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現代醫療上比較難攻克的一個疾病,但值得欣慰的就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對於癌癥不再是無知,而是越來越瞭解,經過科學研究者的不斷探索,發現瞭癌癥的很多特性,的確,它一直在改變,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的智慧也是無法想象的,相信終有一天能戰勝癌癥,將其瞭解的很透徹。
在研究者們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瞭癌細胞一個特性,就是它想在人體大肆發展,就必須吸收人體內的養分,而它所需的養分,在一項研究中被發現,就是葡萄糖,這項研究結論一出,有的人癌癥患者就生出一個想法,就是想要依靠不吃糖來抗癌,還有人不吃糖防癌。
糖真的是癌細胞的“養料”嗎?
在2021年,《自然》雜志上發表過一項研究,表明癌細胞為瞭阻止人體發生更強的免疫反應,會通過搶糖來阻礙免疫細胞吞食糖分,這樣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變差,失去好的保護效力,同時,癌細胞在攝取糖分過後,卻能夠更快的增殖。
糖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之一,它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也是免疫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重要養分,若是不能足夠的吸收,就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在免疫力遭到破壞之後,癌細胞會逮著機會迅速的增殖,由此可以明顯感覺到,人體想要與癌癥對抗,還是很吃力的。
兩者力量懸殊比較大,若是不想辦法改變現狀,就很容易讓癌細胞迅速地壯大自己,很快會發展到中晚期,癌癥患者的壽命也會大大被縮短。癌癥患者在看到這樣的說法之後,就會認為斷糖之後,癌細胞就能被抑制生長。
糖分的確是癌細胞增殖的養料,同時,也是免疫細胞和人體需要的養料,如果真的就不吃糖瞭,人體也會失去所需的養分,免疫系統也就會變差,此種情況下,癌細胞照樣可以放肆發展和進攻人體,還可能給身體帶來其他的損害,招來病菌和病毒。
斷糖,到底能不能抗癌和防癌?
當然不能,如果可以的話,癌癥又怎麼能成為難攻克的一種疾病,早就被治愈瞭,癌癥的發展需要糖分來提供養料,但卻不是唯一養料,相比糖分,其實癌細胞對蛋白質的需求會更多一點。
《自然》雜志中,新的研究中發現,讓癌細胞迅速增殖的其實是蛋白質,癌細胞通過搶奪蛋白質,來阻礙人體免疫細胞吞食糖分,也就能徹底的阻斷瞭人體提升免疫力的途徑,減少免疫球蛋白的產生量,這樣比搶奪糖分還要過分,是從根源上切斷瞭免疫系統吸收養分。
此項研究是在小鼠上做的實驗,經過長期跟蹤分析後,發現癌細胞喜歡谷氨酰酸,它是蛋白質的組成重要單位,這種物質能阻止糖代謝,糖都不生產瞭,免疫細胞又怎麼去吸收營養,由此可以看出癌細胞很狡猾,直接來個釜底抽薪。
從此處就可以瞭解到,斷糖抗癌或防癌是不切實際的,就算不從蛋白質的角度出發,單說不吃糖也是達不到抗癌或防癌的效果,隻會讓身體變得更加虛弱,免疫力更差。再加上癌細胞的最終對象並不是糖,而是蛋白質。
老實說,不管癌細胞喜歡糖還是蛋白質,通過不吃的方式,都是不靠譜的,想要戰勝癌癥還是應該相信科學,積極地配合治療,再加上生活方面的努力,也許能實現長期帶癌生存。
確診癌癥後,真正要做的就是3件事。
第一,接受事實,配合治療
癌癥並不是普通疾病,它的性質很惡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很大,因癌癥不幸離世的人有很多,所以,碰上癌癥的人,都會恐懼和絕望,尤其是已經進入晚期的患者,大多都會認定自己沒有活路,即便醫生表示治療後還有希望,也說明有些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為瞭醫學奇跡。
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事實,不敢去與癌癥鬥爭,也就會不積極地配合治療,甚至有人覺得不治療會更好,總是存在僥幸心理,不去有所作為。現在治療癌癥的方式有很多,都能幫助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即便到晚期也有好的治療效果。就比如說靶向、免疫治療、消融術,以及其它的局部治療方式,都在努力地讓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長。
第二,調整好心態
樂觀的心態,對於癌癥患者來說,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它能讓人變得自信和勇敢,也能改變人體的免疫力,而且,癌癥也比較怕癌癥患者樂觀,這種狀態會讓人體內環境發生改變,也就不利於癌細胞生長,千萬不要小瞧瞭樂觀的心態,相比消極心態,它的作用大瞭很多。
第三,改變生活方式
不管是治療還是沒治療的癌癥患者,好的生活方式,是抗癌的一個好助手,好的生活方式,不會給癌癥制造良好的生存患者,也就不給他進攻和發展的機會,相當於在抑制它的生長,能降低癌癥復發、轉移的幾率,可以讓癌癥患者帶癌生存很久,如果能適度的增加運動量,就更有利於抗癌瞭,希望能夠有所重視。
癌癥,的確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對手,卻也不能輕易就被打敗,不能給它不戰而勝的機會,要給自己創造生的機會,努力過後才不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