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疾病,癌細胞本身就很復雜,從現代癌癥的治療情況,就能有所體現,研究癌癥已經很久瞭,還是沒有徹底摸清癌癥的底細,它就像是一個神秘的黑洞,永遠沒有盡頭一樣,雖然一直在探索,卻總能發現新的東西。
癌癥的發展史也很久,不過在20億年前,是沒有癌癥這種疾病的,隻因以前都是單細胞,不像現在都是多細胞,而且人體的各個系統也變得復雜瞭,雖然人體有抵制和監控癌細胞的系統,卻不能做到萬無一失,稍有不慎癌細胞就會脫穎而出。
癌細胞是如何躲避監控和抵制系統的?
人體中的細胞有30萬億個,在這30萬億個細胞中,一直都有癌細胞的存在,它們和正常細胞相互制衡著,達到平衡的狀態,就不會引發癌癥,若是在分裂和增殖當中,出現瞭異常,可能就會讓癌細胞有機可乘,一步步的脫穎而出。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癌細胞不會有機會發展,主要是人體中有一個負責抵制的免疫系統,它就相當於一個警察,一旦出現破壞分子,就會立馬的控制起來,不會讓它有機會搗亂。所以說,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是保護人體的重要成員。
如果不能保證免疫系統強大,讓免疫系統出現漏洞,癌細胞就會有發展的機會,隻要有復制和增殖的機會,就會讓它們迅速壯大自己,在人體中找到一個棲息地,一旦找到瞭占領地,想要消滅它們,就會變得困難。
癌細胞躲避追捕和監控的方法,抓住年齡漏洞
癌細胞脫穎而出,隻需要一個絕佳的機會,若能及時抓住,就有機會不斷地壯大,可能這個機會就是年齡,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系統和循環,就很容易出現漏洞,也就可能給癌細胞提供瞭機會。
年齡大瞭以後,衰老會隨之而來,免疫系統也會隨著衰老出現退化,如果不能想辦法去增強免疫力,就不能在癌細胞出現異變時,第一時間消滅它,慢慢的讓它發展壯大團隊,這個破壞組織也就會變大,免疫系統又不夠強大,再加上它的破壞,隻會耗損更多的警力,最終難敵破壞分子,讓它們成功攻入人體,變成瞭癌癥。
自己尋找“養料”
人體內的30億細胞,想要保證正常工作,需要養分來支持,同樣,癌細胞的增殖也需要養分,它想要成功脫穎而出,就需要更多的養分,且要更快的吸收養分,也就是說要與正常細胞爭奪養分,它在爭奪養分上還是很機智的。
在科學研究者的研究中,發現癌細胞需要的養料是蛋白質,早期研究發現癌細胞生長靠的是吸收糖分,可深入研究之後,才發現它對糖的攝取,隻是一種偽裝,而真正目的是搶蛋白質,癌細胞爭搶蛋白質,要比搶糖更要效。
癌細胞很狡猾,知道蛋白質是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組成要素,也是生成糖分的重要途徑,如果沒有瞭蛋白質,也就相當於沒有瞭糖,而糖也是免疫細胞所需的組成部分,如此情況下,缺少糖分的免疫細胞,又如何能管得住癌細胞的發展。
很多人長期養成的習慣,助長瞭癌細胞的威風
癌細胞的生長,不僅靠自身的努力,也有人為的因素,直白來講,就是癌癥有可能是自己作出來的,世衛組織早就整理出身邊的致癌清單,卻仍然沒有受到廣泛關註,在世衛公佈的致癌清單中,有很多明確的致癌物,比如煙草、酒精、加工食品、黴變食物、各種化學物質、輻射以及病毒和細菌,代表的病毒就會有乙肝病毒和hpv病毒,細菌就是幽門螺桿菌瞭。
若是你不能長期保持良好習慣,在飲食、生活方面有好的習慣,很容易助長癌細胞的威風,讓癌細胞一步步的冒尖。
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和死亡率在全球排名,均在第一,遠離癌癥,預防是關鍵。
再次強調:預防癌癥必備技能——瞭解癌癥
癌癥的危險性不用過多瞭解,從癌癥的高發率和死亡率,就可以意識到瞭,但僅僅意識到危險,並不足以讓人引起重視,隻有充分認識,才能降低癌癥的發病風險,對癌癥治療也會有幫助,關於這一點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
從日本的胃癌生存率高,這一點就可以說明原因,中國的胃癌發病率很高,5年生存率卻很低,原來日本的胃癌發病率和生存率也不高,但逐漸的調整之後,生存率和發病率都有所下降,現在日本的胃癌5年生存率,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列的。
這就要歸功於日本的胃癌科普很到位,已經深入到民眾的生活當中,讓民眾可以更加具體和全面地瞭解胃癌,那麼,預防也就會很到位。當然,光有科普還不夠,日本還開放胃腸鏡檢查優惠政策,基本上每年的胃腸鏡檢查,日本每個公民都完成瞭。
所以說,遠離癌癥,就要瞭解癌癥,才能“打蛇打七寸”,同樣的道理,不能正確瞭解癌癥,隻是簡單瞭解,又如何能有效防癌。
如果你不想與癌癥靠得近,就要自己做出相應的努力,不要讓免疫系統出現漏洞,也不要給癌細胞提供養料,更不要因為自己的一些習慣助長癌細胞的威風,防癌不要隻喊口號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