大氣層行進距離有限,而放射性沾染則鞭長莫及,唯一能影響的是EMP沖擊(電磁脈沖沖擊)。
據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島的沙皇氫彈試爆時,整個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電子設備都受到嚴重影響,一個多小時後才恢復正常,特別是空中核爆,其EMP影響范圍更大,因此末日飛機要防止的就是EMP的破壞,而當年的B-29使用的是活塞發動機,駕駛艙都是儀表,操縱系統都是液壓助力,這些設備在核爆時耐沖擊能力很強。
因此從這點來看,E-4B重點改裝末日通信系統以及防EMP沖擊是有道理的!不過有一點要指出的是,大當量的核彈空爆不僅對飛機影響很大,而且對地面輸電系統影響同樣很大,核爆EMP在巨型高壓輸電線兩端加載的瞬時電壓是非常恐怖的,其產生的瞬時過載以及之後的回流將會永久性大面積癱瘓和摧毀電網和電話線等國傢基礎設施。
用於測試的核電磁脈沖(EMP) 模擬器
所以大規模的核戰爭沒有贏傢,除瞭其沖擊波直接影響外,看不到的影響是電力與通信的基礎設施,對於核彈級的EMP,很難會有民用級別的系統能抗得下,所以一旦發生核戰,各位躺在傢裡刷手機看直播的沒可能瞭。(完)
參考:
https://inews.co.uk/news/us-doomsday-plane-boeing-flight-putin-nuclear-weapons-threat-russia-ukraine-149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