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歲的李女士,膝下有一個剛剛5歲的兒子。孩子的免疫力差,因此經常會有發燒,感冒的情況出現,每次孩子一生病,李女士就和丈夫守在旁邊,給孩子喂藥,有必要的情況下甚至還要送到醫院輸液,費心又勞神。
這天,李女士從新聞裡瞭解到一種叫做“霧化治療”的兒科診療手段,聽說可以不打針,不吃藥,讓孩子在呼吸的同時治好感冒,非常的有效快捷,於是想帶著自己的兒子去醫院看看,但李女士的丈夫卻表示反對,認為這種新型的治療方法不能貿然給孩子使用,以免帶來健康隱患。
那麼,所謂的“霧化治療”,究竟靠不靠譜?
在這之前,我們不妨先瞭解一下霧化治療的主要流程:
霧化治療,關鍵就在於“霧化”兩個字,意思是將藥物或者生理鹽水等,通過特殊的蒸餾方式,變成微小的液滴或者顆粒,然後通過專門的呼吸裝置給孩子佩戴。
之後,在孩子呼吸的過程中,這些霧化的藥物懸浮液,就會從口腔進入到呼吸道和肺部,繼而達到清理呼吸系統,消滅病菌,以治療感冒或者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那麼,“霧化治療”真的靠譜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認為,霧化治療的方式,直接將藥物送進孩子最為敏感的肺部和呼吸道,反而更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對霧化治療並不信任。
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一方面,霧化治療其實和吃藥,打針一樣,隻是屬於給藥方式的一種,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另一方面,用於霧化治療的藥物,大多為生理鹽水或者特定的無刺激藥液,並不會引起二次感染的可能,還請各位傢長放心。因此,對待霧化治療,各位大可以將其當做普通的治療方法看待,放心地給孩子使用即可。
但是,仍然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言論認為,霧化治療相比於傳統的輸液治療,依然沒有保障,並且甚至有人覺得霧化治療比輸液治療有害。
霧化治療比輸液治療有害?帶你看破謠言
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霧化治療無論是用藥方式,抑或是藥物本身,均不會對患者的呼吸道或是肺部產生傷害,因此,所謂霧化治療比輸液治療有害的言論,基本上也不攻自破。
不僅如此,霧化治療相比於輸液治療,甚至存在一定的優勢:
優勢一:藥物的需求更少
傳統的註射治療,是通過將藥物註射到靜脈的方式,然後依靠血液循環,讓藥物達到肺部,繼而起到治療的效果。
而在這過程中,血液循環期間所造成的損耗,決定瞭輸液治療的藥物使用量也會更高。
而霧化治療不同,它是通過借助呼吸的方式,直接將霧化的藥物送達肺部,在過程中的損耗也會小很多。因此,霧化治療所使用的藥物量也會更少,甚至隻有全身用藥的幾十分之一。用藥更少,對身體的負擔也會更小,尤其對孩子而言,也能更高地呵護他們的健康。
優勢二:後續炎癥風險低
對於兒童來說,大多數的感冒癥狀,是因為身體免疫系統較差,感染病毒所造成的。
而輸液的用藥方式,通過血液循環來到肺部,繼而起到消滅病毒,治療感冒的效果。但在這過程中,例如咽喉,呼吸道中,可能仍然會殘存病毒,繼而增加感冒復發,甚至後續呼吸道炎癥的風險。
而霧化治療不同,其本身就是通過呼吸作用進入肺部,在這過程中,咽喉,氣道都會接受到藥物治療,大大提高瞭病毒的消滅程度,更進一步降低復發和後續炎癥風險。
因此,這裡再次為大傢重申,雖然霧化治療相比於輸液治療,並不是那麼傳統且廣為人知,但這並不是我們抗拒的理由,理性接受霧化治療的優勢,或許在孩子治病的方面,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不過,另外一點需要註意的是,就如同輸液治療不適合靜脈曲張患者亦或是暈針的朋友一樣,霧化治療同樣也有特定的禁忌人群,還請不要盲目選擇此類治療方法,以免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霧化治療雖好,以下2類人群不適合選擇
①存在口腔潰瘍或者真菌感染者。如果口腔內存在潰瘍或者感染,盲目進行霧化治療,比如特定的糖皮質激素藥物,可能會導致潰瘍或炎癥的情況加劇,產生不適應癥狀,因此不推薦。
②冷空氣過敏者。霧化治療的本質其實就是飽含藥物的“水汽”,而水蒸氣會吸收熱量,導致霧化的整體溫度比較低。
因此,對冷空氣過敏,或者過敏性鼻炎較為嚴重的朋友,不推薦進行霧化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加重感冒癥狀。
總而言之,霧化治療本身而言,絕對是值得推薦且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大多數都是保持推薦態度的,但也正如上文所提到,一些禁忌人群,最好不要盲目進行選擇,仍然要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采取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1]:《霧化吸入療法專傢共識》2019版,2019-09-24
[2]:《佈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療作用》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 200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