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運動抗癌這個說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很多醫生都會建議癌癥患者適當地做運動,而不是整天躺在床上,雖說有的患者可能需要靜養,但並非所有癌癥患者都適合靜養,在能夠運動的前提下,增加運動量,就是在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存期限。
有很多案例也證明瞭適度的運動,給癌癥患者帶來瞭相應好處,有人因為運動,讓自己多活瞭好多年,甚至有人因為運動帶癌長壽,當然,也有一些患者在堅持後,沒能收獲到什麼,不久後就離世瞭。
到底運動能不能抗癌?看新研究是如何說的。
最新的研究,發現有氧運動可以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以此來幫助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此項研究是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Dafna Bar-Sagi教授領導的團隊進行,他們主要是針對小鼠做實驗,具體來說是對一個患有胰腺癌的小鼠模型做研究分析。
在研究中,發現瞭運動的胰腺癌小鼠,免疫系統得到瞭很大提升,胰腺癌的生長也被抑制,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用IL-15通路激動劑NIZ985進行小鼠實驗,也是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力,讓免疫治療效果更好一點。
此後,為瞭證實此種方法有效,還脫離瞭動物實驗,直接在胰腺癌患者身上進行,經過人體實驗之後,也是證明瞭結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癌癥患者適度的進行有氧運動,能夠喚醒身體免疫力,來抑制癌細胞生長。
另外,在小鼠實驗中,還進行瞭分組觀察,一組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另一組則是對照組,持續觀察3-4周以後,堅持做低強度有氧運動的小鼠,比不做運動的對照組,體內的胰腺癌體積明顯減小瞭。
在人體試驗當中,參加有氧運動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也是得到瞭延長,與不運動的患者對比,結果差異相對較大。更值得高興的一點,就是胰腺癌患者在使用相關抑制劑治療時,再配合適度的運動,能讓治療效果更好,提升瞭胰腺癌患者對抑制劑治療的增敏反應。
還發現瞭運動療法與化療藥物一起聯合使用,也是能增強對伊西縣的抑制,總結來說,利用運動來抗癌,身體能夠獲取到的利益還是比較多的,不管是單純的運動,還是運動加藥物治療,抗癌效果都不錯。
那麼,癌癥患者到底適合做哪些運動?
散步
湖北省武漢市第八醫院外一科副主任陳超表示,癌癥患者想要靠運動來對抗癌癥,要懂得適可而止,還要認清現狀,什麼樣的運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當然以身體情況為主。一些患者身體相對虛弱,不能做太過劇烈的運動,此時就會建議常做一個運動,就是散步。
一切運動,都可以先從散步開始,循序漸進地去轉化,才能讓身體收獲到好處,還不會給身體帶來損傷。運動是有氧運動中較為簡單的一個方式瞭,剛開始不需要追求量,感覺到身體累瞭或不舒服就要及時停下。
堅持個1-2周,就會漸漸適應下來,還可以再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時間,或者變個運動方式,都是可以的,長期堅持下來,身體的免疫力、代謝、血液循環都在變好,還有就是精神狀態,身體素質也在不斷加強。
遊泳
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癌癥患者張雷,她是一個醫療工作者,在40多歲時被確診癌癥。不過,她從未放棄過自己,雖然醫生曾經告訴她活不瞭多久,可她還是要與癌癥鬥一鬥。所以她一共做瞭3次手術,與此同時,還想著用運動來抗癌,讓自己的生命能更多被延長。
於是,她開始遊泳,就是她的堅持,讓她帶癌生存瞭20多年,癌癥從來沒有復發過,可以說已經被治愈。關於遊泳抗癌,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也推薦過,他認為遊泳是有利於抗癌,對降低癌癥復發會有較好的作用,他還特別帶著團隊在老鼠身上做實驗,也證明瞭遊泳是可以延長患癌老鼠壽命的。
癌癥患者,適度的運動,可收獲很多益處,卻也有註意點。
不能冒進,不能貪多,中國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覺得運動得越多就是越好,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接受,尤其是本身沒有運動習慣,身體較為虛弱的人,更應該學會合理去運動,不要冒進,應該腳踏實地,慢慢的去增加運動量會比較好。
運動要適合自己,上面說瞭兩項運動適合癌癥患者,卻不是說所有癌癥患者都適合做這兩項運動,運動選擇還有很多,並不是隻有這兩個,有的患者不適合也是可以選怎其他有氧運動,隻要不是劇烈運動就行,相對來說遊泳這項運動更挑人一點,可以不選擇遊泳改成騎自行車或者跑步都是可以的。
運動能有助於抗癌,也隻是輔助,並不是說得瞭癌癥,不去進行治療,隻是進行運動,這是不對的,該治療還是要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之外,還可做其它的努力,會更有利於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