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進入瞭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成為中國人口比重中基數最大的群體之一。那麼,根據最新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8.7%,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3.5%,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瞭5.44個百分點。那麼,常言道:人到70古來稀,65歲以上、尤其是70歲以上的群體,身體出現的哪些變化屬於是正常的健康狀態范圍呢?這些群體日常可通過哪些方式來改善身體衰老的速度、增加長壽的可能?
一些身體的正常衰老變化
①視力、聽覺、腦力等的下降
據可查證的數據表明,人大約在40歲以後,就可能有視力下降、需要佩戴老花鏡輔助眼睛的可能;而60歲以後的人群,尤其是男性都會或多或少出現聽力下降的問題;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的相應技能也會有所退化,表現為:思維緩慢、記憶力倒退、反應遲滯等,上述這些變化其實都屬於比較正常的衰老現象,無需過多的擔心焦慮,甚至被危言聳聽的信息嚇住,進而真的引發相關的疾病滋生。那麼針對這些正常的機能下降,就可以通過諸如減少用眼時間、頂級眺目遠望、佩戴助聽器、加強大腦的思維訓練等來有效緩解。
②皮膚多痣多斑、松弛變皺
我們常會聽到“老人斑”、“老人痣”等的說法,其實也從側面反映瞭就是上瞭年紀的老人,從皮膚變化來看,開始出現多痣多斑的現象,同時也會因為膠原蛋白的逐步流失,進而開始讓皮膚不復緊致、容易產生皺紋。因此,當身體慢慢開始出現這些變化時,應放平心態,正常面對這些衰老變化即可。而非是因為這些變化,誤認為是身體出現大病瞭。那麼,為瞭一定程度的緩解皮膚變皺等現象,日常可以通過適宜溫度洗澡、多喝溫開水、加強皮膚保濕等方法來進行皮膚的保養工作。
③食欲下降,代謝能力變弱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相應機能都在倒退下降,因此此時中老年群體尤其是70歲以後的人群,會因為肌肉量的下降、運動量的減少、代謝能力的緩慢等情況,開始出現食欲不振、營養吸收能力變弱等的現象,這些也都還是正常范圍的變化。對於這樣的現象,為瞭更好促進人體營養吸收和相關元素的補充,應當推行“少食多餐”的生活準則,進而來降低老年人積食帶來脂肪過多囤積所可能引發的“三高”、心血管堵塞等的問題。
④骨鈣質流失引發的正常酸痛感
人體到瞭一定的年齡,若未進行額外的鈣元素補充,就會出現因為骨鈣質加速流失,致相關的身體骨骼、關節、肌肉的酸痛感、疼痛感的現象。常見的問題有:骨刺、骨質疏松、缺鈣等等。而骨質疏松,是目前中老年人所面臨的除癌癥、心血管疾病之外、第三個比較感到頭疼的問題。無論是日常的走訪瞭解、還是疫情常態化下志願者開展相關的防疫工作,都能有比較直觀的感受——老人,特別是獨居的空巢老人大都不願麻煩別人,喜歡自己忍耐,進而常常讓小問題轉換成大毛病。所以,當身體出現瞭相應的不適,需要及時就醫或者告知子女,讓子女陪同來促進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延緩衰老、有益長壽的妙招
雖然生老病死是萬物面臨的一個不可對抗的自然規律,但是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規律、但也可以通過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等,來進一步延緩衰老、促進長壽,具體來說大致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不服老”的年輕化心態
中老年群體在面臨相關的身體衰老變化、大環境對於年齡等要素的強調等等,都會極容易產生一種心理落差、不再被需要的孤寂感,進而自己先開始瞭對年齡服輸、對生活低頭等的表現。而中醫經常強調“心神合一”等觀點,主張人的情緒對於人體的健康狀況將產生很大影響。而在相關的研究中,也能發現:中老年群體若患有抑鬱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老年癡呆的發病率將會提高。因此,為瞭更好地從心理源頭阻礙更多疾病滋生的可能,這一人群應當始終通過培養愛好、增加社交等的方式來改善自己可能會產生的“心態衰老感”,用不服老的年輕化心態,積極樂觀的過好人生的每一天!
“動靜結合”的生活方式
一段時間,人們一直會存在著兩派觀點的對立爭執:即生命在於運動,還是生命在於靜養?在相關的爭執、研究後發現,可能生命其實在於“動靜結合”。對於上瞭年紀的中老年人來說,需要通過合適的運動來加強腿部力量、增強身體素質,但是這樣的運動應當多選如太極、慢跑、廣場舞等的溫和或者中等強度的運動,減少頻繁爬樓梯等的行為。當然,這裡還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酌情增減。而在適當的運動放松後,如果還能每日有下棋、看書等的靜養放松,那就會保證中老年群體的身體和心情均處於比較舒適的狀態瞭。
均衡飲食
前面提到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群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元素流失以及對應的身體器官老化等現象,因此均衡飲食、少食多餐就顯得尤為必要。每日的三餐應保證足夠量的元素補充,力保果蔬、肉蛋、堅果等都能兼顧。
定期體檢的習慣
因為人的體質問題,不同人的早期疾病癥狀可能並不十分明晰,而根據專業的數據指示,50歲以後,就應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全身檢查和局部重點器官篩查的習慣,讓疾病滋生的苗頭從開始便被扼殺。
總之,在如今的老齡化社會,國傢和社會也在有意識地提高中老年群體的疾病防控意識,而老年人從自身做起、子女多多對長輩進行關心,也會讓更多的中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進而從多方面促進長壽的可能性增長。
參考文獻:
【1】預防老人斑需從多方面著手 科學生活 2015:74.
【2】老人易有心理障礙?遠離“離退休綜合征”要做這些 人民網 2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