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據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6次任務分別為:
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之後空間站三艙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隨後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軌輪換後,在軌駐留6個月。
官方沒有明確這兩次任務的時間,不過據此前的任務計劃推斷,應該是如下節點:
10月: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11月: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軌輪換後,在軌駐留6個月。
22年還有6次任務,哪次最有看點
5月發射和10月發射天舟貨運飛船估計已經提不起大傢的興趣瞭,這個“快遞小哥”很重要,但正在逐漸淡出大傢的關註的焦點圈,那麼大傢最有興趣的又該是哪個呢?
神舟十四號:究竟哪幾位航天員登上天宮?
早在2022年3月1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就已經宣佈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務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不過卻一直未公開名單,因此大傢猜測紛紛,究竟是哪幾位航天員會登上天宮空間站。
從航天員入選的“規則”來看,近期執行過任務的航天員不會入選,一般會選擇比較有經驗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然後再以老帶新的模式:一名上過太空的航天員帶一名“新手”,比較有可能的是可能會有一名女航天員:
以上是中國現役航天員名單,比較有可能入選指令長的航天員應該是景海鵬,假如神舟十四號安排女性航天員的話隻有劉洋,那麼第三人就是一個謎瞭,神舟九號、十號、十一號的備份航天員的鄧清明是比較有可能的,但其年齡偏大,因此實在不好判斷,也許各位粉絲有更好的建議,不妨留言。
兩個實驗艙,對接到底是怎麼完成的?
7月發射問天實驗艙和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先來認識下兩個實驗艙都是長什麼樣的:
問天實驗艙
夢天實驗艙
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有一個外部暴露的實驗艙,可以長時間在外部實驗,內部結構上上圖隻有基本模組說明,無法瞭解內部結構:
不過據4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介紹稱:
空間站建造完成後,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將是航天員在軌主要的工作場所,在兩個實驗艙裡都可以開展密封艙內和密封艙外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這兩個艙都配置艙內載荷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安裝平臺,也提供瞭信息、供電和散熱等支持和保障措施,可以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材料、空間醫學以及空間探測等多個領域的試驗。
更關鍵的是問天實驗艙還具備核心艙對於組合體管理控制功能的備份艙段。也就是說,天和核心艙平臺的功能出現故障的時候,可以切換至問天實驗艙行使組合體控制和管理功能,這樣可以整體上提高空間站的可靠性。
這一點也符合設備冗餘的原則,就像在IDC機房中重要的服務會提供熱備機型,避免出現故障時停擺,顯然中國的天宮空間站也必須要有這樣的功能。
至於對接,可能就沒多少看點瞭!因為有瞭機械臂之後隻要控制發動機到近前,機械臂抓住直接就三下五除二就對接上瞭,比起左右上下噴氣調節的刺激場景不會有瞭,未來的空間站對接,除瞭訓練下“新手”以外,對接就是這麼無聊瞭。
最大的看點,會師空間站:滿載6人
相信2022年天宮最大的看點各位應該會關註年底(可能是11月)神舟十四和十五航天員在太空會師!解釋天宮空間站內的航天員會達到滿員,也就是6人!
那麼休息區條件如何呢?
其實這樣的案例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有發生瞭,NASA宇航員斯科特·凱利稱國際空間站的個人休息空間仍然非常狹小,睡覺時還要爬進一個沉重拉鏈的厚橡膠袋,然後塞進那個看起來像“壁櫥”的私人休息空間,簡直要得幽閉恐懼癥。
2021年9月22日,Futurism上發表瞭一篇文章非常有趣,因為文章討論焦點是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床鋪的對比:
The Bunks in the Chinese Space Station Are Absolutely Enormous
They look a lot bigger than the ones on board the ISS.
中國空間站的床鋪絕對巨大
它們看起來比國際空間站上的要大得多。
還稱中國空間站內部寬敞得像蘋果專賣店,而國際空間站亂糟糟的像菜市場,
with a minimalist white interior design that looks more like an Apple store than a cramped space habitat.
簡約的白色室內設計看起來更像蘋果商店,而不是狹窄的空間站。
從天宮空間站公佈的畫面來看,確實非常幹凈整潔,所有的設施都井井有條,不過我們必須瞭解一點的是,首先天宮實驗艙還沒有發射,不過就算發射後的對比圖也比會比國際空間站更井井有條!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國的空間站在設計之初就考慮瞭多種實驗設備的標準與兼容性,不會出現像國際空間站那種東拉西接的現象。
十月空間站將滿6人!都在哪裡睡覺?
盡管天宮空間站設施不錯,但床鋪夠嗎,6位航天員,究竟該怎麼睡覺?此前國際空間站睡不下的宇航員,睡覺的方式是掛票,在失重狀態下,無論以哪種方式睡覺其實都沒差,因此貼在墻壁上,掛在“掛鉤”上都沒有問題,國際空間站這樣幹的次數還不少瞭。
天宮也要開始睡鋪掛票瞭?
顯然是不用的,4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宏介紹稱:
問天實驗艙配置瞭與核心艙一樣的航天員生活設施,這裡包括3個睡眠區、1個衛生區和廚房等設施,可以保障航天員生活。它還可以與核心艙一起來支持兩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的生活
所以到瞭11月“勝利會師”之時,天宮空間站上有6個床鋪,兩個房間一個大客廳,這工作生活休閑都能保證,所以各位猜會不會有上個麻將桌呢,國粹麻將一定得上空間站,要不然總覺得缺點什麼!
參考:
https://www.sohu.com/a/538728312_163278
https://futurism.com/china-tiangong-apple-store
https://futurism.com/bunks-chinese-space-station-enorm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