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雖然很小,作用卻並不少,它參與人體的激素分泌,是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中重要一員。當然,除瞭與內分泌相關,還可調節能量速度,也能制造蛋白質,因此,它出現問題,帶給人體的影響也是不少的。容易出現的甲狀腺疾病,主要就有甲亢、甲減和甲狀腺結節,以及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近年來的發病率也是挺高的,不過,慶幸的是甲狀腺癌治療情況都還不錯,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會更加的突出,也就會希望在早期發現後,不要有過多的猶豫,聽取醫生的建議,積極的配合治療,也希望對甲狀腺癌有更多的瞭解,才能更好的去進行治療和護理,以此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一直聽說甲狀腺癌是個懶癌,為啥會這麼說?
主要是因為甲狀腺癌本身發展進程慢,而且危害性低,治療難度也不大,當然,一點就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會讓治療難度降低得更明顯,患者的生命也能延長的更久。甲狀腺癌不像其他癌癥,進入到人體後,就會對人體產生很強的攻擊性,甲狀腺癌沒那麼強的攻擊性,相對來說,會比較的隨和一點。
還有就是甲狀腺癌即便發生轉移,相對於其他癌癥,治療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如果能快準狠的切除病灶,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延長患者壽命。甲狀腺癌,也分很多類型,並不是說所有的甲狀腺癌都很懶,都那麼的好治療,也是需要看情況的,但不管怎麼說,甲狀腺癌與其它癌癥相比,兇險性降低瞭很多。
在甲狀腺癌的分類中,乳頭狀癌和濾泡癌,它們就是懶得鬧出動靜,所以,早期並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癥狀,且整個病程發展可能要10年,這就需要特別關註自己的身體瞭,還有就是定期做檢查,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甲狀腺癌還有兩種類型,一個是髓樣癌,另一個就是未分化癌,這兩個癌也是懶得有特點,重點就在於發病率低,就是說它們懶得出現,懶得去危害人體健康。簡單來說,就是這兩種類型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都比較低。總結來說,對於甲狀腺癌不必過於的慌張,卻也不能疏忽,最好能做到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對延長患者壽命才更有益處。
那麼,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如何?
有兩位治療後實現長期生存的患者,有話要說:
其中一位,就是28歲的一個女性,它是被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還伴隨瞭淋巴轉移。在確診後,就進行瞭手術治療,將全部的甲狀腺切除,也對局部的淋巴轉移病灶切除,除瞭做瞭切除手術,還進行瞭碘治療。
經過碘治療以後,復查時又發現瞭肺部中有肺結節,此後又做瞭相關的治療,此後,也陸續做過3次清除手術,主要就是為瞭更好的消滅體內的轉移淋巴結。另外,在此期間也是堅持服用優甲樂,就這樣,她的病情很穩定,一直帶癌生存瞭12年,在40歲復查時,曾經發現的肺結節,保持的也還算好,隻有一個結節有點異常,也是及時的進行切除,後確定為甲狀腺癌肺轉移,慶幸處理及時。
患者本人表示,慶幸治療及時,不管是最初的治療,還是對轉移的病灶,處理的都還算及時,因此,患上甲狀腺癌後也能實現帶癌長期生存,期間也有轉移,卻都被及時處理。
還表示對於癌癥,復查隨訪很重要,定期地去做好這件事,可以瞭解預後情況,也能早發現病情轉變,就可以早做處理,不至於發展嚴重。
另外一位,也是一個女性患者,是在43歲時被確診患有甲狀腺乳頭狀癌,早期是進行瞭甲狀腺半切手術,在12年中,沒有過任何的治療,55歲時腫瘤復發,又將剩下的半個甲狀腺切除,同時,又進行瞭TSH抑制療法,又是過瞭12年,再次被檢查出高細胞亞型乳頭狀癌,然後又進行切除,還進行瞭碘治療,在此期間並沒發現攝碘轉移灶,但在肺部發現瞭肺結節,為避免出現其他腫瘤,就切出來左肺下葉,最終確定甲狀腺癌發生肺轉移。經過這一系列的治療後,89歲被確診乳腺癌肝骨轉移,1年時間就不幸離世瞭。
這位女患者,經歷瞭多次轉移、復發,可並沒有將她打倒,一直都在堅持治療,她的抗癌其實還挺成功的,從43歲第一次確診甲狀腺癌,到第二次55歲復發,期間就帶癌生存瞭12年,復發後又進行瞭治療,繼續帶癌生存12年,腫瘤再度復發轉移,依然是堅持治療,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並不是沒有回報,她又帶癌生存瞭11年,最後,在89歲出現瞭乳腺癌肝骨轉移,90歲不幸離世。
從確診甲狀腺癌,到癌癥復發轉移,整個過程長達幾十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治療,也讓她帶癌長期生存瞭幾十年,從她的經歷中,其實可以給很多癌癥患者啟示。
甲狀腺癌,在所有癌癥中算是比較善良的,卻也不是說就不危險,畢竟它是癌,會復發會轉移,就像上面兩位患者一樣,她們同樣經歷瞭復發和轉移,但是她們從未放棄過治療,結果也是讓她們帶癌長期生存瞭很久。
參考資料:
1. 《甲狀腺癌什麼時候手術最好?全切還是半切?專傢解答五大疑問》·健康時報·2020.8.26
2. 《甲狀腺癌再“懶”,也會發飆》·科普中國·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