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早上,臺州臨海籍漁船在寧波石浦以東海域發現一具鯨魚屍體。
據船員介紹,該鯨魚遺骸非常龐大,並且有明顯臭味,或已經死亡一段時間。根據鯨魚遺骸被發現的時間,地點,以及體型大小等,人們判斷這條死亡的鯨魚或許就是之前我們成功救援的那條抹香鯨。
在當時,就有專傢指出,擱淺鯨魚重返大海並不是就沒事瞭,而是接下來幾天沒有再次擱淺才能確定沒事。
這是因為鯨魚擱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因為衰老、疾病等導致擱淺,這種情況出現的擱淺,即便救援成功也可能會再次擱淺。
雖然暫時還不知道這條擱淺的抹香鯨是不是此前成功救援的那一條,不過抹香鯨屬於深海生物,而且出現的時間、地點和體型等有一定相似性,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同一條。
抹香鯨體型龐大,比如:上次成功救援的那條雄性抹香鯨,體長達到瞭19米,如此巨大的體型,一旦擱淺死亡,對附近的漁民、漁船會造成較大的威脅,因為它有可能會出現鯨爆。
而這頭抹香鯨已經死亡瞭一段時間,已經出現腐敗的臭味,這也說明鯨爆正在醞釀。
鯨爆有多可怕?
鯨魚其實是哺乳動物,是海洋哺乳動物鯨下目中部分生物的通稱。
根據分子系統學的研究表明,鯨魚與河馬擁有共同祖先,屬於姐妹群。鯨魚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它們對於海洋生態十分重要。
這種重要性尤其是體現在瞭鯨魚死後。一般來說,由於鯨魚的體型十分龐大,所以鯨魚死後很難快速被食腐動物分解殆盡,而是會沉入海底,同時會引來海洋食物鏈各層級消費者,比如:盲鰻、睡鯊、深海蟹等深海魚類,它們會撕咬鯨魚的遺體,吃掉其中90%的軟組織。
不僅如此,還會有蛤蚌、蠕蟲和盲蝦來打掃戰場,以及細菌等微生物來消化剩餘的骨頭。在這些骨頭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微生物在消化這些脂肪的同時,還會產生硫化氫。
硫化氫還可以被其他的海洋生物當成能量,用來提供自身的生命活動。說白瞭鯨魚雖然死瞭,卻養活瞭大量的海洋生物,一座鯨魚屍體可以為“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海洋生態循環系統”提供能量長達百年的時間。所以,一直以來就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
不過,如果鯨魚不是在海洋中死亡,而是不小心擱淺在瞭海灘上,並且在海灘上死亡。那情況不僅完全不同,而且會變得很危險,為什麼會這樣的呢?
鯨魚不僅體型很大,食量也是十分驚人。鯨魚死後,腸胃中一般來說還會留下不少的食物,腸胃中的食物以及鯨魚體內的各種組織、器官都會在細菌的分解過程中腐敗。
這些細菌還會快速轉移到其他組織和器官當中繼續分解。鯨魚體內大量的蛋白質都會被分解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氫以及氨。
由於鯨魚經常在深海活動,它們體表的皮膚和組織具有非常強大的抗壓能力,使得鯨魚體內含有大量腐敗氣體,氣壓很高,但依然不會爆炸。
如果鯨魚持續腐敗,體內持續產生大量的腐敗氣體,氣壓持續升高到皮膚再也無法承受時,鯨魚屍體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這也被稱為:鯨爆。
臺灣省鯨爆事件
