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有沒有想過,疼痛的極限是什麼樣的?是像女人分娩時那樣疼痛,還是像同時斷掉所有的肋骨那樣疼痛?如果一定要說疼痛的極限是什麼,醫生可能會告訴你,是癌痛,它已經超過你的理解范圍,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的。那麼,癌痛到底有多痛?
“我的母親是活活疼死的,走的時候全身浮腫,大小便失禁,止痛藥都不管用。”
“父親肝癌晚期,疼得出現幻覺,經常把醫生認錯人,嘴裡一遍遍地喊疼。”
“醫生,求求你讓我死吧,我一天都忍不下去瞭。”
“一碰就疼,身體裡面就像爆炸瞭。”
每個患者對癌痛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要說有什麼共同點,大概就是經常在他們嘴裡聽到一句話“生不如死”。
癌痛和一般的疼痛一樣嗎?為什麼患者都說受不瞭?
疼痛的經歷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切菜不小心割破手,腳趾頭踢到臺階,再嚴重一點的疼痛大傢可能會想到三叉神經痛或分娩痛。疼痛是一種保護機制,正因為有瞭它,你可以察覺到身體在受到傷害,才會作出反應保護自己。但是癌痛卻沒有那麼簡單,首先是它的疼痛程度很高。
輕度:疼痛分為10級,3級以內屬於輕度,也就是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小病小痛,沒什麼大礙,對生活影響不大,可以正常睡眠。
中度:當疼痛達到4級到6級的時候,疼痛就已經很劇烈瞭,一般人不太容易遇到這種疼痛,如果是短暫性的還好,忍一忍就過去瞭,但是如果是持續性的,每次一疼就疼上幾個小時,就會讓你吃不下、睡不著。
重度:7級以上的疼痛已經相當嚴重,而癌痛已經接近10級疼痛,疼得話都說不瞭,更別提正常吃飯和睡覺,大約有20%的患者正在經歷這種生不如死的疼痛。
最可怕的是,癌癥會磨光患者的意志,不僅摧殘身體,還會帶來精神折磨,讓你越來越痛苦,失去抵抗力,隻想趕緊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根據數據顯示,有四分之一的癌癥患者患有嚴重心理疾病,這也是導致患者自殺死亡的原因之一。
其實想一想就能理解,每天要面對巨大的痛苦,遭受身心雙重折磨,睡不好覺,精神一點點崩潰,吃不下飯,沒有足夠的營養支撐,再加上經濟負擔沉重,很容易冒出放棄生命的念頭。
癌癥為什麼會讓人渾身上下都痛?
1、腫瘤擴張、滲透、牽拉、侵犯周圍的組織和神經,引起疼痛
2、腫瘤代謝的有害物質對身體產生損害制造疼痛
3、放化療後因藥物產生副作用,會引起燒灼痛,如果有組織發炎、潰爛,也會疼痛
癌細胞非常難纏和狡猾,讓人痛不欲生,但是卻不是每一位癌癥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止痛方案,有數據顯示,大約隻有30%的患者能得到緩解癌痛的機會,人數不足一半,更多的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隻能默默忍受痛苦。
癌癥患者那麼痛苦,為什麼不用止痛藥呢?“止痛無門”或和兩個原因有關
- 第一個原因是醫生沒有足夠的疼痛緩解知識,經驗不足。
- 第二個原因是人們對止痛藥存在誤區,認為用瞭止痛藥就會依賴上癮,患者不願意用,醫生不敢用。
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不一樣,用藥多少是個問題,如果用得少,可能不足以產生效果,用得過多,則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制定個體化用藥很重要,很多醫生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就拿曾經接診的一位七十多歲的腸癌患者來說,用瞭最低劑量的止痛藥,就讓她從下午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而另一位胰腺癌患者,用瞭最大劑量也沒能減輕疼痛。
再者,患者對止痛藥始終存在誤解,認為藥物依賴就是上癮,不願意接受止痛藥治療,寧願活在痛苦當中,就連有的醫生都有抵觸心理。其實,止痛藥和其他藥物一樣,都有兩面性,隻要規范用量,合理用藥,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成癮的幾率,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所以一般會用最小劑量用起,大傢不必盲目排斥。
癌痛可以避免,世衛組織提出三階梯止痛法
也就是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制定個性化給藥方案,先用藥效弱的一類藥物開始小劑量使用,然後再過渡到藥效強的一類藥物。
- 非甾體類抗炎藥→弱阿片類藥→強阿片類藥
使用癌痛藥應有規律,在疼痛還沒有來時提前給藥,而不是等患者受不瞭才給藥,經過規律用藥,大多數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生活質量提高,更有活著的尊嚴。
除瞭藥物止痛,還有兩件事很重要
患者要有一顆堅定、強大的內心,雖然有傢人和醫護人員的鼓勵,但是忍受疼痛的始終是患者本身,所以一定要積極樂觀,多看、多聽開心的事情,給自己註入正能量。
分散註意力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總是在意疼痛,疼痛就會加倍,心裡越害怕什麼,它就會被無限放大,而如果適當地做一些事情分散註意力,疼痛也能被分散一點,比如按摩、聽相聲、推理謎題、深呼吸等等,或許能緩解一絲痛苦。
藥物止痛是緩解癌痛的有效方法,通過三階梯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控制,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通過藥物止痛無效。治療癌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醫生提醒大傢,早期發現腫瘤非常關鍵,平時一定不能忽視瞭體檢和癌癥篩查,不要等失去瞭健康才開始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