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不少年輕人也背起“養生包袱”,每天提醒自己要註意養生,可是往往堅持兩三天就放棄瞭,於是他們開始尋找更加方便省事的手段,例如吃補品、吃營養素片等,這些方法真的靠譜嗎?對於養生之道,老一輩的人又是怎麼看的呢?
俗語“少食壯火,自取其禍”是啥意思?
“少”是年少、年輕的意思,“食”是吃的意思,“火”有多種理解,可以看成是火氣、陽氣、精氣,“自取其禍”即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結果。
年輕人性子急、脾氣大,稍微有點事情就會生氣,經常大動肝火。氣大傷身,首先受損的就是肝臟。“肝主精、藏血、主疏泄”,一旦肝氣不舒瞭,體內的氣機就會到處亂竄,擾亂消化吸收、水液代謝,從而陽氣上亢,出現眼睛幹澀、面部泛油、便秘、口臭、失眠等癥狀。
年輕人因為熬夜、工作疲勞,身體經常感到疲憊、乏力,總想著吃點營養品補一補,但其實年輕人本來就陽氣旺盛,盲目吃大補食物反而會影響脾胃吸收,甚至損傷肝腎,正所謂“物極必反”,少吃過於滋補的食物,才能保證陰陽平衡。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告訴大傢年輕時人應該怎麼養生,要註意情緒平和,不要經常生氣,同時還要健康飲食,不必過於滋補,壞情緒和滋補品對身體都是不利的。
養生年輕化,需避開3個坑
其一:感覺身體虛弱瞭才養生
年輕人開始有養生意識,通常從一份體檢報告或一次大病開始,深刻感受到身體疲勞、沒勁,這個時候才意識到養生。《2020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當健康狀況下降的信號出現,90%以上的年輕人才決定養生。
如果你也是這樣,可能已經踩進瞭第一個坑,因為中醫養生有句話叫“虛不受補”,意思是身體虛弱的時候,不能用太營養的食物和藥物滋補,這是警示大傢,別等虛弱瞭才想到養生。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也曾表示,養生在於“身心共養”,不管什麼年齡階段,都要趁早養生。
其二:靠功能性產品養生
涼茶、刮油水、熬夜水、解酒糖、褪黑素、正骨術、控熱片……這些名字說出來,可能會讓很多人一愣,到底是個啥?它們就是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功能性產品,被年輕人用來減肥、解酒、拯救失眠,真的有用嗎?
以熬夜水舉例,它號稱有養肝護肝、緩解疲勞的作用,包裝上寫有人參、紅棗、胎菊等成分名稱,看起來煞有其事,不過並不能解決熬夜本身這件事,還會讓你擁有熬夜的底氣,變本加厲熬夜。想改善睡眠,還是要調整生物鐘,保持睡眠規律、增加睡眠時間。
其三:一日兩餐能保持身材
首先,減少一餐並不能減肥,還會影響糖分代謝,產生饑餓感,更想吃東西,可能會用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彌補。其次,一日兩餐破壞瞭進食規律,對膽囊和胃部都有影響,可能引起胃潰瘍、膽結石。最後,因為吃得少瞭,身體能量不足,對睡眠也會造成影響,吃再多的營養品都補不回來。
其實“少食壯火,自取其禍”的上一句也是精華
即“老泄殘精,人窮壽盡”
“泄”是外溢、消耗的意思,“殘精”有多種理解,一方面是指先天精氣到瞭老年期慢慢虧損,腎精不足,變得虛弱,另一方面也是指吸收水谷之精的能力。
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就像老化的機器,很多地方都開始不靈光,生殖之精、陽氣、壽命慢慢減少,五臟六腑的吸收能力也開始下降,容易生病、疲勞。這個時候不應該再過度損耗所剩不多的精氣,不僅很難恢復,還會因為身體過度虧損而生病。
其實這也是在教老年人養生,不要過度消耗身體,克制欲望、控制飲食、規律睡眠,不僅要守住“殘精”,還要提升精氣。如何做呢?
不論老少,都建議學會這一套“養生經”
【冥想】
一個安靜的環境,一個適合的冥想音樂,就可以開始練習。平時容易焦慮、工作壓力大、睡眠不太好、做事情會分神,都可以通過冥想讓身體放松,心態平和。每天20分鐘,你會感受到冥想的魅力。
【睡覺】
鐘南山院士分享自己的養生秘笈時說過,自己很註重睡眠,每天早睡早起,還會註重挑選適合自己的床具,同時很註重午休,每天午睡半個小時,一天都很有精神。
【提肛】
提肛對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好處,年輕人久坐,堅持提肛能預防和改善痔瘡,老年人前列腺疾病多、大便幹燥,堅持提肛有助於保養肛腸,改善尿頻尿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喝淡茶】
茶葉種類多,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而且它擁有多種有益成分,維生素、茶多酚、氨基酸等,可增強免疫、減少炎癥因子,加快大腦反應能力,適合疲勞時飲用。
不知道大傢發現沒有,靠譜的養生方式其實不用太復雜,也不用花很多錢,大多是運用自然的方式保健身體,有養生意識是好事,但也要遵循科學道理,小心過猶不及。
參考資料:
[1]熬夜水?年輕人養生都這麼野瞭嗎……北青網.2021-07-28
[2]你可能對年輕人的養生一無所知·新京報.2022-06-16
[3]年輕人又有新的養生大法瞭?“冥想”走紅背後,是心理服務的巨大需求·南國早報.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