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癌癥人們似乎有瞭很多的認識。因為一個又一個明星認識到肝癌、喉癌,也因為一部有一部的電影認識瞭一些比較罕見的癌癥類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癌癥或許真的離我們很近。
其實,在醫生的眼中,癌癥和普通的疾病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癌癥到來之前,其實和普通的疾病沒什麼區別,隻要你能盡早發現,也有望逆轉癌癥的悲劇,避免威脅自己的生命安全。
癌癥到來前,4種“癌前病變”很可能是預警信號
第一種: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癌
胃病可以說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國人身上發病率也不低。但是當你從普通的淺表性胃炎進展到瞭萎縮性胃炎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瞭。這很可能是一種“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在長時間得不到治愈後,就可能逐漸發展為腸上皮化生,最終演變為胃癌。
第二種:腺瘤性息肉→結直腸癌
隨著腸鏡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通過這項檢查篩查出人體內的息肉。在查出腺瘤性息肉後,也應該提高警惕,這也是一種典型的“癌前病變”,發生癌變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如果不能及時地解決這種息肉,預防癌癥,當體積發展到2厘米以上時,出現癌變的概率提高至50%左右。
第三種:久治不愈的口腔潰瘍→口腔癌
口腔潰瘍原本隻是一種小毛病,可能受到飲食、摩擦等因素的影響,在部分人身上出現。但是,往往能夠在1周左右自行消失。可是也有一些不太正常的口腔潰瘍,不僅持續出現瞭2周以上,並且在用藥後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發生癌變的風險就比較高瞭。
第四種:乙肝→肝硬化→肝癌
對乙肝患者來說,當體內乙肝病毒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最終發展為肝硬化的時候,暗示你存在較高的癌變風險。一般來說,這個過程被稱為“肝癌三部曲”。如果肝硬化患者還存在肥胖、高血脂等高風險因素,其實對維持健康更加不利,肝臟也可能因此受傷,最終誘發肝癌。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癌癥突然出現,而是人們沒能在“癌前病變”出現的時候及時地采取措施,接受規范化的治療,這才讓病情一步一步的惡化,最終誘發癌癥。當你發現自己存在這4種病變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該引起重視,及時接受治療。
定期篩查,或能助你盡早發現癌癥
癌前病變畢竟不是癌癥,而對一些人來說,在發生問題後,也確實有接受治療,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預防癌癥?有,定期篩查。
就用前面提到的這幾種癌癥舉例,都可以通過一定的篩查手段來發現問題。比如萎縮性胃炎,可以定期接受胃鏡檢查,能夠作為篩查胃癌的金標準。腺瘤性息肉也應該每隔3-6個月或者遵醫囑檢查腸鏡,在必要的時候及時采用手術切除。
而篩查肝癌的手段是比較多的,可以結合肝臟B超和CT檢查,並且存在乙肝的患者,也應該定期檢查乙肝五項和肝功能等,發現血清甲胎蛋白異常後,也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肝癌發生的信號,越早治療越好。
在癌癥早期接受治療,和癌癥不斷發展後誘發疾病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能盡早重視身體的這4種病變,及時篩查,或許能更好地保護健康。
參考資料:
1、癌癥到來的這幾個預警信號,千萬要註意·光明網·2021-7-21
2、這是各科醫生總結的癌前病變,收藏好,一定要警惕·北青網·2021-11-29
3、癌癥來之前,其實早有預兆!可惜很多人都忽略瞭……·中國青年網·20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