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結束,高三學子已經完成瞭自己的答卷,不少傢長都想著給孩子補補身體。
有傢長表示,多吃核桃能補腦,以形補形準沒錯;還有傢長說,小孩身體虛,要多吃點鴨血、豬血,避免貧血,吃啥補啥。
關於民間的飲食小妙招,可謂是層出不窮。“吃啥補啥”、“以形補形”的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今天就用科學來還原食補的真相。
吃豬腦、魚腦,能補腦?
在動物的腦組織中,含有一定的磷脂。這種物質也是大腦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補充後有利於小孩的大腦發育,確實能起到補腦的作用。但動物腦中的磷脂含量確實比較少,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膽固醇。
假如你打算通過吃豬腦、魚腦等方式來補腦,在補充人體所需的磷脂之餘,還可能導致人體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反而可能引發血脂升高等問題。
骨折、扭傷後喝骨頭湯,就能補骨頭?
錯瞭。
以骨補骨,並沒有科學依據。雖然動物骨頭中確實有一定的鈣質,但熬煮骨頭湯也不能保證這些鈣質能融入湯中,被人體消化吸收,轉化為血鈣。
並且在骨折或者扭傷後,大量的補充骨頭湯很容易攝入過多的脂肪和嘌呤值,更容易帶來代謝負擔。
在剛發生骨折後,患者需要的是清淡的食物,避免引發患處發炎、腫脹等不適。而高油脂、高嘌呤的骨頭湯,則是需要忌口的食物。
吃腰子能補腎?
不僅不補,還可能傷腎。
人們會將動物的腎臟稱為“腰子”,而豬腰、羊腰也被視為補腎的食材,很多男性愛吃。
可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物的腎臟中含有非常多的膽固醇、嘌呤,還可能存在較多的代謝廢物。如果你原本就存在腎臟病變,比如腎炎、腎血管疾病時,吃動物的腰子反而會傷腎,增加腎臟過濾的負擔。
由此可見,民間所傳的以形補形,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不建議人們長期吃,追求進補。
但以形補形的說法,也不是完全不對,例如下面提到的這種食補方法,確實有科學依據。
吃鴨血、豬血能補血?
確有其事。
當人體存在貧血等問題時,可能和缺乏鐵元素有關。缺鐵性貧血也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貧血類型。而在動物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中,鐵元素含量非常豐富,能因此彌補人體所需的鐵,從而為合成血紅蛋白提供原材料。
而且其中的維生素B族、鋅、蛋白質等元素,也能經過消化吸收,被人體利用,起到補血的作用。
對健康而言,身體出現的一些不適癥狀,大多和體內的疾病、營養缺乏有關。而所謂的“以形補形”、“吃啥補啥”的說法,深入分析後,要麼是謠傳,要麼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關。瞭解自己到底缺少什麼營養,針對性地通過飲食進補,或許能產生更多的收益。
在文章的最後,和大傢分享一些不錯的食療滋補的選擇,不見得有多昂貴,但換著吃對健康也有好處。
雜豆類:膳食纖維豐富,潤腸、易消化
作為粗糧中的一種,紅豆、蕓豆、綠豆、黑豆、黃豆等雜豆類,大多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很多人對飲食的要求比較高,經常吃大魚大肉等食物,也可能給腸胃增加負擔,多吃一些雜豆類的食物,也能幫助人體消化食物,潤腸通便。
而且相比於精制米面來說,雜豆類中也含有不少維生素B等物質,在飲食中適當添加對補充營養也有好處。
菌類:高蛋白、無膽固醇、低脂低糖
金針菇、香菇等菌菇類的食物中,具備瞭健康飲食的很多特性。低脂、低糖、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當人們飲食油膩,營養不夠均衡的時候,也可以吃一些菌菇類的食物,能夠因為其中的膳食纖維改善消化,也能因為其中豐富的硒元素來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
人們口中所說的以形補形的說法,並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真正讓人體得到健康受益的,其實是食物中的營養元素。想讓健康從飲食中受益,也應該學會科學的進補方法,以免吃錯瞭反而給身體增加負擔。
所謂的“以腦補腦”、“以腎補腎”、“以骨補骨”的說法,都沒有科學依據,都是假的。但“以血補血”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若是你有需要,也可以適當吃點。
參考資料:
1、“吃啥補啥”可信嗎·傢庭醫生報·2019-12-19
2、健康 | 吃啥補啥,以形補形?別信瞭,沒有科學依據·中國科普網·2019-11-19
3、別再相信“以形補形”瞭,吃錯瞭可能會釀大禍!·科技日報·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