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認為感情之中最悲哀的是什麼?是多年的感情得不到圓滿的結束,兩個相愛的人卻不能走到一起?是圓滿的感情因為各種事而破碎,深愛著彼此的雙方,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和各種事而不能攜手走下去?還是在感情結束的時候才驀然發現,或許感情從來就沒有開始過?
愛情總是被現實打敗
佛傢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前四種苦都是作用在身體上,後三種苦全都是因為感情,而愛情中最悲哀的事也可以歸結為後三種苦,兩個人開始一段感情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對方,卻不得不在一起,這可以稱之為怨憎會,明明是兩個相愛的人卻不得不分離,這就是愛別離,想要和對方在一起,卻因為各種各樣的事總是將雙方分開,這就是求不得。
我們可以從這三種苦中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明明感情應該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卻總是因為各種外界因素而導致感情破碎,兩個人不得不分開,這也是人們感到悲哀和痛苦的原因,但這也正是人們無法反抗的原因,許多人總說隻要是真心相愛,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但直到面臨現實的那一刻,他們才會發現,現實中的困難就像是天塹一樣,就隻是橫在那裡,卻永遠也不可跨越。
情感好像隻有苦楚
張女士就正在經歷著這樣的痛苦,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這三種感情上的痛苦她都經歷過,而且她現在正在經歷其中一種痛苦。
張女士總共有過三段感情經歷,第一段感情對她來說是求不得,那是她的初戀,也是她心中最純凈的那塊地方,那個人陪著她從高中到大學,然後一起從大學中步入瞭社會,他們兩個人一直深深地愛著對方,他們兩個人一直都以為對方會陪著自己走完下半生,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因為她的父母不同意這段感情。
張女士和父母鬧瞭很久的別扭,可是父母怎麼也不肯同意讓張女士和初戀繼續走下去,初戀不想讓張女士和父母鬧得太僵,更不想讓張女士傷心,他們的這段感情仿佛走到瞭絕路,初戀在沉默瞭幾天之後,笑著跟張女士說出瞭分手兩個字,張女士在初戀眼中看到瞭眼淚,但是好像自己無話可說,張女士隻能哭著祈求對方不要走,但是對方還是先做瞭轉頭的那一個人。
在那段日子裡,痛苦成瞭張女士心中永遠的色彩,她真的非常恨自己的父母,但那是她的父母,是生養瞭她的人,這件事也就成瞭張女士心中再也不願揭開的傷疤,每次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淚水總是會自己從眼眶中跑出來,但是張女士也隻能默然無語,但是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第二段感情更是將張女士的心徹底封入瞭死地。
張女士的第二段戀情是愛別離,這個男人的出現撫慰瞭張女士飽受創傷的心靈,他溫柔得像是從天空中降落的一抹銀色的月光,像是上帝派的天使專門來撫慰受傷的她一樣,他們兩個的相識十分平淡,就是在工作的時候偶然認識的,他們兩個走在一起也十分平淡,那個人忽然對張女士說我喜歡你,張女士愣瞭一下,然後說我同意,他們兩個就走在一起瞭。
那個人非常細心,照顧的張女士無微不至,兩個人相處的時候,更是有種琴瑟和鳴的感覺,沒有小情侶之間的吵吵鬧鬧和轟轟烈烈,隻有像一盞茶一般的寧靜,細細品下去卻韻味深遠,就像是知己一般,張女士覺得自己已經錯過瞭一段最寶貴的愛情,不願意再讓這場愛情從自己指縫間流走。
但是張女士在第一場感情中受的傷太深瞭,縱使心中愛得再深刻,她也有一些不敢表達,但是兩個人還是走到瞭談婚論嫁的那一刻,對方的父母非常同意這段婚姻,張女士的父母剛開始也沒有意見,但是張女士的父母提出對方要拿38萬的彩禮,對方沉默瞭,因為對方的傢境並不是那麼好,結婚用的房子隻能付個首付,這38萬他們根本拿不出來,於是這段感情也消散瞭,張女士問為什麼,他說並不是全都因為彩禮的原因,更是因為在張女士身上看不到比較熱情的回應,張女士默然,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後來張女士的父母給她介紹瞭一個男朋友,那個男朋友傢裡非常富裕,自己也在傢庭的幫助下開瞭一傢公司,張女士什麼話都沒有說,任憑父母幫自己安排,所以兩個人很快就結婚瞭,可是結婚後那個男人對張女士並不好,兩個人時不時地就會吵架,而且張女士還發現那個人出軌瞭,張女士想要離婚,可是父母並不同意,甚至以死相逼,張女士隻能忍下心中所有的惡心,繼續努力的將這場感情維持下去。
哀大莫過心死,悲哀即是現實
聽完張女士講述這個故事之後,有一種悲哀的情緒在心間遊走,張女士對第三段感情的描述很淡泊,卻讓人聽出一種心已死的感覺,隻是聽著張女士輕描淡寫地講述,就能感受到一股莫大的悲傷彌漫在心中,哀大莫過心死,張女士自己也說,她的心已經是一潭死水,除非將水潭徹底打爛,否則絕對不會起半絲波瀾。
第一段感情中最悲哀的就是,破壞這段感情的人是張女士的父母,可悲而又可嘆,或許會有人說,就算兩個人繼續走下去也不一定會幸福,但是在這段感情被破壞的那一刻開始,張女士就很難再付出自己的真心獲得幸福,第二段感情則是意外之喜,是唯一有可能彌補張女士心理創傷的機會,但是最終卻被現實打敗,從這一刻開始,張女士的後半生或許隻剩下瞭悲哀。
感情明明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是卻總會被現實和其他人所左右,這是最悲哀的事,也是絕對不可能改變的事,我們隻能說珍惜眼前人,莫要讓他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