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徹底打敗新冠,各地依然有新增病例,讓人不禁擔憂,今年又要有人多人沒法好好過一個年瞭。那些辛苦付出的醫護人員,那些站在一線崗位的執勤人員,為瞭守護大傢的安全一刻不松懈地努力著。
有時看著某某地區新增病例新聞,我們也會好奇之前感染瞭新冠又“幸運”康復的人,出院後經歷瞭啥?他們是否會回到正常生活軌道?是否和傢人激動相擁?
曾經的公司回不去瞭,曾經的傢鄉也“回不去”瞭
34歲的蔡益本來是個工作穩定,有豐富生活的年輕人,平時喜歡一個人去旅遊,還經常去健身,生活沒什麼煩惱。因一場新冠肺炎改變瞭他的生活,他被感染瞭,不得不住院治療,治療瞭一個月才出院。本來以為一切都結束瞭,自己又能恢復正常生活瞭,可是他卻發現自己的生活變瞭。
首先是他的身體,他發現自己失去瞭味覺,吃什麼都不香,其次是鄉親們對他的態度,以前看到他很熱情的那些叔叔阿姨們,現在連他傢門口都不願多待。等他隔離瞭14+14後回到公司,領導委婉表示最近公司效益不太好,建議他繼續放假。當他向其他公司求職時,都被告知暫時不招人。沒辦法,他最後隻能選擇擺地攤掙點生活費。
我不是妖怪,不要看到我就跑
李爺爺回傢後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盡量待在傢裡,不要到處亂跑,哪怕是在傢裡,他都會要求自己戴好口罩,摸的門把和碗筷也會及時消毒,有時他想出去散散心,可是還沒走出樓道就被趕瞭回來。鄰居看到他出門就像看到瞭妖怪,掉頭就跑,小區的工作人員也讓他“站遠點”,還叫他不要站在陽臺透氣,以免病毒飄散到別人傢。
孩子是無辜的,憑什麼會受到特殊對待?
向彥婷作為痊愈者出院後一傢人都很開心,可是這僅限於自傢人,別的人卻不是這麼想,總有人在背後小聲嘀咕說她是患者,讓傢人離她遠一點。受她的連累,孩子去不瞭俱樂部,淚眼朦朧地問自己為什麼教練不讓自己進去,那一刻,她感覺自己的心碎瞭。就連自己的閨蜜來看望自己時都全副武裝,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個大病毒對待。明明已經痊愈瞭,明明有綠碼,為什麼還會這樣?
這些康復者沒有被新冠打敗,可是回歸生活後卻要繼續煎熬,他們的職業、社交、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自己不像一個“勝利者”,反而像一個罪人。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忍受後遺癥的折磨,有的人嗅覺、味覺消失,吃飯如同嚼蠟,有的人失眠嚴重,頭發大把大把脫落,還有一些人留下器質性疾病。
《柳葉刀》發佈研究結果,很多患者雖然出院瞭,但是癥狀依然存在。有的人能恢復正常水平,有的則不能。
當時金銀潭醫院對康復者進行瞭半年至一年的隨訪調查,大多數人在一年後還是有相關癥狀,經常疲勞、乏力,肌肉力量和從前相比差瞭很多,還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障礙。有些患者還患上心理問題,莫名地焦慮、低落,令人擔憂的是卻沒幾個人專門到醫院咨詢心理專傢。
沒有得新冠之前,很多人覺得自己還算健康,心臟和肺部沒有太大問題,可是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多瞭,依然有咳嗽的情況,有時需要深吸一口氣才感覺舒服。心臟也有一些問題,熬夜後會累,爬山、走路後也會感覺身體不適,導致不太敢出門。
因為病毒侵犯的對象主要是肺,即便康復瞭,肺部也留下瞭損傷,出現纖維化,影響後期呼吸功能。病毒還會給身體帶來大量炎性因子,破壞心肌細胞,給心臟帶來瘢痕,容易出現胸痛、心悸、心梗等問題。
不過康復者可以放心,醫學界會找到有效治療後遺癥的方法,早日緩解患者的痛苦,同時也會研究出預防方法,減少出現後遺癥的可能性。
新冠肺炎,對於親身經歷者來說就像噩夢,但是不用害怕,噩夢總有醒來的那一天,可是,醒來後是否能回到溫暖的社會大傢庭呢?兩年前大傢可能因為過度害怕新冠而采取瞭不當措施來遠離康復者,給他們造成瞭傷害,然而現在過去這麼久瞭,我們已經練就瞭強大的心理和冷靜的頭腦,面對病毒我們不再害怕,相信那樣的事再也不會發生。
參考資料:
[1]新冠康復者8.6萬!“他們現在都怎麼樣瞭?”.醫脈通.2020-10-22
[2]金銀潭醫院的1276名康復者現在身體如何?.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21-08-31
[3]中國團隊新冠後遺癥研究:出院近一年仍存在呼吸急促、抑鬱等問題.觀察者網.2021-11-24
[4]柳葉刀:感染者“長新冠”癥狀可持續一年,88%恢復原工作.澎湃新聞.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