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進步很快,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就能明顯感覺到變化,作為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感觸就是現在的生活太美好,真是應瞭一句話,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現在每天習以為常的事情,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就比如說已經深入到生活中的電子產品,帶來的便利很多,用處也很廣泛。
常用到的電子產品就會有電視、筆記本、ipad、手機、哪一個都是現代人幾乎是必備的電子產品瞭,走到哪都需要,如果沒有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且很無聊,溝通也會變得不方便,有此就可以體現出它們的重要性。
可是,危害也逐漸地形成,不僅是成年人受到瞭傷害,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造成瞭影響,很多傢長還沒意識到,有研究給出瞭一些結論,值得瞭解一下。
研究表明,小孩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對智力和認知發展會有影響。
現代的孩子,從出生開始生活條件就比較優越,誰讓他們趕上瞭好時代,以往的人群多多少少都經歷過一些苦日子,雖然跟舊時代相比,日子已經過得很不錯瞭,但與現在出生的很多小朋友來說,還是相差甚遠。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好的房子住,好的衣服穿,還能吃好喝好,關鍵玩的東西也多瞭,出門就有車接送,才幾個月大就已經會玩電子產品瞭,每天恨不能抱著電子產品睡覺,與電子產品接觸的時間長達幾小時。
善於觀察的傢長,會發現一件事,現在的好多孩子都不願出去玩瞭,一放假就在傢待著,不隻是上瞭學的孩子有此現象,再小點的孩子也是如此。最主要原因就是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且每天接觸的時間比較長,久而久之就越依賴電子產品,不願意出去與人打交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帶領團隊進行的研究,表明瞭0-3歲的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認知能力容易受到影響,認知能力受到影響之後,智力隨之也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還可能影響到視力和孩子的情緒發展,對於傢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者對6歲以內的孩子進行瞭長期的跟蹤觀察與分析,主要針對的是6月齡、9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36月齡、48月齡、72月齡,進行6年的長期分析,發現3歲以前看電子產品比較多的孩子,每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已經達到瞭2小時50分鐘,每天看電子產品超過1小時的孩子,也是有78.6%。
這種情況不單單發生在中國,全球的情況都不容樂觀,尤其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情況不太好,也是中國情況差不多,甚至有的還要嚴重,由此可知,國內外的兒童都存在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本項研究雖然涉及到的兒童有限,或許不能代表全部的兒童,但既然有一部分兒童已經顯現出一些問題,就說明仍然存在相關可能性,隻要有可能性就不能忽視,還是請傢長們能引起重視,盡可能的減少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時間,作為傢長也更應該做好榜樣。
孩子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多少比較合適?
嚴格來講,6歲以內的孩子,零接觸是最好的,但基於實際情況,這種可能性會比較低,電子產品應用比較廣泛,已經深入到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接觸到,傢長們隻要在孩子面前高頻率使用,就會得到孩子的關註,也會過多的接觸到電子產品。
因此,想要控制好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傢長也應控制好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對於2歲以內的孩子,盡可能地不要接觸電子產品,因為此階段的孩子,除去睡眠時間,也沒有多少時間能夠留給孩子與傢長互動時間瞭,傢長們應該珍惜,不應該讓電子產品占據孩子過多時間,即便是早教類的影像,也不建議過早讓孩子接觸。
而2-6歲的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是控制在2小時以內,多與孩子互動交流,或者增加外出活動的時間,更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如何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首先,傢長回傢後,應該減少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很多傢長在工作一天後,回到傢就想放松一下,看手機刷刷視頻,或者看電視,還有一些傢長是工作太忙碌,回傢也在工作,如此情況下,孩子少瞭與傢長的互動,隻能也是看電子產品瞭。
其次,規定使用時間,少量多次地去使用。現代的孩子,要說不接觸電子產品,還是比較困難的,隻能是更合理地去使用,每次使用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5分鐘,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次數在3次左右會比較好。
最後,用正確姿勢去使用電子產品,不管是看手機還是看電腦或電視、iPad,都要把距離拉遠,不要離電子產品太近,還要減少躺著看電子產品,不然會 影響到孩子的視力和骨骼發育。
你傢孩子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是多少?傢長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又有多少?孩子外出活動的時間又是多少呢?希望傢長們能對這幾個問題,認真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