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不能長壽,從哪裡能看出來?其實可以看他在55-65歲之間的狀態,因為這個階段正好是從中年→老年,走得順不順暢,平不平穩,大概就能看出他今後的老年生活。如果這個階段被病痛纏身,那麼未來幾年或許會過得很辛苦,直接影響壽命。
當一個人老瞭,除瞭從面貌變化看出來,還可以從走路姿態看出來。
周先生發現這兩年父親真的是老瞭,以前身姿挺拔,走路、說話節奏很快,受不瞭慢慢吞吞,現在上樓梯總要在轉角處站一會,說看看窗外的風景,其實做子女的都知道,父親這是老瞭,體力跟不上瞭。而且父親還得瞭關節炎,一用勁腿就疼,邁出的步子都比原來小瞭。
五十多歲的人,明明才走到生命的一半,但是身體機能卻明顯變差瞭,背負瞭太多的歲月,步子越來越沉重,再也不復從前那般輕快,讓人不得不感慨,歲月不饒人,如何走完剩下來的道路?
走路姿態暗藏健康危機,身體好不好,一看便知
- 步伐變小,不敢大步往前走
老年人怕摔跟頭,步子小一點可以理解,但是有一種步態不僅僵硬,還有點邁不開腳的感覺,有可能是帕金森,要及時診斷。這種步態走路不穩,容易摔倒,而摔倒對老年人的打擊特別大,可能再也起不來床。若老人出現這種步態,要及時檢查神經功能,盡快用藥幹預。
- 步伐變沉,拖著腳走路
正常人走路兩腳不斷向前,依次交替,而患者隻能拖著腳走,先把一隻腳送到前面,然後用力把另一隻腳拖到跟前,無法連續、靈活地邁步。這種步態說明腰椎疾病很嚴重,可能已經壓迫到神經,要及時檢查,避免久坐、久站。
- 步伐變彎,無法走直線
就像剛學走路一樣,一路走就往前沖,左右搖晃,又有點像醉酒瞭,伴隨頭重腳輕眼花等情況,要註意檢查腦部神經功能,避免單獨外出,防止高空墜落或撞傷。
走路對普通人來說很簡單、很輕松,可是對於有疾病的人和老年人來說,卻沒那麼容易,因為需要骨骼健康,有足夠的肌肉力量,還要神經相互配合,不管是哪一個方面有問題,都可能影響正常走路。
若以上幾種情況都沒有,走路有精神,步速很快,沒有抽筋、麻木、卡頓的現象,說明體質不錯。
55-65歲的人,每天堅持走路,3個好處會慢慢浮現
老年人若身體健康,應堅持走路保健身體,若身體亞健康,也應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適當走路。經常走路對關節和肌肉有好處,越走越靈活,緩解關節疼痛;同時還能養護心臟,提高心率,增加泵血量;經常走路的老人,身材不會太胖,體脂率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如果你覺得自己下肢肌肉力量不足,走路很累,可以同時進行兩個動作訓練,肌肉力量會有所增長。第一個動作是抬腿,將彈力帶綁在腳背和椅子腿上,利用彈力訓練肌肉,左右腳依次進行3分鐘。第二個動作是弓步,借助身邊的樓梯,一條腿在下面,一條腿在上面,中間間隔兩至三個臺階,向下按壓大腿,左右依次進行。
當然,這兩個動作不能治療用於治療神經病變或關節病變,隻能輔助鍛煉骨骼和肌肉,真遇到瞭嚴重疾病,要先檢查到底是什麼問題,然後在治療,做康復訓練。
寫給55歲之前的中年人,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記住“3宜、3不宜”
中年人適宜補鈣
骨頭會變脆,要提前補鈣,增強骨硬度,還沒到55歲的人要重視補鈣,別人骨頭變脆瞭才後悔。平時應多喝牛奶,多吃水產,沒事到戶外曬曬太陽。
中年人適宜體檢
55歲之前你可能還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還年輕,但其實身體已經開始顯露疾病,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態,必要時進行體檢,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苗頭。
中年人適宜運動
不可長時間靜養、久坐不動,運動量越少,患病的風險越大,不妨出去走一走,不想走路就騎車、遊泳、抖空竹,總有一個你喜歡的項目,會讓你更快瞭、更輕松。
不宜有太多應酬
人們總是認為應酬能交流感情,真正的朋友即便很少減慢,感情也不會散,而應酬中的飲酒、暴飲暴食、大魚大肉,都會把健康推向深淵,為瞭身體好,減少疾病風險,還是少應酬為好。
不宜有太大壓力
五十知天命,不要把金錢、地位看得太重,名利是掙不完的,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總有一天會崩潰,不如放松一點,心態好一點,或許會過得更快樂。
不宜把肚子吃撐
吃飯不僅要健康,還要限量,能控制得住嘴巴的人,多半也能控制住體重。若每次都把肚子吃撐,不僅讓胃腸負擔過重,還有可能誘發炎癥和息肉,引起腹脹不適、便秘。
總之,到瞭五十歲後要有危機感,意識到自己不年輕瞭,做好應對衰老的準備,尤其是55-65這十年,非常關鍵,要好好養骨、養護血管和心臟,滋養神經,不要操勞過度,若是發現自己走路不正常,一走就疼還很僵硬,要及時檢查。
參考資料:
[1]六種怪異步態 暗藏健康危機·北青網.2021-12-09
[2]55~65歲是承上啟下的“長壽關鍵期”,這10年請做好5件事·光明網.2022-02-27
[3]60歲是壽命決定期,無論男女,走路有六個表現,恭喜你很健康·浙江老年報.2021-03-29