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都是魚”!
這一幕發生在蕪湖十裡江灣,近期,因為長江桃花汛的緣故,十裡江灣草地被江水淹沒,江中的魚兒們順著江水來到瞭這片草地。
在往年,江水淹沒草地後,也會有魚兒出現在這裡,但今年格外地多,當地居民表示:“50多年沒有在這裡見過這麼多的魚”。
出現在這裡的魚兒不僅數量多,而且個頭也不小,個頭2-3斤比比皆是,以至於有網友擔心,這會不會是魚兒們擱淺,回不到長江瞭?
其實,瞭解這群魚兒為什麼會待在這裡,你就會知道蕪湖十裡江灣出現密密麻麻都是魚的場景,其實是生態變好的表現。
魚群為什麼來到十裡江灣?
長江桃花汛,是指在每年3月-4月,長江流域出現江水上漲的情況,因此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所以被稱之為“桃花汛”。
今年4月左右,長江水位上漲,上漲後的江水會淹沒沿途的淺灘,蕪湖十裡江灣就是這樣一個淺灘,在沒水的季節,這裡生長著許多植物,是一片草地,被江水淹沒之後,這裡就成為瞭淺灘。
較淺的水位,相比於深水區而言,水溫偏高一些,而且淺灘又能夠接受陽光直射,縱橫交錯地草地又為魚卵提供瞭良好的附著地,有利於魚卵著床,水流流速較緩,也有利於魚卵發育。
淺灘水位較淺,大型食肉生物難以到達這裡,魚苗們的成活率更高。而現如今正值魚兒們的產卵季節,所以蕪湖十裡江灣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魚群,其實是因為這裡是魚兒們良好的“產房”,它們來到這裡主要是產卵,並不是因為擱淺回不去瞭。
多說一句,一些人工湖泊或者公園中,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會在魚兒的繁殖季節時,將植物放入水中,為水中的魚兒們營造一個合適的產卵環境。
如果我們看到公園裡水面上有倒伏的樹枝,千萬不要拉扯,晃動,以免驚擾魚媽媽們的產卵。
事實上,自從長江實行“10年禁漁”策略後,長江沿岸的居民能夠明顯感覺到魚群變多。在過去蕪湖十裡江灣也有魚兒前來產卵,但出現在這裡的魚兒數量遠不如今年這麼多,魚群大小也沒有今年這麼大,當地居民更是表示:50多年沒有在這裡看到過這麼多的魚。
不隻是蕪湖十裡江灣,嘉陵江武勝段在今年4月也出現瞭魚群翻騰的畫面,據當地監控顯示,江面上一大批魚群正在從支流,遊向嘉陵江主流。
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出現在畫面裡的魚群主要是鯉魚、草魚和中華倒刺鲃,現如今正是它們產卵的季節,它們應該是在尋找水流較緩、有水草附著的地方產卵。
魚群頻頻出沒,也意味著長江禁漁效果顯著,當地水生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漁業資源也正在恢復。
魚群變多,為何仍舊要禁漁10年?
從2020年1月1日禁漁開始,到現在也隻有2年多的時間,在這2年多的時間裡,魚群就已經得到有效恢復,甚至有些地方魚滿為患。湖北魯湖的最佳生態承載量是350萬斤魚,但在虎年春節前預估湖泊內生活著700萬斤魚,魚群變多之後,將湖泊內的水生植物都吃光瞭,已經危害到湖泊的生態瞭。為瞭生態可持續發展,當地對其進行生態捕撈。
既然短短2年多的時間,魚群數量就暴增,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禁漁10年呢?
事實上,我們禁漁的目的不僅僅是讓魚群變多,而是保護整個長江生態鏈,雖然長江裡的魚總量變多瞭,但是長江生態鏈並未完全恢復。
這是因為,不同的物種繁殖能力不同,其中草魚,鰱魚,鯽魚等食草性魚類繁殖速度快,它們每次可產20萬枚以上的魚卵,隻要保護得當,它們的種群就會在短短2-3年內恢復。
然而,一些繁殖能力沒那麼強的水生生物,就需要更長時間繁衍,比如:長江江豚是長江頂級掠食者,它們體型龐大,以水中的魚兒們為食。但是它們每年隻會繁衍一胎,而且它們原本數量就不多,想要讓它們種群恢復,就需要更長時間來保護長江。
可能會有人說,我們不捕食長江江豚,隻捕常見魚不行嗎?
其實真的不行,因為長江江豚以水中的魚兒為食,人類的捕撈相當於和長江江豚搶奪食物,食物匱乏將會導致長江江豚幼崽存活率變低,種群變得更加瀕危。
長江禁漁10年的好處就是,水中的魚兒變多,以魚蝦為食的水生生物們,有瞭充足的食物,種群才能慢慢恢復,比如:鳤魚, 鯮魚等。
其次,雖然魚兒產卵量大,但是它們需要2-3年發育才能性成熟,這意味著10年禁漁,也隻能繁衍2-3個世代,種群數量才能夠顯著增加,野生魚兒基因多樣性才能增加。
野生魚兒基因庫,也影響著我們的餐桌安全。目前我們的養殖魚,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種,但是這些品種會退化,需要定期抓獲一些野生魚兒補充基因,甚至是利用野生魚類基因培養新的養殖品種,增強魚兒抵抗力,培養出更好吃的魚兒。
如果沒有野生魚,那我們人類的餐桌也將會受到影響。
保護野生魚兒,也是為瞭保護整個長江的水質安全。長江被譽為母親河,養活瞭沿岸許多居民。但長江沿岸人口密度大,受人類生活影響,長江水質也在變差。
野生魚兒的存在,其實是可以凈化水質的。浮遊植物們會吸收水中的氮磷鐵等物質,而魚兒又會以浮遊植物和水生植物為食,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水中的三類水,變成一類水。
10年禁漁後,過度捕撈怎麼辦?
對於長江10年禁漁,其實很多人都支持,尤其是長江沿岸的漁民,他們放棄瞭捕魚為生,來到岸上生活,可以說是為瞭長江禁漁付出瞭很多。
人們擔心的是,長江10年禁漁結束後,再度恢復捕撈,豈不是10年的努力就要白費?
其實這一點不必擔心,因為長江10年禁漁之後,並不是立即放開捕撈,仍舊要繼續保護。屆時需要專傢制定捕撈計劃,捕撈策略,開展可持續漁業,不能再像過去一樣無序捕撈魚兒,讓長江生態鏈能夠更加可持續化發展。
#長江##魚群##魚##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