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喝什麼樣的水,其實不同的國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歐美國傢,無論春夏秋冬大多隻喝涼水甚至冰水,但包括我國在內的東亞國傢,平時則更傾向於喝燒開的熱水。從早期的火爐,煤爐,到現在的電水壺,燒水的方式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著。
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對電水壺燒水的質疑,不少人認為,電水壺因為加裝瞭感應裝置,每次水剛剛燒開就會斷電,而這樣的開水因為煮的時間太短,可能會有氯氣殘留的風險,甚至有可能致癌!這樣的說法可以相信嗎?
用電水壺燒開水,真的會導致氯氣殘留,甚至致癌嗎?
在日常生活中,自來水之所以會添加氯氣,主要是為瞭對飲用水進行進一步的消毒,徹底消滅原微生物。且根據國傢《生活飲用水標準》,自來水廠產出的自來水,隻要氯含量低於4mg/L,都是屬於可允許范圍內的。
所以說,自來水中含有氯氣,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含量都有著嚴格的限制,即便是煮成飲用水喝下去,也遠遠達不到致癌的標準。
至於用電水壺燒開的水,因為燒開的時間比較短,的確有可能出現餘氯殘留,但根據福建省泉州監測站的實驗數據,電水壺剛燒開的水中,餘氯檢測結果隻有0.1mg/L,並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更不會致癌,還請各位放心飲用。
當然瞭,可能一些朋友對水的味道比較敏感,仍然不太能接受電水壺燒開的水,因此可以選擇性地在傢中安裝凈水器,或購買專門的除氯電水壺,能夠有效清除水中的氯氣成分,調和水的口感。
雖然普通電水壺燒開的水,並不會對健康有影響,更不會致癌,但燒水的方法還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如果對養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嘗試。
燒水時掌握3個竅門,或能讓你喝得更加健康
首先,“早上的第一壺水”不要喝:
一般來說,很多傢庭習慣在早上起床後燒一壺水,用於制作早餐以及洗漱。但經過一個晚上的沉淀,自來水管中殘餘的水,可能會形成比較大濃度的氯氣,細菌,重金屬累積等,用這種水燒開飲用,顯然不太合適。
因此,早上起床以後,從水龍頭裡接下的第一壺水,盡量不要用來喝,可以用於清潔或者沖馬桶等其他用途,等將水管中殘留的水排凈以後,餘下的水再用來燒開飲用更合適。
第二點:燒開水時加一小撮鹽
氯氣是會跟隨溫度蒸發的,換言之,如果燒開水的時間適當延長,氯氣也能更有效地揮發。
所以,如果能在燒開水前,適當地往水裡放上一小撮的鹽,能夠適當提高水的沸點,燒水的時間和溫度也會隨之延長,起到一定程度的除氯效果。
第三點:提前煮點小蘇打除水垢
煮開水的過程中,水垢也是很多朋友所煩惱的,水壺使用時間長瞭,水垢在水壺壁上積累厚厚的一層,有時候也會在飲用水中殘留。
因此,想要喝得更加幹凈,舒心,定期的清理水垢,也有著相應的方法和竅門,比如定期在燒水前,適當地煮一些小蘇打水,堿性成分可以和水垢中的碳酸鈣產生中和變得容易清除,這個時候再適當的沖洗水壺,就能起到不錯的清潔效果。
綜上所述,燒水的健康門道有不少,非常推薦大傢在日常生活中嘗試,但同樣的,喝水同樣也有門道,隻有喝得健康,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補水的價值。
喝水也有門道,怎麼喝補水效果好?
①養成固定的喝水習慣。大腦中神經元的傳遞是有延遲的,因此當我們感覺口渴的時候喝水,往往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這個時候補水的效果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推薦大傢養成固定的飲水習慣,比如每天早晨,飯後半小時,睡前之類的時間段喝一杯水,讓身體養成水液循環的“生物鐘”,補水效果也會更好。
②盡可能地“小口喝”。大口喝水,雖然看似非常的解渴,非常的痛快,但人體吸收水分的速率是一定的,如果短時間內攝入過量的水,沒有被身體吸收,最後順著尿液排出的也會更多。
因此,即便是再口渴,盡可能地小口喝水,對身體的吸收滋補效果更好,反而才是更加解渴的。不僅如此,小口喝水看起來也更斯文,能減少被嗆到的風險,百利而無一害。
最後需要提的一點,就是每天的飲水量。雖然喝水少對身體不好,但喝水過多,同樣也會給腎臟帶來負擔,所以,推薦大傢每天喝水也要以適量為好,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成人每天飲水2000到2500ml之間最合適。無論是燒水,還是喝水,雖然普通,但同樣也很講究,往健康的路子上走,才能給身體打好基礎。
參考資料:
[1]《自來水沉淀一夜 喝著更放心嗎?》.光明網.2020-03-23
[2]阮光鋒. 電熱水壺煮的都是千滾水?[J]. 中國傢庭醫生, 2013(18):1.
[3]胡曉紅. 電水壺水垢清除有訣竅[J]. 大眾用電, 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