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在近些年發病率是一直在上升,不管是從全球的癌癥報告,還是國內癌癥報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都很高,每年新發案例也是在持續增長。世衛新統計的全球癌癥數據中,結直腸癌已經排名第二瞭,由此可知,很多人都忽視瞭腸道健康。
而關於腸癌的病發原因,也是有很多說法,但卻沒能找到確切的原因。現在已經確定與腸癌發生有關的因素,就在於飲食、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本身就有腸道疾病的人,患上腸癌的風險會比較高。
有研究表明,碳水攝入量過低或者不吃碳水,有益於抑制腸癌,還能預防腸癌,到底靠不靠譜?
此項研究被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研究人員主要是在小鼠體內進行的實驗,在實驗中小鼠每天少攝入或不吃碳水,卻不限制脂肪的攝入,長時間跟蹤分析後,發現小鼠體內的腸癌得到瞭抑制,所以,研究人員也得出結論,碳水的攝入量與腸癌有關系。
在抑制腸癌或預防腸癌上具有一定作用,主要是人體的代謝發生瞭改變,這種方式未來或能用於治療代謝性疾病,至於如何進行,仍然需要大量實驗證明,而且,現階段研究也隻在小鼠身上進行,小鼠和人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因此,想要驗證不吃碳水或少吃碳水,與腸癌之間的關系到底有多大,還有更多的科學依據,希望大傢不要盲目嘗試,就算有效果,也是因人而異,要正確去看待。
有人說不吃碳水能減肥,堅持不吃碳水,結果怎麼樣?
說到減肥,方式還真是多,可多數人都不想做運動,隻想用一些便捷的方式,不吃或少吃碳水,就成為很多減肥人士的選擇。碳水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它能給人體提供能量,還能幫助節約蛋白質,還可以預防脂肪過度的分解,減少酮血癥和酮尿癥的發生,對身體健康也是有著重要作用。
減肥人士之所以會對攝入碳水產生抗拒,主要是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覺得多吃碳水就相當於多吃糖,人體攝入過多的碳水,就會讓碳水轉化成糖,糖再變成脂肪,如此下來,體重也就會隨之增加。隻能說理解錯誤瞭,碳水中的糖並不都是大傢以為的精制糖,況且碳水也分低質量和高質量的。
所謂的低質量碳水,說的大多是精制主食,裡面含有的淀粉會比較多,不像高質量的碳水,會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食物堆積,也能減少脂肪生成。
所以說靠不吃碳水來減肥,其實並不能達到好的效果,當然,也有人成功,卻也會付出一些代價,長期不吃碳水,容易影響身體健康,一個是能量的補充,另外就是會影響到人體的代謝,還可能會出現反彈現象,建議減肥人士不要盲目靠不吃碳水來減肥。
碳水到底如何合理攝入有利健康?
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可以發現寶塔的最大基座就是谷物,由此可見,谷物的攝入與人體健康有著重要關系,要知道人體需要的能量,有一半都是碳水提供的,大腦就需要較多的碳水,不然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合理補充碳水,是很有必要的,且很重要的一件事。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補充50-150克的全谷物食物,全谷物食物,就是純天然的谷物,沒有加工過的主食,不屬於精制主食,並不像大傢平時吃的米和面,米和面屬於低質量碳水,攝入量過多,確實對健康有影響,精制的主食中,也就會含有較多的淀粉和精制糖,還真有可能增加脂肪含量,可能會導致肥胖,對人體代謝也不利。
為瞭合理地攝入碳水,不要總是攝入精制碳水,應該精制主食和全谷物食物,合理搭配的去進行攝入,在吃米和面的同時,適當吃點薯類、燕麥、雜豆、雜糧,也就能避免攝入過多的低質量碳水。
吃精制米時,有些訣竅可降低碳水的攝入,煮米飯時不建議長時間浸泡,煮米飯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根據中國農業大學食物營養研究室的實驗來說,煮米飯時如果能加入橄欖油,有助於糖尿病人穩定餐後血糖。還可以在米飯中加點雜豆或者粗糧,對平衡體內的碳水會有幫助,可減少脂肪的生成。
還有一點也可幫助更合理地攝入碳水,就是在新加坡臨床營養學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用勺子吃飯與用筷子吃飯,用餐時間是不同的,勺子吃飯速度更快,食物入體後,容易增加腸胃吸收和消化負擔,還可能讓升糖指數變高,相比之下,用筷子吃飯,食物可充分被咀嚼,吃飯速度下降,也會有利降低升糖指數,還不給腸胃增加負擔。
關於碳水的攝入,過多過少其實都不利健康,合理的攝入才是最安全健康的,如果想要合理攝入,不妨參考以上幾個建議,或許能對你的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