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帝王蟹,大傢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高級、昂貴還是好吃?對於人們來說,吃帝王蟹等於吃大餐,帝王蟹是一種高級的食材。
正是因為帝王蟹的價格比較高,許多捕撈帝王蟹的人也因此掙到瞭錢,據說5天就能掙到65萬。那麼對於漁民來說,帝王蟹的數量肯定是越多越好,那麼自己能送到市場上的數量增加瞭,收入想必也增加瞭。如果一出海隨便都能抓到帝王蟹,屬於做夢都要笑醒的。
但是沒想到,英國人在周邊的海域附近發現瞭紅帝王蟹,漁民的心情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高漲,更是憂心忡忡,為什麼會這樣呢?
帝王蟹
實際上,帝王蟹並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屬於石蟹科的甲殼類,因為體型巨大,向來有“蟹中之王”的美譽。帝王蟹主要分佈在寒冷的海域,屬於深海的蟹類,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最常見的帝王蟹種類是“阿拉斯加紅色帝王蟹”,原產於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分佈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峽。
可見,帝王蟹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分佈並不是特別廣泛,許多國傢是沒有能夠捕撈或者養殖帝王蟹的海域的,比如蘇聯。在上個世紀,蘇聯人對帝王蟹可以說是情有獨鐘瞭,為瞭能夠更便宜、更便捷地吃到帝王蟹,蘇聯人把帝王蟹引入到瞭巴倫支海。
巴倫支海位於挪威和俄羅斯的北部,是北冰洋陸緣海之一,是以荷蘭航海傢巴倫支來命名的。雖然這片海域終年不結冰,但是這片海洋的緯度和溫度與北太平洋比較相近,帝王蟹被引進到這裡之後竟然真的存活瞭下來。
帝王蟹進擊
大傢都知道,物種引進向來是一門玄學,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造成瞭物種入侵。一開始,人們還以為帝王蟹在巴倫支海無法生存下來,萬萬沒想到,它們不僅生存瞭下來,而且過得太悠哉瞭。
生存在太平洋北部的帝王蟹在原有的生態系統當中是有競爭關系的。這裡有著豐富的浮遊生物供它們食用,淺海的地形也有利於它們躲避天敵。雖然有食物也有遮擋,但是帝王蟹的在北太平洋的天敵比較多,尤其是在它們幼年的時候,很容易就被各種魚類和蟹類當作食物吃掉瞭。
結果到瞭巴倫支海之後,帝王蟹發現這裡沒有自己的天敵存在,這導致幼蟹的存活率是非常高的,加之帝王蟹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卵的孵化比例大概為16000/80000粒。於是這片海域的帝王蟹數量呈指數型增長,唯一能制裁它們的也隻有人類瞭。
成年後的帝王蟹是雜食動物,在深海中它們的食譜非常廣,從海膽到藤壺,它們有力的大鉗子讓深海的許多動物都聞風喪膽,能夠直接擊碎其它動物的保護殼,是非常恐怖的掠食者,基本沒對手。
當帝王蟹的數量在生態系統中達到平衡的時候,其實是不會對海洋產生什麼威脅的。但是巴倫支海的帝王蟹數量直接太多瞭,它們搜刮深海的食物,直接導致瞭海洋底部成為荒漠。
剛開始帝王蟹激增的時候,當地的人其實還是蠻興奮的,畢竟帝王蟹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食材,這將直接為周邊的漁民帶來顯著的收入增長。但隨著帝王蟹的數量再增加,當地人突然發現有點不對勁瞭。這些帝王蟹直接危害到其它的海洋生物瞭,這很可能直接導致未來當地出現無魚可捕的情況。
不僅僅是歐洲,在2011年9月,科學傢在南極洲近海大陸架下面的850米的一處泥床盆地發現瞭超過100萬隻巨型帝王蟹,這些大型食肉動物的出現,對於南極海域來說很可能是非常致命的。
為何數量泛濫,帝王蟹仍這麼貴?
從市場的供需角度來看,帝王蟹的數量增加瞭,不是應該更便宜嗎?其實,帝王蟹之所以價格如此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捕撈的難度。帝王蟹生長的海域都是天氣條件非常惡劣的,動不動就是狂風巨浪。因此捕撈帝王蟹是高危職業,隻有比較有經驗的漁民才會去從事這項工作。而且這項工作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此外,帝王蟹比我們想象中脆弱,在運送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可能出現死亡的情況,於是帝王蟹的運輸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關註呱呱資訊,帶你瞭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