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素來喜歡喝茶,尤其是普洱。每隔一兩天,他都會抱著一壺泡好的普洱,坐在陽臺上邊看風景邊品茶,好不悠哉。
但最近,老王卻有些煩惱:原來是女婿告訴他,新研究已經證明普洱中含有黴菌,甚至1g裡含有5億多的菌群,常喝甚至可能會致癌!這也讓老王對普洱茶,開始“敬而遠之”。
1g普洱茶,裡面有5億黴菌?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也與普洱本身的制茶性質相關:普洱在制茶時有發酵這一步驟,在發酵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發黴產生黴菌,因此受到瞭健康領域的普遍質疑、
而真正令人對普洱存在健康擔憂的,還是南昌大學於2012年所進行的一項菌種研究,通過對普洱茶茶餅的菌群研究分析發現,例如黑曲黴,乳酸菌,酵母菌等“黴菌”菌群顯著存在,總黴菌群數量不低於5億。
看到這,可能有不少人會直接下定論:“普洱茶果然不能喝,裡面有5億黴菌!”
但事實上,南昌大學的這則研究中,所檢測出的普洱茶黴菌,大多為“優勢菌群”,也就安全性較高,對人體親和性較好的菌種群體,雖然5億黴菌這個數字看著嚇人,但是否真的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為此,相關機構抽檢多種普洱茶樣本,或能給大傢一個具體的答案
抽檢40餘種普洱茶樣本,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黴茶”?
進行這項抽檢試驗的廣東省疾控中心通過對40個品牌的普洱茶進行檢測發現,除瞭上述提到的“優勢菌群”以外,少量地勘測出黃曲黴素的成分,檢出率在2%左右。
但是,這些茶葉中的黃曲黴素含量,遠遠低於《國傢食品安全標準》,因此,即便是經常喝普洱茶,也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
除此之外,《普洱茶飲用安全性研究》的實驗報告中發現,在已經泡好的普洱茶湯中,相比於沒有沖泡的幹茶,黴菌菌落數減少瞭88%以上。也就是說,即便有一定的黴菌存在,隻要認真清洗,用開水沖泡,黴菌明顯減少,對身體的威脅更是忽略不計。
由此可見,普洱茶因為發酵工藝的緣故,可能的確是“黴茶”,但裡面的黴菌,大部分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少量黃曲黴素,黑黴素等,並沒有達到威脅健康的標準,且在沖泡時會慢慢減少,所以不會產生致癌隱患。隻要大傢購買渠道正規,保存條件妥當,放心飲用即可。
不過,雖然喝普洱並不會損害健康,更不會致癌,但並不代表喝茶本身是沒有限制的。受到茶文化的影響,不少老人有天天喝茶的習慣,這樣的做法,又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老人天天喝茶,對健康來說是好是壞?
根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數據,通過對48萬名糖尿病老人進行為期10年左右的尋訪分析發現:
每天喝茶的老人,要比不喝茶的老人,血糖平均降低7%左右,並且高血脂,心血管病風險分別降低瞭11%和13%左右。由此可見,老年人每天飲茶,尤其對心血管健康而言好處多多。
不僅如此,根據歐美和日本的多項研究已表明,飲茶在防癌,抗衰,預防阿爾茲海默癥方面,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且均有相關論文研究證實。每天飲茶的老人,如果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大可持續養成這一習慣。
不過,飲茶雖好,但也要“合適有度”,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飲用茶葉大約6g即可,貪多可能會導致失眠,多汗,食欲不振等負面癥狀出現。在現實情況下,既有好茶,也有“壞茶”,喜歡喝茶的朋友,一些常見的“壞茶”盡量避開。
常見的3種“壞茶”,為瞭健康盡量別喝
第一種:過燙的茶
很多喝茶愛好者,喜歡喝燙茶,覺得這樣茶香更濃鬱,喝起來更舒服。
但實際上,我們口腔和食道的最高承受溫度為65度,長期飲用燙茶,口腔和食道出現潰瘍和炎癥的風險會提高,長此以往,甚至會增加癌細胞出現的風險。平時喝茶,溫度降低到65度以下再飲用,安全又健康。
第二種:明顯黴變的茶
雖然普洱茶上存在“黴菌”,但大多為特殊發酵工藝所產出的“有益菌”,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但如果是自傢保存的茶葉,拿出來時聞到明顯的黴味,並且上面有褐色或黑色的斑點,受到超標黃曲黴素感染的可能性很高,盡快扔掉比較好。
另外提醒大傢,即便是普洱茶,最長保質時間也不會超過10年,超過10年以上的普洱陳茶,最好不要飲用。
第三種:浸泡多次的茶
這種茶也叫做久泡茶,即用一輪茶葉,沖泡多次仍然繼續飲用。一方面,這種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等營養物質已經消耗殆盡,這時候飲用和普通的白水沒有太大區別。
另一方面,久泡茶的茶葉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中,受到氧化和細菌滋生的程度更高,喝下去不僅不衛生,對於身體較差的老人而言,出現腹瀉,腹痛等細菌感染情況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一般來說,茶葉沖泡3次左右即可更換,既能保證茶香和茶水營養,也不至於出現過於嚴重的浪費情況。
無論是喝普洱,還是喝其他的茶,隻要茶葉來源正規,適量飲用,對身體有好處,推薦大傢養成飲茶的習慣。但是,一些“壞茶”也要避開,健康飲茶,合理飲茶,才能給健康帶來裨益。
參考資料:
[1]盛軍. 喝普洱茶致癌嗎?——回歸科學 澄清誤區[J]. 普洱, 2012(5):3.
[2] 趙龍飛, 徐亞軍, 周紅傑. 黑曲黴在普洱茶發酵過程中生長特性的研究[D]. 華南理工大學 2017, 28(010):1-3.
[3] 蔡雙福, 陳曉嘉, 陳敏婷,等. 普洱茶中黃曲黴毒素的研究[J]. 糧食流通技術, 2018, 005(009):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