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部分外賣被曝光使用的是料理包後,人們對做飯這件事就有瞭新的看法,以前我們吃的是“傢的味道”,現在吃的是“流水線的味道”,誰也不知道自己收到的外賣是今天剛做的,還是今年做好的。
再加上疫情形勢,很多人在冰箱囤瞭不少蔬菜、肉和面食,大傢突然覺得,與其花錢吃不健康的外賣,不如自己動手做飯吃。
你可知道,自己在傢做飯吃,還有其他“附加好處”?
常點外賣的人紮心瞭!在傢做飯死亡率更低
《Public Health Nutrition》上一項研究顯示,喜歡在傢做飯吃的老年人可能更長壽。
研究人員調查瞭近兩千名老年人,結果顯示,每周在傢做飯超過5次的人,死亡率下降40%。尤其是女性朋友,通過在傢做飯獲得的益處更多。
為什麼經常在傢做飯吃,比從來不在傢做飯吃的死亡率低?
烹飪美食能帶來積極暗示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做飯能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自信心和幸福感。
做飯時我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選擇什麼食材,用什麼方法去烹飪,都由自己掌控,最後美食出鍋充滿成就感。當我們把美食和傢人分享並得到贊賞的時候,感受到瞭自我價值,這種價值感會讓自己增強自信,更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而且在烹飪中還可以學到技能、學會管理時間,忘掉其他的煩惱,專註於一件事,隻要沉浸下來,就能獲得快樂。
老年人通過做飯可幫助自己減壓、放松,改善焦慮狀態,還可增強食欲,獲得快樂,做飯的時候和傢人一起聊天、商討做法,也能促進情感交流,預防老年抑鬱趕走孤獨。
在傢吃飯肥胖的概率更低
在外吃飯時大傢註重的多是口味、飯香,店傢做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沒有太多選擇,食材是否新鮮,操作環境是否衛生也無從得知。而在傢中做飯,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掌控。
在傢吃飲食質量更高,研究發現,在傢做飯總體熱量少瞭577卡路裡,脂肪和糖的用量也明顯減少。
在傢裡做飯考慮更多的是健康,怎麼樣科學搭配,還會征求其他傢庭成員的意見,並且在吃飯過程中互相監督,飯後還可以散步、一起做傢務,都可以消耗熱量。
而且烹飪過程中,食用的調料比較簡單,做法也不復雜,不像飯店裡的食物為瞭更好吃而增添太多香料、食鹽、油脂。
由此可見,老年人在傢做飯吃好處比較多,不過在這裡也想提醒各位,回父母傢裡吃飯,不要總是幹等著吃,什麼都不做,要幫一幫父母,一邊理菜一邊聊聊天,吃飯後主動收拾桌子,陪父母去散步,對老年人身心健康更有益。
除瞭做飯,其他傢務活適當做,同樣對老年人有好處
《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志》發文稱,老年人每天進行輕體力活動,更容易長壽,輕體力活動包括平時做的洗碗、掃地、疊衣服、遛狗等事項。這類老人比久坐不動、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死亡率更低。
柳葉刀也有一個類似的追蹤研究,證明適當做傢務對心臟有益,有助於延長壽命,降低死亡風險。
哪些傢務適合老年人做?
切菜、擇菜、理菜
毛豆、蠶豆等食物在食用前要把外表的殼剝掉,可以訓練老年人手指靈活程度,改善關節僵硬。而清理豆芽的根須、挖掉土豆、紅薯身上的坑洞,同樣是精細動作,要全神貫註進行,對鍛煉手眼協調、改善大腦認知都有幫助。
到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場買菜
一方面是增加活動量,能夠散步鍛煉身體消耗熱量,另一方面是可以加深記憶,降低走失風險。老年人每天應走路6000步,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減少呼吸道疾病風險。
整理房間收拾衣櫃
收拾房間,將東西進行歸納,其實也是調整心情,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例如把冬季的衣服疊起來放到高處,把夏季的衣服拿出來清洗、晾曬,看著亂糟糟的房間變得整齊,心裡會有成就感,心情也好很多。而且在收拾的時候要墊腳、抬胳膊、彎腰,對關節和肌肉都有鍛煉的作用。
註意:
老年人做傢務要避免下蹲、彎腰時間太久,防止損傷關節,還要註意安全,不要爬上爬下,小心摔倒,炒菜時要打開油煙機,臟掉的衣服、用過的碗及時清洗,若筷子、砧板發黴瞭,要及時清潔或重新更換。
做傢務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清理發黴的、變質的食物、衣物、餐具,一個是清理不容易發現的衛生死角,例如冰箱、馬桶後方、床底下、消毒櫃等。不宜扛純凈水上下樓、搬沙發、抬花盆等重體力活。
平日裡除瞭做傢務,也可進行手工活、看報紙、串門聊天、公園散步等日常行為,甚至打牌、打麻將動腦筋都比久坐、一個人待在傢裡來得強。
參考資料:
[1]研究顯示:每周做飯5次以上可降低40%的死亡率·九派新聞.2022-06-27
[2]洗碗做傢務有益健康:研究稱輕度體力活動可延長壽命·中國新聞網.2017-11-21
[3]中老年做傢務和死亡率的關系,看完就知道怎麼做能長壽瞭·健康界.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