鯨爆如果發生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帶給人們的傷害是持久性的,我國臺灣省就發生過一起鯨爆,此次鯨爆發生幾個月後,當地人仍舊能夠聞到臭味。
事情是這樣的,2004年,我國臺灣省雲林縣臺西鄉海岸出現瞭一頭死亡抹香鯨,該鯨魚體長達到瞭17米,重約50噸。
對於人類來說,死亡抹香鯨是可遇不可求的科學研究素材,所以專傢希望能夠獲得遺骸,進行解剖研究,以及將其制作成模型,向公眾開放和展覽,這也是所有國傢科學傢們的通用做法。
隻是,因為該鯨魚體型過於龐大,以至於僅僅將它從海洋中轉移到車上就花瞭13個小時,在此過程中鯨魚體內的微生物一直在活動,氣壓不斷升高。
而且吊起它時,承重的繩子破壞瞭鯨魚皮膚的完整性,使得它對體內氣壓的承受能力變弱,這就為鯨爆埋下瞭伏筆。
在運輸的過程中,因為路上的顛簸,加劇瞭鯨爆的發生,以至於在鬧市中出現瞭恐怖的“鯨爆”。
在當時,腸子,內臟,脂肪塊,組織等全都爆出體外,而鯨爆發生地剛好位於鬧市,鯨爆導致瞭附近的商店,汽車,行人身上全都沾染瞭鯨魚的身體組織,而且是高度腐敗的組織,非常腥臭,場面極其惡心和血腥。
據說,這場鯨爆留下來的臭味持續瞭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徹底消散,好在沒人受傷。
所以現如今如果發現瞭高度腐敗的鯨魚遺骸,為瞭避免鯨爆的發生,警方一般不會讓人靠近。
抹香鯨體內有龍涎香嗎?
世界上名貴的香料是產自於抹香鯨體內,而龍涎香價值不菲,同等重量情況下,它們的價格比黃金貴多瞭。
2021年也門漁民在一頭死亡的抹香鯨體內,發現瞭127公斤的龍涎香,最終以150萬美元,約1000萬人民幣的價格售出。
還有一些幸運兒撿到龍涎香後,立即化身百萬富翁,可以說隻要撿到一小塊龍涎香,就能夠暴富。
所以發現這頭擱淺的抹香鯨後,有人會比較關註它體內是否會有龍涎香。關於這一點,我們其實要先瞭解龍涎香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抹香鯨會下潛到深海覓食,它們的主要食物是頭足類,其中大王酸漿魷,大王烏賊等都屬於它們的食物。
頭足類中的軟體組織會被消化道吸收,但一些較硬的喙以及其他硬質物質會留在抹香鯨的腸胃之中。
對於陸生哺乳動物來說,如果是難以消化的物質,就會隨著糞便排泄出來。鯨魚雖然是哺乳動物,但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它們,排泄的糞便是飛絮狀,固體物質很難排泄出來,這就導致一些難以消化的固體物質會留在腸胃之中,偶爾會通過嘔吐的方式將其排出體外。
但也有一小部分堅硬的物質會留在腸道內,腸道會拼命地吸收水分,使得難以消化的物質體積變小。同時抹香鯨腸道會分泌一些特殊的物質,包裹住它,使它變得非常圓滑,不堵住其他糞便。
久而久之這些物質就形成瞭龍涎香。
並不是所有的抹香鯨體內都有龍涎香,隻有不到1%的抹香鯨體內才會出現龍涎香,其中抹香鯨年齡越大,出現龍涎香的可能性才越大。
一般情況下,鯨魚死亡之後,遺骸會被食腐動物分解,食腐動物在分解的過程中,腸道之中的龍涎香會從體內掉落到海洋之中,因為密度比海水小,所以龍涎香會漂浮在海水上層,並隨著洋流運動。
在陽光,海浪,以及海洋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龍涎香會從黑色逐漸變成灰白色,品質也會提升。在機緣巧合的作用下,它們可能漂浮到有人居住的海岸,被人們撿拾。
至於,這頭死亡的抹香鯨體內是否存在龍涎香,具體情況還要解剖瞭才能知曉。
#臺州漁船發現一具抹香鯨屍體##象山擱淺抹香鯨疑似死亡##抹香鯨##臺州漁船在海上發現抹香鯨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