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肉食是多種疾病的導火線,而堅持吃素才是養生的,是有利於健康的。特別是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為瞭預防三高,會長期堅持吃素的清淡飲食。但實際的結果呢?其實並不像大傢以為的那樣,在印度,這個現象是比較明顯的,印度人癡迷於素食,但是糖尿病卻泛濫瞭,為何長期吃素食,不吃肉,卻成瞭“糖尿病之都”?看看他們的一日三餐,或許可以知道答案。
印度人愛吃素食,為何糖尿病卻高發?
對於印度人來說,是非常癡迷於素食的,很多人都堅持素食主義。首先是早餐,印度人的早餐往往是米飯和餅類,他們也很愛吃咖喱,好像萬物皆可以搭配咖喱吃。然後是午餐,主食依舊是米飯和各種餅,其他食物經常會放在一起燉,最後會加上各種醬料。晚餐也同樣還是有咖喱、餅和飯。
在印度的日常餐飲中,素食的種類是非常多的,面食、咖喱、土豆以及各種香料是他們喜愛的,很受到歡迎的美食。
這樣看,他們的一日三餐幾乎很少有肉,炒菜都比較少,但是有數據顯示,印度的糖尿病患者近八千萬,跟過去十年相比,增長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印度糖尿病泛濫,或跟他們攝入過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有關
從他們的日常飲食中不難看出,碳水化合物的占比是比較高的,再加上他們的烹飪方式,很多食物經過精細的加工,又變成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瞭。
雖然碳水也是人體需要的一種營養物質,但攝入過多就會給身體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瞭,攝入過多精制碳水,進入體內會轉化為葡萄糖,進而就會影響到胰島的正常功能,促使分泌出較多的胰島素,多餘的葡萄糖就容易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瞭。
而人體能利用的能量減少瞭,攝入的需求增加瞭,就會產生饑餓感,想要吃東西,這樣一來,就回到瞭一開始攝入過多碳水的地方,如此下去,循環往復。到瞭的一定的程度,胰島功能就“失靈”瞭,進而容易誘發糖尿病。
對於國人來說,米飯和面食是最常吃的兩種主食,是精加工的碳水,對此,張文宏醫生提醒過大傢,如果我們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導,而且是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很難支撐我們活到90歲以上。
那麼,怎樣的飲食習慣是比較健康的呢?在此向大傢介紹一種飲食模式,可能有的朋友也知道,那就是——“地中海”飲食。這種飲食強調多吃蔬果、魚、肉類、海鮮和堅果,之後才是谷類,烹飪時建議用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動物油。
綜上所述,印度人癡迷於素食,但糖尿病卻高發,跟他們愛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有很大關系,相信通過以上的瞭解,大傢已經有所瞭解瞭,若你平時也是這種飲食習慣,建議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