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女士今年35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丈夫38歲,是一名老煙槍,兩人從談戀愛時就為瞭抽煙這件事爭吵,吵瞭十幾年丈夫依然我行我素,她索性不吵瞭,隻說:“抽抽抽,就知道抽,小心得肺癌!”
丈夫聽瞭啥也不說,隻是笑笑,他知道隻要自己不反駁,妻子很快就會消氣,但是隻要他一還嘴,那麼一頓吵架是少不瞭瞭。聞著丈夫的煙味,宋女士難受地咳瞭起來,她幹脆離開臥室站到陽臺上吹風。
又是一個早晨,宋女士在丈夫的煙味中醒來,她感覺自己悶悶的,就像被石板壓住瞭,起床後來到廚房準備倒一杯水喝,卻感覺嗓子一緊,緊接著咳出瞭一口血。這可把宋女士嚇壞瞭,電視上隻要一咳血,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事。
隨後宋女士被丈夫送到醫院,經過檢查,醫生在她的右肺發現一個3厘米的腫瘤,且有多處轉移。宋女士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為啥中招的是自己這個不抽煙的人?
從不吸煙的人卻患上肺癌?原因找到瞭
美國一項關於肺癌的研究顯示,沒有吸煙卻患肺癌的人體內存在基因突變,該突變基因是自然形成並積累的DNA損傷。
眾所周知,吸煙和肺癌有一定關系,但並不是必然關系,還有少部分肺癌發生在從來不吸煙的人身上,這一現象不得不讓人思考,到底是什麼導致瞭肺癌的發生。
於是美國國傢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傢對這類患者進行瞭基因測試,結果發現有三種亞型基因很容易導致腫瘤形成。
另外,城市環境、室內空氣污染也會增加女性肺癌的風險。
值得慶幸的是,不吸煙的人肺癌類型為肺腺癌,通常能在早期發現,經過靶向治療生存率較高。
可以看出,和肺癌相關的因素有很多,不隻是抽煙,所以當大傢聽到肺癌的時候,在詢問“為啥是我”的時候,也要反思其他行為。例如中西方飲食差異,烹飪食物的方式不一樣,如果炒菜時常做一件事,也會讓肺部置於危險之中。
炒菜時的1個做法,對肺部傷害很大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專傢周承志主任醫師介紹,中國女性吸煙率不高,但是肺癌數據卻居高不下,還有增長趨勢,其原因和被動吸入廚房油煙有很大關系,而且油煙更容易讓人們忽視,不得不防。
傢庭裝修時基本上都會安裝油煙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不是人人都會用,可能覺得油煙少不開也沒事,也可能是覺得開機浪費電,一會就結束瞭。過度節省不是什麼好事,另外,有的人還會使用回鍋油,油中雜質多,產生的油煙更多,油煙微粒進入呼吸道、皮膚,就會給人體帶來不良刺激。
所以,別怕麻煩,別怕花錢,炒菜前多做一件事,提前打開油煙機,把炒菜過程中產生的嗆人的油煙都吸走,你的肺會感激你。
一直吸煙的人,患癌概率有多大?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網友發表瞭意見:
“據腫瘤科大夫說,收治的肺癌患者大多不抽煙。”
“參加瞭一個講座,結果那些專傢結束後自己都抽煙。”
“我爺爺抽瞭一輩子煙,活到86,要是不抽煙,能活160!”
“和體質有關,抽煙不是主要因素,患癌概率一半一半。”
研究稱日吸煙量>5的人,75歲後有25%的概率患肺癌。
相信很多人平時的吸煙量都超過5支瞭,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一直吸煙卻很長壽,這如何解釋?簡單來說就是獲得資訊的渠道幹擾瞭你的判斷,和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那些“幸運者事跡”通常來自身邊人,某個親戚或朋友,或者從別人口中聽說,隻是個例,不能代表抽煙和癌癥的實際關系。換言之,人們都會傾向於選擇自己愛聽、愛看的消息,所以那些因抽煙患肺癌的資訊自己不會接收到。
這種思維被概括成幸存者偏差,其實除瞭抽煙,在生活中還有其他表現,舉個例子,看到別人拍視頻隨便發發段子就掙瞭很多錢,認為自己也能這樣,於是花瞭很多精力和錢財學習,最後實踐效果卻並不好,還虧瞭很多錢。
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效仿別人,最後可能會讓自己失望,並承受巨大損失。基因、城市環境、年齡、衰老等這些是不可控的,但是還有一些是可控的,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降低自己患肺癌的概率。
必須要提到的一個就是戒煙,煙草中有明確的致癌物和有害物,長期吸入會增加關節疼痛和炎癥的風險,還會加速皮膚老化,看起來比同齡人更老,不僅如此,吸煙還會降低視力,增加老年後患白內障的風險,對大腦、性功能、牙齒、心肺功能、消化系統都有損傷。
遠離煙草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早期肺癌很難發現癥狀,除瞭定期檢查,要關註自己有無咳嗽、胸悶等異常癥狀,50歲後不管吸不吸煙,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都能幫助你篩查癌癥。
參考資料:
[1]吸煙的危害·中華醫學科普.2018-06-13
[2]女性肺癌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 二三手煙廚房油煙成元兇·浙江日報.2018-04-22
[3]從不吸煙卻患肺癌的原因找到·環球網.2021-09-07
[4]不吸煙的人為何也得肺癌?真相紮心瞭!·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05-13
[5]男性吸煙會得肺癌,女性不吸煙為何也得肺癌?醫生終於說瞭大實話·健康時報客戶端.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